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1.1 放大镜(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1.1 放大镜(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12: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放大镜
放大镜的结构
镜片
镜框
镜柄
(凸透镜)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2006年8月4日,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内,一批珍贵的中外藏品引起许多参观者的好奇,图为华人神探、著名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的“放大镜”摆放在醒目的展位。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人眼最多可以看到多小的物体
一般来说,人眼能看到的最小物体约为0.1mm。
曾有实验证明:一个人站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刚好能看到400米之外直径为20厘米的旗杆顶,站得更远些,旗杆顶就分辨不出了;国外一位训练有素的侦察员在良好的视况条件下可以识别出2公里之外的一辆坦克上大小约32厘米的炮塔和瞭望孔。
但当一个物体极其明亮,且与背景反差极大时,也是有可能达到激活视细胞产生光觉、色觉和形觉的水平,如黑夜中可以看到超远距离的明灯。
肉眼看苍蝇
肉眼下的蝇眼
放大镜下的蝇眼
放大镜下的蝇眼
肉眼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放大镜下的屏幕
放大镜下的屏幕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观察对象
课本上的彩图
彩色电视机图像
用眼睛观察获得的信息
用放大镜观察获得的信息
通过以上比较,我发现 使用放大镜 。
放大镜的特点
我们的研究结果
用不同的放大镜观察同一个物体,并记录下我们的发现。
放大镜凸度 物体放大程度 我们的发现
大 放大镜镜面凸度越 ,放大的倍数就越 。


●试一试下面的器具是否有放大作用,并记录下我们的发现。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的共同特点是 。
水滴放大镜

关于放大镜的发明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练一练: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人们把放大镜叫做 透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 有关, 越大,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就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 。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