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3《囚绿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必修Ⅱ人教新课标1.3《囚绿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1 09: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囚绿记——陆蠡
师生共读
读(读文本)
理(理思路)
品(品语言)
悟(悟主旨)
学习目标
初读 感知课文
再读 理清思路
寻绿(遇绿、逢绿、择绿等)
观绿(赏绿、恋绿、近绿等)
囚绿
放绿(释绿等)
怀绿(思绿、念绿等)
美读 品味语言
情读 体会感情
陆蠡(1908~1942),字圣泉,浙江天台人。1927年考入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39年8月任出版社负责人。1940年他创办了综合性半月刊《少年读物》,撰稿人有巴金、靳以、唐弢等。由于这个刊物旗帜鲜明,富有强烈的战斗性,锋芒直指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府,所以很快就被迫停刊了。继而他又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小丛书》等15种丛书,主持出版了上百种书籍。其中分量最重的要数《文学丛刊》,这是现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1942年春,金华的日本宪兵发现从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书有宣传抗日之嫌,同年4月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编辑部指名要抓陆蠡,因他外出,抓去了两位工作人员,并用卡车抄走了所有存书。陆蠡回来后,觉得自己是出版社上海方面负责人,不能连累别人,毅然去巡捕房说理,中国人爱中国有什么罪!他被捕了,并被转送到虹口日军拘留所。由于威武不屈,年仅34岁的陆蠡很快就被日寇秘密杀害了。
陆蠡精通英、法、日、俄和世界语,先后翻译了马尔丁的《葛莱齐拉》,屠格涅夫的《罗亭》《烟》等著作。他本人于1933~1936年间写的《画梦录》,那种绚丽婉约的文字,曾经风靡一时。1936年7月《海星》、1938年3月《竹刀》、1940年8月《囚绿记》三本散文,分别收在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和第五、第六集中。他还用大角的笔名,发表过天文学的文字。陆蠡的散文既华丽又质朴,从早期的清新灵动到中期的蕴藉深沉和晚期的浓郁有力,都给我国的散文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是小说的浓缩,有的是哲理的具像,还有的深情优美几近于诗。读陆蠡的散文,仿佛走进了他敞开的心扉。
绿的象征意义
象征着坚强高尚的品格、不屈服于逆境、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反抗意识。
写作意图
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颂。
写作特点
象征、托物言志、物我互观、语言优美、感情细腻等。
一课一得
作业
1.请同学们课下诵读朱自清的《绿》,并与本文做比较;
2.课下练笔,练习3的内容。
你可将自己的作业发至老师的邮箱:
qianlijia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