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要点归纳】
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特点:
(1)初速度为零.
(2)受力特点:只受重力作用,无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3)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a=g,大小不变,方向竖直向下.
(4)运动特点: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2.方向:竖直向下的.
3.大小: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略有不同.在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在赤道上最小,为9.780 m/s2;在两极最大,为9.832 m/s2.在地球上同一地方的不同高度上,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也略有不同,随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在高度相差不太大时,不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差异.
知识点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gt.
(2)位移公式:x=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x.
(4)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gT2.
(5)平均速度:=.
(6)若从开始运动时刻计时,划分为相等的时间间隔T,则有如下比例关系
①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1∶2∶3∶……
②T内、2T末内、3T内……位移之比x1∶x2∶x3∶……=1∶4∶9∶……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xⅠ∶xⅡ∶xⅢ∶……=1∶3∶5∶……
(7)若从运动起点(初位置)划分为连续相等的位移x,则有如下比例关系
①连续相等的位移末的瞬时速度v1∶v2∶v3∶……=1∶∶∶……
推证:由v2-v=2ax可直接得到.
②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1∶(-1)∶(-)∶……
【真题演练】
1.(2020-2021学年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解析】 抽出空气前.金属片和口小羽毛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加速度小,则下落的慢,故AB错误.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都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运动,都做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答案】 C
2.(2020-2021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拍摄照片时,恰好把从房檐落下的一个石子拍摄在照片中,石子可看成质点。形成如图所示画面。画面中的一条线就是石子运动痕迹。痕迹长为0.5cm,已知曝光时间0.01s,实际长度为120cm的窗户在照片中长度为3.0cm。请估算石子是从距窗户顶端多高的地方落下来的( )
A.20m B.30m C.2m D.4m
【解析】 设在曝光时间0.01s内,石子实际下落的距离为x,由题意得
解得x=20cm
曝光时间极短,石子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石子在这0.01s内的速度为
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解得h=20m,故选A。
【答案】 A
3.(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期中)学校教学楼共有6层,每层高4米,假设教室窗户净高2.6米,窗户上边缘距天花板0.4米,下边缘距地面1米。二楼某班的同学课间看到窗外有一球形沙包从上面掉下,通过窗户上下边缘的时间为0.20s,(不计空气阻力,沙包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则沙包从几楼掉落( )
A.3楼 B.4楼 C.5楼 D.6楼
【解析】 设沙包下落时距离二楼的高度为h,则
解得h=5.6m,则沙包从4楼掉落。故选B。
【答案】 B
4.(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零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
B.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解析】 A.根据,可知,乙第一次抓住直尺的速度,A错误,符合题意;
B.直尺下降的高度h,根据,得,所以下落的高度最大时用的时间最长,所以第一次测量的反应时间最长,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4s,则下落的高度,大于该直尺的长度,所以将无法测量该同学的反应时间,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计算出的反应时间对应到尺子上的长度时,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A
5.(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解析】 A.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突变,A图中速度没有突变,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突变,B图中速度没有突变,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加到原来的值(竖直上抛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重复这种运动,是上抛运动,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先增加(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突变),再减小到零(竖直上抛运动中的上升过程),再重复这种运动,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6.(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期中)将一个小球以5m/s的初速度在高台边缘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10m/s2,则前2s内( )
A.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为10m/s
B.小球的位移为11.25m
C.小球运动的路程为12.5m
D.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解析】 A.前2s内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为,A错误;
B.小球的位移为,B错误;
C.小球上升的高度为,上升所用时间为,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小球下落的高度为,前2s内小球运动的路程为,C正确;
D.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D错误;故选C。
【答案】 C
7.(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某小物体以v0=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抛出时刻t=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t=3s时速度为70m/s
B.前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m
C.前5s内物体的路程为85m
D.前5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0m/s
【解析】 A.物体在t=3s时速度,A错误;
B.前3s内物体的位移;
C.物体上升最高点的时间,上升的最大高度,物体从最高点下降1s的距离,前5s内物体的路程,C正确;
D.前5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D错误。故选BC。
【答案】 BC
8.(2020-202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一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0.1s,已知3、4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3cm,4、5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cm,则( )
A.位置1、2之间的距离为5cm
B.该物体的加速度a=5m/s2
C.小球释放的位置是在位置“1”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1.05m/s
【解析】 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则,所以,则,故A错误;
B.根据△x=aT2,解得,故B正确;
C.小球在2点的速度,则在1点的速度,可知1点不是小球释放的位置,故C错误;
D.小球在位置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B
9.(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二中高一(上)期中)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第五个所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 B.
