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是( )
A.时间 B.质量 C.路程 D.力
2.若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3N、F2=8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
A.1N B.3N C.10N D.13N
3.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另一个力的大小是,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0 B. C. D.
4.如图,一个大小为3N的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F1与F垂直,大小等于4N,那么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是( )
A.7N B.5N C.1N D.4N
5.下列器材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刻度尺
C.三角板 D.天平
6.如图所示是扩张机的原理示意图,A、B为活动铰链,C为固定铰链,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滑块就以比F大得多的压力向上顶物体D,已知图中2l=1.0m,b=0.05m,F=400N,滑块与左壁接触,接触面光滑,则D受到向上顶的力为(滑块和杆的重力不计)( )
A.3000N B.2000N C.1000N D.500N
二、多选题
7.两个共点力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另一个力F2的大小为30N,它们的合力F大小为90N,F1的大小不可能是( )
A.40N B.60N C.110N D.135N
8.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可能受两个力作用
B.M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M可能受五个力作用
9.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固定不变,使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 D.合力F可能减小
10.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最大值为8N
B.可能为10N
C.最小值为2N
D.可能为1N
三、实验题
1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2)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
12.在“验证里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下面列出的措施中,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有______;
A.细绳要适当长一些
B.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尽量大一些
C.橡皮绳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的拉力适当大些
D.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弹簧秤要平行贴近水平木板
E.把橡皮条换成一根轻弹簧无法完成该实验
(2)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
在①中______;
在②中_______。
四、解答题
13.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N、40N、30N和6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sin=0.6,cos=0.8)
14.在同一平面内,四个共点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22N、40N、30N和82N,方向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求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
15.如图所示,接触面均光滑,球处于静止,球的重力为G=50N,用力的分解法求:球对斜面的压力和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参考答案
1.D
【详解】
物理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是矢量的运算,选项中时间、质量、路程均为标量,力为矢量。
故选D。
2.C
【详解】
由合力的范围
可知,介于5N到11N之间。
故选C。
3.B
【详解】
两个力F1、F2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是,所以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在3N~7N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B
【详解】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知一个分力沿水平方向,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
故选B。
5.D
【详解】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弹簧测力计来测拉力,刻度尺和三角板用来作图。不需要天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将力F按作用效果沿AB和AC两个方向进行分解,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甲所示,则有
2F1cosα=F
得
F1=F2=
再将F1按作用效果分解为FN和FN′,作出力的分解图如图乙所示,则有
FN=F1sinα
联立得
FN=
根据几何知识得
tanα==10
得
FN=5F=2000N
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AD
【详解】
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则F1最为小
90N-30N=60N
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则F1最大为
90N+30N=120N
故F1的大小不可能的是AD。
故选AD。
8.AB
【详解】
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
A. M可能受两个力作用,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 M可能受四个力作用,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 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M可能受五个力作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9.BCD
【详解】
如果夹角θ的范围为:0°<θ<9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一定增大;
如果夹角θ的范围为:90°<θ<18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合力先减小后增加,存在相等的可能;
故选BCD.
10.AC
【详解】
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故AC正确,BD错误.
点睛:两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随两个力间的夹角的增加而减小,当两个力同向时,夹角最小,合力最大,反向时夹角最大,合力最小,合力范围为:.
11.BC F′
【详解】
(1)[1]A.做实验时只需要记录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即可,不需要两根细绳必须等长,故A错误;
B.为了保证作用效果相同,则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故B正确;
C.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可减小摩擦,使弹簧秤读数更精确,故C正确;
D.做实验时只需要记录两个分力互成角度即可,不需要成,合力我们试验时是画出的不是求出的,故D错误。
故选BC;
(2)[2]真实画出来的合力是真实值,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真实值一定沿橡皮筋的方向,理论值不一定沿橡皮筋的方向。所以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12.BE 还应记下F1 和F2的方向 应让橡皮条伸长到O点
【详解】
(1)[1]A.细绳要适当长一些,方便记录力的方向,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让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意义,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B错误,符合题意;
C.橡皮绳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的拉力适当大些,以减小误差的影响。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弹簧秤要平行贴近水平木板。D正确,不符合题意;
E.把橡皮条换成一根轻弹簧可以完成该实验。E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E。
(2)[2] 还应记下F1和F2的方向。
[3] 应让橡皮条伸长到O点。
13.合力大小45N,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
【详解】
如图(a)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并求出x轴和y轴上的合力Fx和Fy,有
因此,如图(b)所示,总合力为:
方向:
即
14.
【分析】
建立坐标系:以四个力的作用点为原点,以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正北方向为y轴方向,将和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分别求出x轴和y轴上的合力,再求解四个力的合力的大小。
【详解】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分别对 和,正交分解,有:
x轴方向的合力大小为:
y轴方向的合力大小为:
所以四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点睛】
正交分解法是求解合力的一种方法,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再求解合力。
15.50N,50N
【详解】
解:如图所示
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球对竖直挡板的压力为
FN2=Gtan45 =50N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