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马小虎同学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次大捷”三条关键信息,你认为最有可能搜索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
2.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这场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是 ( )
A.为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B.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
C.指出抗日战争的艰苦性
D.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4.毛泽东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说道:“□□和陕甘宁边区,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
A.瑞金 B.延安 C.南昌 D.广州
5.“一方面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此项土地政策出现于 (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长征时期
6.下表反映的战役是 ( )
开始时间 战斗次数 破坏交通线 收复县城
1940年下半年 1800余次 2000多千米 四五十座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7.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符合题意的史实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8.抗战胜利后,彭德怀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勋章。以下颁奖词与彭德怀相符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后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艰苦斗争
B.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作出贡献
C.在正面战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扬我军威国威
D.指挥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居功至伟
9.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族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
①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牵制大量日军 ④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1.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地区指挥百团大战
B.百团大战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C.百团大战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
D.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2.根据下表,进行判断。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战绩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4月 李宗仁 歼敌1万余人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 沉重打击了日寇,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以下表述能直接从表格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表格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表格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5分)
(1)两次战役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 ( )
(2)两次战役都是国共合作的典型战役。 ( )
(3)两次战役都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热情。 ( )
(4)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
(5)发动百团大战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 (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
——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 中共是中流砥柱》
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4分)
14.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1800余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 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3分)
【战法创新篇】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3分)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1分)
【历史启示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 (1分)
答案
1.A 2.A 3.A 4.B 5.B 6.A 7.B 8.D 9.A 10.B 11.D
12.(1)√ (2)〇 (3)√ (4)× (5)〇
13.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形成牵制和打击,使得正面战场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国的抗战。
14.(1)中国军队打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4)众志成城。
(5)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