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教案全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01)六年级科学下册电子教案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9 17: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1、我在成长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4、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难点: 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教学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尺、学生健康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知道你的身高、体重的变化情况吗?导学活动一:回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活动任务: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回想一下,以前有没有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但是现在却可以做的事情?活动流程: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梳理提升:活动二:收集成长的证据 活动任务: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 活动任务:目前我们的身高和体重到底是多少?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活动任务:说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在成长 1、收集成长的证据 2、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 3、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2、悄悄发生的变化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通过自我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青春期的特点。2、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3、知道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的重要时期。
4、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 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教学准备: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的身体有哪些悄悄发生的变化?导学活动一: 了解身体发生的变化活动任务:近来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活动任务: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活动任务:你是如何理解“责任”二字的?你怎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第二节 悄悄发生的变化1、交流目前身体的一些变化。2、了解青春期的变化。3、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3、人生之旅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1、能够有根据地地自行划分人的生命周期。2、知道有一种分期是将人的一生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3、体会到人在婴幼儿期和老年期需要特殊照顾。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难点: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教学准备:狮身人面像图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课前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知道人一生如何划分吗?导学活动一:猜一猜 活动任务:你们知道哪一种动物开始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脚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二:了解人的一生分为哪几个时期 活动任务:人的一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预测长大后的身高 活动任务:你想知道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吗?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拓展活动 活动任务: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板书设计:第三节、人生之旅1、人的一生分为哪几个时期。 2、预测长大后的身高 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4、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4课 教学目标:1、能够用绘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4、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5、对增进自身健康有一定的行为表现。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难点: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们课前都收集健康生活的资料了吧?导学活动一:分析全班同学的身高 活动任务:观察教材P9页的数据资料,你有什么发现?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活动任务:从我们班的身高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活动任务:你能对你的生长发育作出评价吗?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活动任务: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学习,你了解哪些知识?板书设计:第四节 踏上健康之路 1、认识同龄人身高的正态分布,学会自制统计图。2、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1、生物的的遗传现象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遗传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知道哪些遗传现象?导学活动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 活动任务:仔细观察,请用连线的方法帮下面的三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并说明原因?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活动任务:观察下面的动物家庭,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活动任务: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拓展活动 活动任务:仔细观察照片中的小猫,说一说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生物的的遗传现象 体态——相貌——气质——音容外形——肤色——花纹——食物——生活习性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导入 你知道哪些变异现象?导学活动一:了解生物变异的的概念 活动任务: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征上有些不同?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活动任务: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了解变异的种类 活动任务:你了解变异的种类吗?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2、生物的变异现象外形——血型——脾气——生活习性谚语:“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来源三方面: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2、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4、了解人类对用人工方法产生变异的争议。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难点: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那么,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揭题)二、导学活动一: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活动任务:你能对孟德尔实验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二: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活动任务:你认为,袁隆平爷爷培育超级水稻应用了什么原理?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查阅遗传和变异最新进展的资料活动任务: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到底已经走到哪里了?取得哪些重要的成果?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展示资料小报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孟德尔——“遗传之父”袁隆平——“水稻专家”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1、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知道现今各种恐龙制品的依据是恐龙化石。2、能根据不同制品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3、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愿意了解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你了解恐龙吗?导学活动一:交流关于恐龙的经验 活动任务:你了解恐龙吗?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展和作用活动任务:从这幅图上你可以知道关于这只恐龙的哪些信息?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活动任务: 出示五幅恐龙图,仔细观察比较,找出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消失了的恐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发现的。除沙——包装——清理——还原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2、了解科学家面对化石产生问题的过程。3、意识到对问题的解释可能是多样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的作用。难点:理解科学家们由化石所引发的困惑。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关于化石,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二、导学活动一:认识什么是化石活动任务:说一说课本上的图片是什么化石?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活动任务:化石这么神奇,请大家猜猜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制作印迹化石模型活动任务: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了解科学家在研究化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困惑 活动任务:你能解释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吗?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选择一个合理的解释 活动任务: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解释,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为什么?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呢? 板书设计: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残骸——遗迹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实体化石——铸模化石——遗迹化石制作印迹化石模型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4、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难点: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二、导学活动一:认识达尔及他的“进化论 ”活动任务: 理解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认识人类在生物进化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 活动任务: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三、导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1、寻找生物的家园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2、理解生物栖息地的涵义。3、了解生物间存在着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能够列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难点:观察一棵树上栖息的生物。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1、播放一有关地球各种生态环境画面的录像,结合录像讲述: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2、朗诵小诗:树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池塘是鱼虾的家,泥土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我们一起来爱护它!二、导学活动一:了解生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活动任务:这些动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活动任务:在这些环境中应该还有哪些生物?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呢?