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水平三)
授课: 年级:五年级 班 时间:
课题: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教学目 标 1、学习各种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提高投掷能力。2、通过游戏《传球接力》,使学生熟悉实心球的球性,培养学生的球感。3、通过《手推车》、《负重接力》游戏发展学生上肢和腹肌力量。4、通过反应游戏提高灵活、机警的应变能力。5、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投掷实心球①掷实心球;②《传球接力》;③《手推车》;④《负重接力》⑤《应变游戏》
结构 时间(分) 教 材 内 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始部分 2 课堂常规:①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②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师生问好。 ③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 组织:四列横队。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8 1、徒手操:①头部运动 (2×8) ②肩关节运动(4×8) ③振臂运动 (4×8) ④弓步压腿 (4×8) ⑤踢腿运动 (4×8) ⑥全身运动 (4×8) ⑦跳跃运动 (4×8) ⑧徒手投掷动作(3次)。 组织:徒手操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①关节活动充分。 ②动作协调,有力。
2、游戏:《传球接力》①教材分析:《传球接力》游戏可以发展力量、传球速度和灵敏素质。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传接实心球的技巧,培养学生集体配合的团结互助精神。②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纵队,排头学生每人双手各持一个实心球。游戏开始,排头立即举球从头顶上方向后传球[或把球从跨下向后传(或滚地传)球],排二接球后依次往后传球。当最后一个学生接到球后,迅速向前跑去,把球交回排头手中,以最先到者为胜。③游戏规则:a.按排列顺序往后传球。 b.传球时必须背对接球 者,不准抛接传球。 c.传球失误后,须从失误 处再往下传。 组织: ◇→◇→◇→◇→◇→◇◇→◇→◇→◇→◇→◇◇→◇→◇→◇→◇→◇◇→◇→◇→◇→◇→◇ 教法:①讲解示范→《传球接力》。 ②《头上传球接力》(2次)。 ③《跨下传球接力》(2次)。 ④《滚地传球接力》(1次)。
基本部分 26 -12 -14 一、各种方式投掷实心球A.原地投掷实心球1、教材分析:实心球投掷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促进上肢的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发展,逐步提高投掷能力。2、动作要领:①预备:双手握球置于 胸前,双脚自然开立站在投掷线后 ②投掷:双手持球经脸前举到头顶 后上方,同时,身体后仰弯成弓状,然后双脚用力蹬地,身体重心前移 挺胸收腹,同时双手拨球、抖腕, 用力向头前上方投出(出手角度与 地面约45度)。B、侧向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略)C、背向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略)教学重点:蹬地迅速有力。教学难点:出手拨球,抖腕。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15m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①讲解示范→练习→纠正→ 练习。 ②投掷实心球(3-4次)。关键:动作连贯协调有力。注意:捡球时,先用脚把球停住, 方可捡球。
B. 游戏:1. 《手推车》游戏规则:分成若干大组,两人一小组,绕过前面的标志物,回来接下一小组,轮流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2.《负重接力》游戏规则:分成若干大组,三人一小组,绕过前面的标志物,回来接下一小组,轮流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讲清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成四列纵队。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教法: 讲清游戏规则以及注意事项,成四列纵队,用各种方式的负重方式。
结束部分 4 -2 -2 1、集队。2、放松。3、《应变游戏》。①游戏方法:两人一组,玩包剪锤游戏,在教师的发令进行,输者帮胜者做放松运动。②游戏规则:教师发令后,学生要同时跳起后落地。4、小结。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放松”成体操队形)教法:①讲解。 ②《反应游戏》
场地设计  ̄  ̄  ̄  ̄ 四  ̄  ̄ 投  ̄  ̄ 列  ̄  ̄ 掷  ̄  ̄ 横  ̄  ̄ 区  ̄  ̄ 队  ̄  ̄  ̄  ̄
器材 实心球:16-17个标志物: 4 个 预 计
平均心率 强 度 练习密度
135±5次 1.5~1.7 50%
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学情分析
本课参与对象是水平二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思维和动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较强,并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认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本课采用设疑解答等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之间心理互动,增强学生对上好体育课和乐于参加各种技能学习信心。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锻炼手段,按田径规则的投掷方法,是田径运动的比赛项目。投掷教材包括投掷能力及投掷技术的教材。发展投掷能力是初中投掷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必须通过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本次课是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第一次课,重点是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难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技术。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以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学生乐于参与投掷项目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信心。
2、认知与技能目标:了解投掷实心球的动作特点和锻炼身体,娱乐的意义,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并通过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机体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安全锻炼的意识。
4、心理健康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并在运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效果。
2、集合男生一队女人一队向中看齐,大家把球放到地下第一排的同学蹲下,现在老师做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完整动作,大家仔细看一会大家带着问题去模仿练习,看怎样才能把实心球投的更远,投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顺序,体育委员出列,站在老师对面如果体育委员站的太近,老师可以说你怀疑老师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气氛),然后老师投两次,如果学生不鼓掌的话,可以向学生要掌声,(难倒老师投的不好,怎么没有掌声呢)。起立下面分两组进行练习,统一听老师哨音进行投掷,两组同学都投完以后听哨音一块捡球看哪个同学捡球快,练习4遍左右,集合,下面结合自己刚才自己的实际投掷和老师做的完整动作分4个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能把刚才老师问的问题讨论出来,一会每小组派一名同学总结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老师穿插在各小组进行讨论,1分钟后讨论结束,然后从4个小组中找出代表回答怎样才能把实心球投的更远投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顺序是什么,学生基本能回答的差不多,然后老师进行一下概括刚才这几名同学说的非常好,现在老师进行一下补充概括,然后说出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正确动作。起立结合刚才几个同学讲的和老师的总结再进行练习,大约练习2到3次,集合每小组找一名同学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给他们纠错,找出比较共性的问题,就是出手角度太低,然后用力顺序不正确投不远。老师摆放了四组障碍物大家根据自己的投掷能力和水平,结合刚才出现的比较共性的问题,站到相应障碍物后边进行练习,每个障碍物站两队,开始练习老师穿插指导。练习3次左右,集合。大家练习的都非常好,动作也基本到位。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攻堡垒搬炸弹,男生女生各分四个小组,每小组5个人,(在障碍物练习时已分好了)女生在北边场地男生在南边的场地,1组的同学只能从2组的堡垒里拿球,2组从3组3组从4组四组从1组,每次每人只能拿一个球不能扔不能滚,轻拿轻放,同组的5个人听哨音同时去拿球,堡垒处不能留人不能阻碍别人拿炸弹,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堡垒剩下的炸弹多哪一组就获胜,注意安全。开始,结束,刚才是练习一下现在正式比赛,输了的队在场地中间做三个单脚转圈。
五、本节课特色
一、本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对现行教育、教学的方法作一次的补充和扬弃,采用了“体悟式”教学法,在“体”和“悟”这两个字做好做足文章, “体”强调身体的活动,它是对传统教学只会“讲大课”、“满堂灌”,只重视课堂知识和抽象认识的改造和发展;“悟”则强调顿悟,它体现了学习者智慧发展所应有的爆发力和高峰体验。“体”、“悟”加起来就是要达到一个身体的悟性即身心的全面融合。我设计了活动多样化、用脑全面化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启发—顿悟-体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