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9 09:3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陶渊明
早年: “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又名:潜
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作者简介
时代与陶渊明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时代背景
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听朗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天性,本性
田园生活
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笼中鸟
池中鱼
水潭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守住愚拙,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模糊,昏暗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村落
枝头
动词,遮蔽
罗列、排列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官场生活
①田园生活
门庭
世俗的杂事
空室
闲暇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 、 的感情。
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眉 目 传 情
题眼:“归”
其中隐藏的信息:
⑴从何而归?
⑵为何而归?
⑶归向何处?
⑷归去如何?
请用原文回答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内容探究
1.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羁鸟.池鱼
自己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
久在
园田
旧林.故渊
*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为何而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1)比喻。
(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白描
手法
语言的质朴自然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恬淡舒畅怡然自得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向往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意象)?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远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征。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宁静、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田园生活
②怡然自得的心情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归去后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陶诗的“人性之光”
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拓展延伸
答:(1).我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我反对这种说法。
a.陶渊明归隐是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不愿同流合污,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官场的反叛。
b.“性本爱丘山”,这是陶渊明的个人追求。
c.陶渊明处在乱世之中,纵是文武双全,有济世之才,一介书生,除却不甘之外,也只有悲愤和无奈,既然改变不了现实,还不如独善其身。
(3).辩证地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若从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来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但陶渊明的归隐是坚守节操,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具有积极的意义。
感悟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帝王之尊
光复社稷
天下安康
个人安乐
田园奇趣
世俗名利
教师寄语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追求,
当这追求如夜空中的星斗可望
而不可即的时候,会有烦恼
和痛苦,你要做的不在困苦中
消沉,而是要学会舍得。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阴浓:树阴非常浓密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
写了绿树、楼台倒影、池塘、微风、花香浮动的庭院等景物,
写出了景物静谧、安宁、优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