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西周分封制
(1)目的:
(2)分封的对象: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4)分封的诸侯国:
(5) 对分封的评价:
复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西周宗法制
(1)目的
(2)核心内容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
课标要求: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西周)周室东迁
分封制、宗法制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战国)
各国纷纷掀起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人民渴望统一
秦的统一
诸侯势力强大“两制”渐渐崩坏
封建经济的发展
秦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一、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北抵长城一带
西到陇西
东到东海
南到南海
人口达2000万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
(二)中央官制的建立
(三)地方建立郡县制
(一)皇帝制度
1.皇帝名称的由来
2.皇帝制度的特征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号曰‘皇帝’。 天子自称曰 ‘朕’ ” 。
(2)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的建议,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
(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1、皇帝称号来源: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
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学思之窗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有一天,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回答:
(1)秦始皇为什么如此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
(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3)试就此总结皇帝制度的特征和本质。
参考答案:
(1)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动,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 当然也可能秦始皇认为丞相车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华腐败之风。
(2)在场者全部杀掉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小大,皇帝独裁;也反映秦政严苛、残暴。
(3)皇帝制度的特征、本质(下页)
2、皇帝制度
主要特征
(1)皇位终身与世袭
(2)皇权至上(核心)
(3) 皇帝独尊
本质:是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颠颠地闹着,剧中的皇帝也无可奈何。根据所学的知识对该剧的剧情处理,进行评价。
这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小说为了情节而虚构的。
(1)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
和威严,必然规定许多约束,增强人们的神圣
感。
(2)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绝不会允许小
燕子在森严的皇宫随心所欲。因此不可能出现
剧中无可奈何的情形。
(二)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九卿
问: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春秋战国时期 ;
秦国商鞅变法时 ;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统一推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试身手
秦《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中央政府
郡
郡守
县
县令
或县长
皇帝
三公九卿制
受命中央
督责属县
乡
里
里正
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想想议议: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进一步体悟郡县制的特点,理解郡县制这一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影响
划分标准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时 代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2011浙江文综8分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三)郡 县 制
(地方行政体制)
1.由来
2.特点
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
3.作用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纳入国家
政治体制之中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
2010课标全国4分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郡 县 制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九 卿
郡 守
县令、县长
有秩、三老、啬夫、游徼
中
央
郡
县
乡
里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型官僚机构示意图
有秩、三老、啬夫、游徼、里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消极
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
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
打击下, 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
(1)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
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
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
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一试身手
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
③是中国古代封建落后的根源
④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四、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细密、严苛。
统一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统一文字:
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简便的隶书
统一车轨
辽东
临洮
全长一万多公里
1.措施(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颁布秦律;
(3)统一度量衡、货币;
(4)统一文字、车轨;
(5)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
(6)大规模移民等等。
四、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
2.作用:
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
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原告
被告
3、能力训练
(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了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当时和后期的影响中,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技巧
①评价标准,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②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否则人物同伴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有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③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的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中央
地方
太尉
丞
相
御史大夫
九卿
皇帝
郡(郡守)
县(县令)
乡
里
总结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特点:比较完备,以皇权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