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 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任务:画面中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拓展活动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三、导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寻找生物的家园栖息地 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2、能列举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3、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4、意识到尊重动植物适应性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生物一些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难点:分析斑马条纹混淆视觉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1、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环境呢?生活在这些环境里面的动物和植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形成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本领呢?二、导学活动一:认识动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本领活动任务: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长成这样的形状呢?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利用网络资源,研究生活在海洋、草原里的动植物的特殊本领 活动任务:生活在海洋、草原里的动植物的特殊本领是什么?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讨论给动植物搬家需要注意什么活动任务:动植物搬家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流程: 1、小组交流分享你见过的或知道的情况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新环境它们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三、导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外形 适应环境习性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3、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知道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3、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源自于绿色植物。4、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简单的食物链。5、能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是分解者。6、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1、出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图片,问:“这三张照片中的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谁来说一说。二、导学活动一:认识食物链 活动任务:你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吗?你能举几个像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一样的食物链吗?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食物链中的各生物的角色名称活动任务:你知道在这些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吗?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活动任务: 如果食物链断裂,会给生态平衡带来哪些严重后果?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拓展应用:讨论现在种植花木及农作物都要喷洒较多的农药,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三、导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3、有趣的食物链营养绿色植物(源头) 生产者食物链 分解者肉食动物(终点) 消费者分解许多 交叉食物网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并能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2、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并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3、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从生活工作中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并能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难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并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准备: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你靠什么“工作”或运动?二、导学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活动任务:生活中,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能量的作用活动任务: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活动任务:发射器的弹力高度与“火箭”发射高度有什么关系?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能够使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电能、水能、风能、热能、光能、食物中的化学能、声能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能量的转换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换成了另一种什么形式的能。3、能自行设计能量转换的装置或小玩具。4、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科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教学准备: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请同学们自己搓一搓手,然后描述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导学活动一:激趣活动任务:生活中有很多这种能量转换的例子,你能举例说明吗?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探究能量如何转换活动任务:你能说出能量之间是如何相互转换的?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制作能量转换玩具活动任务:说一说玩具里蕴藏的科学道理?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2、能量的转换 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化学能 光能和热能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能源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1、知道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3、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4、能够制作或设计太阳灶、小水轮、风能等模型装置。5、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能源地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难点:做太阳灶时将铝箔平整地贴在碗内壁。 教学准备:制作太阳能灶:铝箔、瓷碗、剪刀、挂钩、土豆块制作小水轮:塑料片、软木塞、塑料瓶、牙签、漏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导学活动一:体会能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任务:如何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现状活动任务:阅读资料,谈谈你有什么感想?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学习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拓展延伸:课后设计一个利用风能工作的方案。 三、导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3、能源不可再生性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可再生性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 4课 教学目标:1、意识到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2、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节能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3、了解开发新能源的一些思路。 4、反思人类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并提出某些改进措施建议。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难点:理解白炽灯与节能灯哪个效率高。 教学准备: 白炽灯、节能灯、温度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二、导学活动一:探讨如何节约能源活动任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探究白炽灯与荧光灯的效率比。活动任务:比较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更高?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活动三:要懂得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活动任务: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能源?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了解开发新能源的前景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 三、导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自然能源 太阳能  (可反复利用)地热  风能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 拓展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1 课 教学目标: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2、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的生活中的现象。 3、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教学重难点:重点:开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一些具体科学现象的练习活动。难点:在解释现象中分析条件差异。 教学准备:尺子、报纸若干、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快餐盒、试管、金鱼、酒精灯、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胶带、热水、水槽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导入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本领。导学活动一:观察现象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活动任务: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不一样呢?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实验:快慢两重天活动任务: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样?重而快地向下击打尺,报纸又会怎样?怎么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游戏:无轮子的汽车活动任务: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开动吗?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四:实验:热不死的鱼 活动任务:一条金鱼我把它放入试管,并加热试管,请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五:游戏:让瓶子吹泡泡活动任务:你知道为什么向瓶壁浇热水,吸管会出大大的气泡?再向瓶壁浇冷水,染色的水会经吸管吸入瓶中呢?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1、拓展大气压力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课 题:应用 教学设计:姚明良 教学内容:江苏版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品,来提高效率。2、能利用己学过的知识,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或器具。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应用的意义。难点:制作空气动力玩具小车。 教学准备:相关科学原理应用的资料,气球、轮胎、卡纸、剪刀、胶带、吸管、泡沫板、木块、橡皮泥、叶轮、皮筋等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 历史上有许多把科学原理运用到制作上的例子。当一项科学原理被发现之后,一些科学家就尝试着把它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二、导学活动一:激趣活动任务:科学家们根据什么原理进行应用?取得了什么成果?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二:设计小车 活动任务:设计一辆能跑得很远的小车,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活动三:比一比 活动任务: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做一辆以空气为动力的玩具小车?比一比谁的小车跑得远?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小组读一读,活动内容。2、自主学习:自己阅读课文。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5、梳理提升:三、导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与态度等方面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应用地动仪-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蒸汽机-蒸气气流的力量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教学反思: 修改环节
PAGE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