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 4.1 光的直线传播 分层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钻石 B.人眼 C.电视 D.猫眼
2.下列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 )
A.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B.太阳自身可以发光
C.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D.瞄准、排队
3.在阳光照射下观察一棵树投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短,从早晨到晚间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4.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A.v1v2=v3
C.v1>v2>v3 D.v1=v2=v3
5.小王在参加校运动会的百米跑比试时,观察到,发令枪响的时候枪还在冒烟,小王想,裁判员该如何计时呢,请你帮忙判断( )
A.看烟计时 B.听枪声计时
C.看运动员起跑计时 D.都可以
6.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 。它实际上是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7.美国航天局发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其中较近的两颗,距地球1 200光年。那么光年是 (选填“时间”“长度”或“速度”)的单位。
8.我国的许多成语和典故中都涉及到物理知识,比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意思是一片树叶把眼睛遮住,连巨大的泰山都看不到了,如图1,这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手电筒射出的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它的传播速度会______。
10.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光_________传播的规律。
11.如图2为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原理,
12.如图3所示,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 所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空3 分,共21 分)
1、如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2、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的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
3、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
A.声速大于光速 B.光速大于声速
C.声速等于光速 D.声和光的传播介质不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D.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5、学习“光的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5);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7、如图6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3分)
8、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⑤萤火虫、⑥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两空均填序号)。
9、如图7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
10、一个人面向北方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此时是当天的 (选填“上午”、“下午”或“中午”);有一个人夜晚站在路灯下,他的影子在他身后,当他向前走动时,他的影子将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11、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 的原理。如果是在发生日偏食的短暂时间里,则地上的光斑 是圆形的光斑(填“仍然”或“不再”)。
12、出现金星凌日天象时,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 而形成.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 位置上.
三、作图题(13题4分,14题2分,共6 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作图.
(1)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9甲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2)如图9乙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的天空的范围(画出光路示意图).
甲 乙
14、如图10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15题6分,16题4分,共10分)
15、如图11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 烛焰的正立像 D. 烛焰的倒立像
(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 。
(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16、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有如何形成的呢?对此探明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 不可靠”),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有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甲 乙 丙 丁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A 2.B 3.B 4.C 5.A 6.带箭头;光线;不存在 7.长度 8.光沿直线传播9. 3×108 ; 减小 10.沿直线 11.直线传播 12.乙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D
6、C
7、A.
二、填空题
8、2、3、4;1、5
9、同一直线;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
10、上午;变短
11、光的直线传播(或小孔成像);不再
12、直线传播;b.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
甲
乙
14.
四、实验,探究题
15、(1)实像;光沿直线传播 (2)D (3)顺 (4)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小孔距地面的远近不同
16、(1)不合理;
(2)丙;不可靠
(3)C
图3
图2
图1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0
图9
图11
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