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试题(9-15课 中考2021年真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试题(9-15课 中考2021年真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9 16: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七上.第三单元 9-15课 中考2021年真题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1·江苏无锡)2.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C
(2021·江西)3.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A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2021·云南昆明)2.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2021·湖南长沙)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A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2021·福建)4.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C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2021·山东聊城)2.《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2021·山东济宁)2.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C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2021·山东潍坊)2.观察右侧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C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2021·吉林)2. 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纸币铜版拓片
(2021·山东滨州)3.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主要是因为( )C
A.疆城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2021·贵州毕节)14.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C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2021·甘肃兰州)3.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 )D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秦统一全国
(2021·广西河池)3.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上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如图所示,统一后的文字是( )B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1.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他建议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些建议和活动的指导思想来自于( )A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021·四川雅安)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D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2021·湖南郴州)2.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A
A.四面楚歌 B.破釜沉舟
C.围魏救赵 D.退避三舍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1·广西贺州)1.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期此可知,汉文帝( )D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2021·山东聊城)3.《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C
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
(2021·山东临沂)2.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妲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B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2021·四川绵阳)2.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B
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2021·山东青岛)2. 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面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B
A. 增加赋税徭役
B. 倡导勤俭治国
C. 实施“推恩令”
D. 设置西域都护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021·四川成都)4.“牛”作为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化身,在许多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图3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D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盐铁官营的实施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农耕技术的发展
(2021·四川成都)5.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D
A.马来半岛和六甲海峡
B.孟加拉湾沿岸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2021·安徽)2.图1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2021·重庆A卷)2.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B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2021·湖北荆州)14.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C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2021·浙江衢州)3.《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D
A.统一铸造货币 B.建立刺史制度
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
(2021·河南)3.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D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2021·福建)
5.图3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D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2021·江苏宿迁)2.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D
A.“推恩”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1·山东东营)2.“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 )A
A.汉武帝 B.汉高祖
C.隋文帝 D.明太祖
(2021·北京)2.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D
A.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该帝王在位35年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021·广西百色2. 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2021·山东济宁)3.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A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021·湖南娄底)31.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C
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
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
(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1.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措施是( )A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盐铁专卖
C.“推恩令”的实施
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2021·广东广州)3.汉朝时期,西北地区的戍边战士除了守卫烽火台外,还要经常维护烽火台的军用设施和后勤设施。这主要是为了( )C
A.征收赋税 B.抗击洪水
C.防御匈奴 D.抵御风沙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2021·山西)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B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021·广西玉林)2.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B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021·辽宁大连)16.某同学准备以“两汉时期中外文明交流”为题撰写文章。下列事件可以作为史实依据的是( )C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玄奘西行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鉴真东渡
(2021·浙江宁波)1.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C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 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 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 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21·广西梧州)1.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汉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
A.西城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2021·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2. 1884年,清政府在西北边疆设新疆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故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史实是( )D
A. 设置安西都护府 B. 设置伊犁将军
C.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 设置西域都护
(2021·广西柳州)2.“通过这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D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2021·辽宁营口)2.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B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021·山东日照)3.下图中的A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B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2021·湖南湘西)3.在我国新疆地区,考古发掘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的丝织品。下列与之有关的选项最有可能是( )B
A.秦的统一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2021·广西河池)4.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管理机构,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该机构是( )A
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伊犁将军
(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此举( )D
A.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B.建立了对西域有效的管辖
C.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D.促进了汉与西域友好往来
(2021·江苏镇江)2.某同学在复习秦汉王朝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时,绘制了右图所示的疆城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 )A
A.西域都护 B.尚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021·浙江湖州)6.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751年,造纸术传入西亚,400年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由此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D
A.2世纪 B.7世纪 C.11世纪 D.12世纪
(2021·浙江丽水)15.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相符的是( )B
A.西汉——《黄帝内经》——人体解剖知识
B.东汉——《伤寒杂病论》一一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C.东汉一一《医学集成》——外科手术和针灸
D.明朝——《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
(2021·云南)3.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B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D.《资治通鉴》
(2021·江苏扬州)2.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是( )B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2021·湖北宜昌)23.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二十五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居于“二十五史”之首史书的作者是( )C
A.老子 B.孔子
C.司马迁 D.司马光
(2021·湖南怀化)22.“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B
A.扁鹊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2021·湖南湘潭)2.汉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的医学著作是( )A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021·湖南永州)4.东汉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J了巨大贡献。他的主要医学著作是( )B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021·广西贺州)2.图1为找国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它引证了蔡伦改进造纸术前,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C
A.甲骨 B.铜器 C.简帛 D.纸张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4.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我国古代中医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被誉为“医圣”的是( )B
A.华佗 B.张仲景
C.王羲之 D.吴道子
(2021·黑龙江绥化)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东汉名医华佗的成就的是( )D
A.能实施外科手术 B.发明“麻沸散”
C.创编“五禽戏”D.编写《本草纲目》
(2021·山东东营)4.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的贡献是( )A
A.改进造纸术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发明“麻沸散” D.撰写《齐民要术》
(2021·山东临沂)3.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D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2021·北京)3. 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 )D
A.对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B.发展中医学的治疗理论
C.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021·贵州黔东南)2.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C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021·湖南娄底)33.2021年5月12曰,习近平来到河南南阳的张仲景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的主要成就是( )D
A.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编写药物学巨典《本草纲目》
D.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理论
(2021·辽宁营口)3.《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正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C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王祯
(2021·山东青岛)3.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D
A. 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 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 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 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2021·湖南湘西)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赞誉的是下列哪一部史书?( )B
A.《诗经》 B.《史记》
C.《汉书》 D.《本草纲目》
(2021·湖北襄阳)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感谢( )B
A.司马迁 B.蔡伦 C.毕昇D.张仲景
(2021·吉林长春)2.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C
A.秉笔直书 B.评价人物
C.以史为鉴 D.涵养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