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1 09: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是指在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称之为大气圈。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大气的组成
DA QI DE ZU CHENG
大气是指在地球周围聚集的一层很厚的大气分子,称之为大气圈。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
氮气占干空气的体积比最大,约为78%。
氧气,约占干空气体积的21%
剩下的1%由其它各种气体构成
大气的组成
DA QI DE ZU CHENG
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
大气的垂直分层
DA QI DE CHUN ZHI FEN CENG
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垂直分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关系
A对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平流层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运动为主 适合飞机飞行
C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2019年1月11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D”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为什么?
问题2 (综合思维)“长征三号乙”运输火箭点火发射刚离开地面升空时,其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什么?
问题3 (综合思维)发射成功的“中星2D”卫星,在轨运行所在的大气层有何特点?
较薄。因为西昌位于我国的川西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火箭发射升空刚离开地面时,位于对流层中,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所在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大气密度极小,存在若干个电离层。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流层飞行?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
HE ZUO TAN JIU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以高度大(17~18 km);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以高度小(8~9 km)。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有了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
平流层(30 km以上)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迅速上升,是因为该层的热量主要来自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该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
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流层飞行?
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归纳总结
GUI NA ZONG JIE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关系
对 流 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递减(每升高100米平均下降温度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平 流 层 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气温随高度呈明显递增趋势 该层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 大气晴朗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至3000千米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离地面远,收到的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拓展延伸
TUO ZHAN YAN SHEN
了解逆温层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拓展延伸
TUO ZHAN YAN SHEN
逆温的定义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C/100 m,这种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一般按照成因的不同分类
辐射逆温
平流逆温
地形逆温
下沉逆温
湍流逆温
拓展延伸
TUO ZHAN YAN SHEN
逆温的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积极影响
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 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拓展延伸
TUO ZHAN YAN SHEN
逆温的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
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板书设计
BAN SHU SHE JI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组成
垂直分层
氮气占干空气的体积比最大,约为78%。
氧气,约占干空气体积的21%
剩下的1%由其它各种气体构成
氩(0.934%)、水汽(0.25%)
二氧化碳(0.032%)、 氖(0.0018%)
氦(0.00052%) 、甲烷(0.0002%)
氪(0.0001%)、氢(0.00005%)
氙(0.000008%)、臭氧(0.000001%)
其他(0.001421%)
对流层: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为平流层。
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km左右为中间层。
暖层:热层又称热成层或暖层,它位于中间层顶以上。
散逸层:这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