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9页例1,第60页“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
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还比较低,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水平与抽象数学概念之间的矛盾,也是学生认识和理解线段概念的困难所在。但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跟随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而在于指导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为此,教材在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时,特别注重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促进学生获得丰富而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线段的概念。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短的。
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正确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教法:直观教学法和活动体验法。
学法:观察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毛线、一张纸。
初步认识线段
谈话:这是什么?(毛线),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根,像老师这样轻轻的把它放在桌面上(教师边演示边提出要求,并把自己轻轻放下的毛线用投影展示出来)。
提问:说说你的毛线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说出各种不同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刚才轻轻放下的毛线出现不同形状,但都是弯弯曲曲的。
继续谈话:像这样用手捏住这根毛线这端,另一只手捏住毛线的另一端,使劲拉住。这根毛线变成什么样了?(直了)
提出要求:把你的毛线也变直。
学生操作,并请学生上前展示自己拉直的毛线。教师指着学生拉直的毛线,问学生:直吗?追问这个学生:你是怎样做到的?
继续让学生捏住这根毛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教师握住学生的两只手,但两手一高一低,继续转换为倾斜方向。
追问:这样还直吗?
指出:虽然拉直的毛线方向在发生变化,但还是这根拉直的毛线。
继续把毛线转换为水平拉直。
谈话:我把你这根拉直的毛线请到黑板上。
教师请学生一起操作,把毛线拉直放在黑板上,两头用磁铁粘好,并向学生说明这两个磁铁的位置就是刚才我们两只手捏住的地方。
揭示线段的图形。
谈话:我想把黑板上的这条拉直的毛线画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可能说出沿毛线的边缘描一描,还有可能说出用直尺画)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画出线段。当用直尺画出与拉直毛线长度相等的线时,追问:这里还少了什么?(磁铁)你打算用什么代替磁铁?(学生可能说用圆点)这时教师可以直接提出:在我们数学中,我们习惯用两个小竖线表示两个磁铁。
揭示课题:
谈话:这个图形在数学上有个名字叫“线段”,板书“线段”。
5.线段的特点
观察这条线段(指着已经画好的线段图形),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
学生可能说出:线段的直的(在线段上面写出“直”字),接着学生说出有两个小竖线。(教师指出:这叫端点,并在线段两个端点处都写上“端点”)有几个端点?谁还能完整的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
6.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为什么?
〖设计说明:创设了让学生主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线“曲”与“直”的变化中,感受线的直,并通过位置的变换,凸显“直”的共同属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拉直的毛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通过有实物转化出线段图形,并通过观察认识到线段的基本特征。从一组平面图形中正确识别线段的练习,既可以反馈学生对线段概念的表征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内化对线段的认识。〗
感知线段的特征
指出生活中的线段。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线段,只不过这些线段的端点藏起来了。
教师示范:用手捏住课本封面任意一条边,并用手摸一摸。
指出书封面的这条边是直的,它的两个端点就是我手捏住的两端,所以它是一条线段。
追问:你也能在生活中找出这样的线段吗?
在图形中找线段
谈话:生活中到处有线段,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也有线段,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书中第2题,教师先示范出三角形的每一条边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再让学生分别数出其他几个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请学生指出任意一条线段的端点位置。
指出:每个图形的每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的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实际它们是存在的。
折线段
谈话:我们不仅能找出生活中的线段,我还能折出线段。
教师示范折法,并描出刚才折痕,指出这条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请学生也在准备好的白纸折出一条线段,并描出来。请出一位同学折的与老师长短不同的线段,跟老师折出的同时展示出来,并注意把折痕的左端对齐。
追问:我们俩折出都是线段,但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同?
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设计说明:找线段、折线段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用纸折“线段”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通过操作“创造”线段的机会,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通过比较还使学生体会到线段是有长短的。数出一些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既巩固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又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学习画线段
启发:刚才我们能折出一条线段,那你能不能画出一条线段呢?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直尺,沿着直尺的边来画线段。
提出要求:每人用直尺试着画一条线段。
学生独立操作,展示出学生画的线段,强调:(1)画线段时,要用左手按住直尺,再沿直尺的边从左往右画;(2)画出的线段一定是直的,不能弯曲;(3)要在线段的两端画上小竖线表示端点。
2.假如你没带直尺,你还可以用哪些工具来画线段?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在画线段的过程中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
巩固练习
课后第3题
用课件出示唐老鸭要从家到米老鼠家去,出现三条不同的路,其中只有中间一条是直的,问:唐老鸭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
指出:中间的一条路实际上是一条线段,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追问:两点之间可以画几条线段,试一试。指出: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线段。
第4题
增加一个小动物,不在刚才画的那条线段上,现在有3个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认为能画几条,试一试。画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变化点的位置,使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数一数,图上有几条线段?
第5题
再增加一个点,你又能画几条。
学生独立画一画。
展示学生画法
强调两种不同画法:有外到内和按点的顺序。
启发: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画线段的过程,想一想,如果给出的点数再多一些,画出的线段的条数会怎么样?(如果点的个数越多,画出的线段条数就越多。)
〖设计说明:通过一组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知识做了渗透,渗透点的个数和画出的线段条数之间的联系,为以后探索和发现有关的规律做了一些准备。〗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线段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线段还能组成一些优美的图形,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几组由线段画成的图形,你也能用线段画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吗?
板书设计:
线段
直
端点 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