(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狭义: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萍浏醴、安庆、广西起义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评价
萍浏醴 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蔡绍南 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大振。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刘道一
徐锡麟(1873-1907年)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宋庆龄为兴秋瑾纪念馆题词
秋瑾
2.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挽联
二、武昌起义
1.背景和条件
①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②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和革命团体、政党的建立;
④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⑤思想宣传: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展革命力量;
⑥起义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革命时机渐趋成熟
3.经过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
(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
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次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黎元洪
4.结果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得到当时全国各省的纷纷响应与支持?
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与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已失去民心;外来侵略与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瓦解。
主观:①湖北新军最早由张之洞操办,士兵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较为开放,容易接受革命理念。(湖北新军倾向革命)②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审时度势,在革命紧急关头当机立断的做出了正确指示。(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③革命党人的英勇战斗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客观:①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群众基础。②清政府派川汉铁路、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率领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③中国同盟会帮助
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武昌被称为“首义之城”)
请解释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之间的联系。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指导思想的作用,它指明了革命的方向,成为革命志士奋斗的目标;辛亥革命进一步宣传了三民主义思想。
辛亥革命开创了一场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实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以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辛亥革命的几点认识》
如何理解材料中辛亥革命“开创了一场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
辛亥革命是中国“全面现代化的起点”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都是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的;都颁布了分配土地的措施;都制定了革命纲领;革命任务相同,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等。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之处
相同:
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为了救亡图存,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都传播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都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等。
不同:
方式不同;戊戌变法是和平改良;辛亥革命是暴力手段;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不同;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结果不同;戊戌变法失败;变法措施没有推行;辛亥革命有一定的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等。
课堂总结
理论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推动了三民主义的进一步传播;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
三大时段 凸显孙中山光辉伟大的一生 第1阶段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
第2阶段 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
第3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是中华民国的国父;中华民族复兴的先驱等。
1866年—1925年3、12日
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材料一:近30年的革命生涯,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材料二:从“医人”到“医国”,提出“天下为公”、“民生主义”思想,关注民生第一人。
材料三: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遭拒绝,遂创兴中会,开始革命;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从驱除鞑虏到追求民主共和;到1924年开始联俄联共。
愈挫愈奋的斗争精神
心系大众的人民情怀
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