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9 20: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 课时
【内容∕段落】 完成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
【侧重目标】 1、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4、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5、掌握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评价任务】 独立完成作业本20-22页练习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 情景导入】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在古代周朝的时候,有一个王叫作周幽王。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其残暴的君王,而且异常的腐败,奢靡。周幽王有一个爱妃,她的名字叫做褒姒,长得自然是很美丽,她眉清目秀,皮肤嫩得像白色的玉脂,而且唇红齿白,秀长的头发乌黑亮丽。褒姒的容颜虽然有沉鱼落雁之美,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开口笑过。 所以,周幽王为博取美人一笑,发出了一个皇榜,他说谁能让他的爱妃笑,就打赏那个人一千斤金子。后来有个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去点起烽火以此戏耍诸侯,以此想换
【学习过程】 取娘娘的笑。所以在一天的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去登上了城楼,并且命令手下,让他们去点起城楼上的烽火。 烽火引起了周围诸侯的注意,以为是西戎前来进犯,烽火是警报的意思,于是领了各自的兵队马上赶去救援。但是如此着急赶到了之后,却发现周幽王这里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很是热闹,一询问才知道是为博爱妃一笑才点燃烽火。诸侯们也没有办法,只好怒气而归。褒姒看见这样的情况,淡淡一笑。 但是没过了多久,西戎的军队真的前来进犯,周幽王那时急忙点起烽火,可是没有援兵前来帮忙。原来是因为诸侯们还是以为周幽王是戏弄他们,纯属故伎重演,不相信真的有外敌侵犯。结果周幽王被杀死了,他的都城被西戎攻占,从此以后西周灭亡。 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新课教学 1、春秋和战国的由来?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2、为什么春秋时期农业会取得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3、劳动工具的改进? 春秋战国的铁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特制的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4、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耕作方法改进的意义?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刀耕火种,生产力大大提高,进入精耕细作时期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 5、铁制农具与之前的工具相比有何优点? ①铁农具比较坚固、耐用、锋利。 ②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6、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出现了哪些手工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 7、知识拓展 春秋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其一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另一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此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8、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一时期货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货币铸造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 9、读课文30页“王室衰微”说说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周平王东迁都城后,统治范围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国库亏空。这样慢慢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越周王室,逐渐不再听从周王室的管理。 10、周王室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 诸侯崛起,竞相称霸。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周王室势力大减。 11、诸侯争霸的背景、经过、目的、实质? 背景: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时,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局面随之出现。 经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目的: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 实质: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 12、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3、出示 “春秋五霸”地图,在图中找出“春秋五霸”的相应位置 14、最早成为霸主的是谁? 齐桓公 15、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经济上: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政治上: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军事上: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外交上: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16、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 17、春秋诸侯争霸中为什么用“尊王攘夷”为口号? 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攘夷”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18、春秋争霸带来了什么影响? 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19、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①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②重用人才; ③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④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军事上的优势; ⑤他们的争霸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走向统一。 20、春秋时期在民族关系方面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课文31页第1节 21、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是如何看待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的? 一方面:争霸给人民带来灾难。 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争霸出现了改革,发展了生产力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争霸过程中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三、练一练 (练习题略)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堂教学内容 独立完成作业本20-22页练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