C. D.
【解析】 把运动逆向分析可以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时间之比等于,可得,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 D
10.(2020-2021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毎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s,则( )
A.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0m/s
B.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m/s
C.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6s
D.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1.2s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曝光时间为2.0×10-2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为,因时间很短,处此速度很接近石子在A点的瞬时速度,则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m/s;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 C
11.(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有一质点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开始的高度用时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所用的时间为
B.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C.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时的速度为
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
【解析】 AC.根据题意可得,设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1,则有,联立上式解得,则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时的速度为,A正确,C错误;
BD.设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2,则有,联立解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B错误,D正确。故选AD。
【答案】 AD
12.(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小球A从地面竖直上抛,初速度是10m/s,同时另一小球B从A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在距地面3.2m处相遇,,则B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可能是( )
A.2m B.4m C.8m D.16m
【解析】 小球A竖直上抛,根据位移公式有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当经过相遇,此时,小球B的位移为
则B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当经过相遇,此时,小球B的位移为
则B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故选BD。
【答案】 BD
1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则: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物体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米;物体落地前最后2s下落高度为______米。
【解析】 [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落地时速度
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2]物体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3]物体落地前最后2s下落高度为
【答案】 (1)4 (2)80 (3)60
14.(2020-202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电压应为______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s。
(2)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4)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1][2]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电压应为220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2)[3]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影响,重物应该选择密度较大,阻力较小的物体,所以应该选择铁块,故B正确,AC错误;故选B。
(3)[4]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不需要知道重力的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有打点计时器,所以不需要秒表,要测量纸带是点之间的距离,所以需要刻度尺,故C正确,AB错误。故选C。
(4)[5][6]根据逐差法求得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代入数值可得加速度
(5)[7]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下降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力等
【答案】 (1)220 (2)0.02 (3)B (4)C (5) (6)9.60 (7)下降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纸带受到摩擦力
15.(2020-2021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期中)太空梭是游乐园和主题乐园常见的大型机动游戏设备。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坐舱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100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一定高度H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g取10m/s2。求:
(1)制动系统启动时,座舱离地的高度?
(2)座舱的最大速度?
(3)座舱从自由下落至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析】 (1)由题意得:设自由落体时间为t1,则自由落体时,
,
减速时,
由上式可得
故:制动启动时,离地高度为
(2)由(1)得,座舱的最大速度为
(3)结合(1)得,座舱从自由下落至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答案】 (1)20m;(2)40m/s;(3)5s
16.(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解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有:
解得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计算得出:
则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答案】 (1)0.4s; (2)0.6s
17.(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中)在某次跳水比赛中,一位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
(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
(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所经历的时间t(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上升阶段有:
代入数据解得:v0=3m/s
(2)上升阶段有:0=v0-gt1
代入数据解得:t1=0.3s
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有:
其中H=10m+045m=10.45m
解得:t2=1.45s
所以总时间为:t=t1+t2=0.3s+1.45s=1.75s.
【答案】 (1)3m/s (2)1.75s
18.(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七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伽利略在研究自出落体运动时,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速度的两种变化:一种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另一种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有一种“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且固定不变。为估测“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在A点正上方1.8m的高度自由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a.计算石子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
b.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变化量与的比值就是这个量的变化率。
a.举出一个用变化率定义的运动学物理量并写出这个物理量的定义式;
b.事实上,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也确实存在。已知一物体做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v=v0+kx(v0为初速度,v为位移为x时的速度)。试推导证明: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和速度v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k。
【解析】 (1)a.由自由落体可知,设从O点静止下落
,,,
b.由图中可知距离近似为两块砖厚度
,,,
曝光时间
(2)a.加速度
b.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取趋近于0时,表示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答案】 (1)a 6m/s;b 0.02s; (2)a见解析;b见解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自由落体运动
【要点归纳】
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特点:
(1)初速度为 .
(2)受力特点:只受 作用,无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3)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a=g,大小不变,方向 .
(4)运动特点: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 ,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 .
