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 二年级上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数学 二年级上册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14: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乘法是继加、减法之后的一种新的运算。孩子对于乘法并不陌生,在日常的与家长、同学的交流中是有接触的,更有些孩子在未学习乘法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背乘法口诀了。但是多数的孩子对于乘法的意义是不甚了解的。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通过与过去的教材比较发现,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3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明确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 ,4+4+4+4 ,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活动2【讲授】认识“几个几”
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数兔时是2个2个数的,因为它们是2只2只地站在一起的。
生2:我数鸡时是3个3个数的,它们都是3只3只地围在一起的。
师:(板书 2+2+2=6 3+3+3+3=12)(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
3个2   4个3
师: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
师:请大家拿出小棒摆一摆。每堆摆2根小棒,摆5堆。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是5个2,列式是2+2+2+2+2=10。
活动3【导入】认识乘法
师:我们再去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有8台电脑。
生2:我是2个2个数的,2、4、6、8,一共有8台电脑。
生3:我是用加法算的,2+2+2+2=8。
师:(板书2+2+2+2=8)
师: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看课本后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自学课本,讨论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汇报交流形成板书)
4 × 2 = 8 (读作“4乘2”)
或 2 × 4 = 8 (读作“2乘4”)
┇ ┇ ┇ ┇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师:(电脑图出示8个2)这间电脑教室里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8个2,加法是2+2+2+2+2+2+2+2=16,乘法是2×8=16或8×2=16。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2)现在有多少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
生:2+2+2+2+2……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2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生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2或2×100,快多了!
活动4【练习】练习运用
1. 阅读课本,指导看跳绳图,再让学生独立列式,汇报之后讨论 求4个5是多少,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2.“想想做做” 第1题。
师:1盒钢笔有几支?一共有几个2支?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呢?
1束花有几朵?一共有几个5朵?先用加法列式,再列乘法算式。
生:(填书、汇报、交流)(略)
3. 判断
教师出示判断题,让学生口答,说明判断的依据。
4. 联系生活。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思考,说说乘法所表示的意义。
活动5【活动】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