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考点分析】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考点一】 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典型例题1】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做匀变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力是恒定不变的,选项A正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就不一定相同了.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相反时做匀减速运动,B选项错误;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时,它的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但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处于匀速运动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 A
【归纳总结】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与加速度之间具有瞬时对应的关系,合力与加速度可同时发生突变,但速度不能.
2.合力增大,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
3.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一致,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不一定共线.
【考点二】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典型例题2】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与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作用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A、B错,C、D对.
【答案】 CD
【归纳总结】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其所受外力和其质量共同决定,而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自身的质量与它的加速度大小无关.
【考点三】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典型例题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绳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 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由这一时刻的合外力决定,分析绳断瞬间两球的受力情况是关键.由于轻弹簧两端连着物体,物体要发生一段位移,需要一定时间,故剪断细线
瞬间,弹簧的弹力与剪断前相同.先分析细线未剪断时,A和B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A球受重力、弹簧弹力F1及细线的拉力F2;B球受重力、弹力F1′,且F1′=F1=mBg
剪断细线瞬间,F2消失,但弹簧尚未收缩,仍保持原来的形变,即:F1、F1′不变,故B球所受的力不变,此时aB=0,而A球的加速度为:aA=,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aA=,方向竖直向下 aB=0
【归纳总结】 (1)轻绳:只能产生拉力,且方向一定沿着绳子背离受力物体,不能承受压力;认为绳子不可伸长,即无论绳子所受拉力多大,长度不变(只要不被拉断);绳子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瞬时产生,瞬时改变,瞬时消失.
(2)轻杆:既能承受拉力,又可承受压力,施力或受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认为杆既不可伸长,也不可缩短,杆的弹力也可以发生突变.
(3)轻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力的方向沿弹簧的轴线,受力后发生较大形变,弹簧的长度既可变长,又可变短,遵循胡克定律;因形变量较大,产生形变或使形变消失都有一个过程,故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在极短时间内可认为弹力不变.
(4)橡皮条: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其长度只能变长,不能变短,同样遵循胡克定律;因形变量较大,产生形变或使形变消失都有一个过程,故橡皮条的弹力同样不能突变.
【考点四】 加速度的分解
【典型例题4】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人的鞋底与踏板的动摩擦因数为,扶梯与水平方向倾角为,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f分别为( )
A. B.
C. D.
【解析】 AB.受力分析如下图
将加速度进行分解,有,,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A错误,B正确;
CD.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C错误,D正确。故选BD。
【答案】 BD
【考点五】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5】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质量为m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B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过程中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拉力的大小为
B.细线拉力的大小为
C.小车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Bgtanθ
D.小车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Bg
【解析】 AB.对A受力分析
细线拉力的大小,解得,B错误A正确;
CD.对A受力分析,解得,方向水平向右,故小车以加速度为向左做减速运动,对于B加速度也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D错误C正确。故选AC。
【答案】 AC
【归纳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依据题意正确选取研究对象。2.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画出受力图和运动情境图。3.列方程:选取正方向,通常选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值,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值,建立方程。4.解方程:F、m、a用国际单位,解的过程要清楚,写出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考点六】 牛顿第二定律在图像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6】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个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1、F2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静止,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大小相等
B.F1、F2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1
C.A、B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2
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2
【解析】 C.撤去F1、F2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静止过程,由v-t图像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则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1,C错误;
D.由于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全过程两物体图形面积相等,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样,所以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1,D错误;
A.两物加速运动时,由v-t图像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加速过程中两物体的位移之比为s1:s2=1:2,且F1:F2=2:1,所以F1、F2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1,B正确。故选B。
【答案】 B
【考点七】 牛顿第二定律和正交分解法
【典型例题7】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一(上)期末)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200N/m,sin37°=0.6,cos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
A.0.25m,25N B.0.15m,25N
C.0.25m,12.5N D.0.15m,12.5N
【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方向有:Fcos37 2mgsin37 =2ma
代入数据解得F=25N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沿斜面方向有:k(l l0) mgsin37 =ma
其中,l0=20cm=0.2m,k=200N/m,m=1kg
代入数据解得l=0.25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 A
【归纳总结】 正交分解法的一般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2)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再把不在坐标轴上的量(包括力和加速度)进行分解;
(3)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并求解.
【考点八】 连接体问题
【典型例题8】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 )
A.与θ有关
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FT=,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
【解析】 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隔离对m析,有:FT-m2gsinθ-μm2gcosθ=m2a
解得FT=,知绳子的拉力与θ无关,与动摩擦因数无关,与运动状态无关,仅与两物体的质量有关.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归纳总结】 (1)几个物体间彼此有力的相互作用而相对静止,这几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称为连接体.
(2)可以把这几个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做一个整体来处理,分析其受力,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求解力或加速度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考点分析】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考点一】 力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典型例题1】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力是恒定不变的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加速度、合力三者总是在同一方向上
C.物体受到的合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考点二】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典型例题2】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考点三】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典型例题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和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绳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四】 加速度的分解
【典型例题4】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人的鞋底与踏板的动摩擦因数为,扶梯与水平方向倾角为,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向上运动,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f分别为( )
A. B.
C. D.
【考点五】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5】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质量为m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B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过程中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拉力的大小为
B.细线拉力的大小为
C.小车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Bgtanθ
D.小车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Bg
【考点六】 牛顿第二定律在图像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6】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个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1、F2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静止,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大小相等
B.F1、F2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1
C.A、B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2
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两个物体做功之比为1∶2
【考点七】 牛顿第二定律和正交分解法
【典型例题7】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一(上)期末)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200N/m,sin37°=0.6,cos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
A.0.25m,25N B.0.15m,25N
C.0.25m,12.5N D.0.15m,12.5N
【考点八】 连接体问题
【典型例题8】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当作用力F一定时,m2所受绳的拉力( )
A.与θ有关
B.与斜面动摩擦因数有关
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
D.FT=,仅与两物体质量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