2.方向: .
3.大小: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略有不同.在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在赤道上 ,为9.780 m/s2;在两极 ,为9.832 m/s2.在地球上同一地方的不同高度上,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也略有不同,随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在高度相差不太大时,不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的微小差异.
知识点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
(2)位移公式:x= .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 .
(4)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 .
(5)平均速度:=.
(6)若从开始运动时刻计时,划分为相等的时间间隔T,则有如下比例关系
①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v1∶v2∶v3∶……=
②T内、2T末内、3T内……位移之比x1∶x2∶x3∶……=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xⅠ∶xⅡ∶xⅢ∶……=
(7)若从运动起点(初位置)划分为连续相等的位移x,则有如下比例关系
①连续相等的位移末的瞬时速度v1∶v2∶v3∶……=
推证:由v2-v=2ax可直接得到.
②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
【真题演练】
1.(2020-2021学年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2.(2020-2021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拍摄照片时,恰好把从房檐落下的一个石子拍摄在照片中,石子可看成质点。形成如图所示画面。画面中的一条线就是石子运动痕迹。痕迹长为0.5cm,已知曝光时间0.01s,实际长度为120cm的窗户在照片中长度为3.0cm。请估算石子是从距窗户顶端多高的地方落下来的( )
A.20m B.30m C.2m D.4m
3.(2020-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期中)学校教学楼共有6层,每层高4米,假设教室窗户净高2.6米,窗户上边缘距天花板0.4米,下边缘距地面1米。二楼某班的同学课间看到窗外有一球形沙包从上面掉下,通过窗户上下边缘的时间为0.20s,(不计空气阻力,沙包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则沙包从几楼掉落( )
A.3楼 B.4楼 C.5楼 D.6楼
4.(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零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4m/s
B.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次长
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的“反应时间”
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5.(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后速度大小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小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则小球运动的速度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期中)将一个小球以5m/s的初速度在高台边缘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g=10m/s2,则前2s内( )
A.小球速度的变化量为10m/s
B.小球的位移为11.25m
C.小球运动的路程为12.5m
D.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
7.(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某小物体以v0=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抛出时刻t=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t=3s时速度为70m/s
B.前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m
C.前5s内物体的路程为85m
D.前5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0m/s
8.(2020-202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一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0.1s,已知3、4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3cm,4、5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cm,则( )
A.位置1、2之间的距离为5cm
B.该物体的加速度a=5m/s2
C.小球释放的位置是在位置“1”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1.05m/s
9.(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二中高一(上)期中)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第五个所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 B.
C. D.
10.(2020-2021学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白色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毎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s,则( )
A.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0m/s
B.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m/s
C.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0.6s
D.石子下落到A位置所需的时间约为1.2s
11.(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有一质点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开始的高度用时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所用的时间为
B.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
C.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时的速度为
D.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
12.(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中)(多选)小球A从地面竖直上抛,初速度是10m/s,同时另一小球B从A球的正上方自由下落,在距地面3.2m处相遇,,则B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可能是( )
A.2m B.4m C.8m D.16m
1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一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则:物体下落过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物体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米;物体落地前最后2s下落高度为______米。
14.(2020-202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期中)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火花计时器,所接电源电压应为______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s。
(2)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木块 B.铁块 C.塑料块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4)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0-2021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上)期中)太空梭是游乐园和主题乐园常见的大型机动游戏设备。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坐舱由升降机送到离地面100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一定高度H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使座舱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刚好停下,g取10m/s2。求:
(1)制动系统启动时,座舱离地的高度?
(2)座舱的最大速度?
(3)座舱从自由下落至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
16.(2020-2021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7.(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上)期中)在某次跳水比赛中,一位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起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
(1)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
(2)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所经历的时间t(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七一中学高一(上)期中)伽利略在研究自出落体运动时,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速度的两种变化:一种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另一种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有一种“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且固定不变。为估测“傻瓜”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石子在A点正上方1.8m的高度自由下落。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a.计算石子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
b.估算这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自然界中某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变化量与的比值就是这个量的变化率。
a.举出一个用变化率定义的运动学物理量并写出这个物理量的定义式;
b.事实上,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也确实存在。已知一物体做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v=v0+kx(v0为初速度,v为位移为x时的速度)。试推导证明: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和速度v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k。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