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标: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标:
体会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进步又会返过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最终改善我们的生活。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收集显微镜在科研、医疗、工业、农业、纺织、考古等领域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方面的资料。
2.分组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观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铁架台做好的自制显微镜。
3.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T: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放大镜,一大一小,它们谁的放大倍数更大呢?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
2.T:如果想要把物体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该怎么办呢?
(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时候还没有显微镜。一天,有一个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楼顶上玩耍。无意中,他拿起了2个放大镜,反复摆弄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时,突然他发现:街对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鸡雕塑比原来放大了好几倍,就连大公鸡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兴奋,他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詹森与自己的父亲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镜片来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在他们认真思索,反复实践中终于发现了把物体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制一个显微镜
1.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样来调节调节放大镜间的距离,使物体放的更大呢?
2.T:由于调节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师已经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了,我们只需调节上面的这一个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放的最大的图像。同桌两个孩子一架,注意抓紧时间,开始实验。
3.学生活动
4.T:看到了吗?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实两个放大镜按一定的距离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体放的更大,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显微镜了,上面的这个镜片是显微镜的目镜,下面的这个是显微镜的物镜。刚才我们经历的过程,就是詹森父子发明第一台显微镜的过程了。我们用它来观察物体?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物体来观察。比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个放大镜看和这台自制显微镜看,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在四人小组中展开。
6.学生活动、汇报。
7.T小结:刚才孩子们用自制的显微镜看清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体,而事实上我们的科学家也是这样,他们也是通过显微镜才观察到了许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吧。翻开书,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8.学生阅读T: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9.T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制的显微镜确实能把物体放得更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几种显微镜,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灯片)
三、分享资料
1.T:除了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显微镜,它们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课前,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以上相关的资料,我也了解了你们收集资料的情况,看得出来每个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还有的组收集到了一些图片。接下来,我请同学来交流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别人的资料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资料
3.T:听了这么多的资料,此时,你想说什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讨论吧
4.小组讨论、汇报
5.T:因为有了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重来未曾发现过的微生物、病毒、基因等等;正因为有了显微镜,我们的医学、考古学、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下课!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