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9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9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9 18:03:57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C D C A B B A D
1. B 解析:A.“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错,应是“良法是社会安定的重器”。C.“唯一依据”说法太绝对,应
是重要实体法律依据。D.“须将民法典中的若干引致条款结合运用”错,应是“引致条款一定要和相关条款结合起来适
用”。
2. D 解析:D.“很快形成”错,应是“慢慢形成”。
3. A 解析:由材料三中“民法典颁布之后,可以从整个民法典的规则来考量一个案例,而不像在单行法时代,可能
只涉及合同问题,不再考虑物权问题,不再考虑婚姻法问题”可知,民事法需要法官从整个民法典的规则来考量一个案
例,引致条款一定要和相关条款结合起来适用,“某地方法院”的判决不能体现该观点,不能证明文中观点。
4. ①首先从历史说起,指出法治的重要性;②然后指出民法典的诞生及其意义;③接着陈述民法典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
尊重民意;④最后强调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每点 1 分)
5. ①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尊重民意;②在立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以民为上;③
在立法体系上,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保护理念,对人民群众形成了全面立体的保护;④在时代针对性上,解决道德领
域突出问题,鼓励并保护人们惩恶扬善。(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可)
6. D 解析:D.“韦记秤店的兴衰为线索”错,文中写了韦记秤店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而发展,并没有体现它的“衰”,
也不是以此为线索的。
7. C 解析:C.“亲眼所见”错,如文中写“黑心秤”的事,用到“据说当年老镇上还有一家秤店”。
8. ①揭示了木杆秤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了小说内容,使文章更富文化底蕴;②有关“秤砣”“秤杆”“秤星”
的解读,照应下文“黑心店”的关门,凸显了做生意、做人都应诚实守信,突出了狗娃、韦老爷子恪守信义这一特点;
③通过揭示传统木杆秤蕴含的文化内涵,体现小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精神的主题。(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
可)
9. ①弱化故事情节,小说只是对狗娃向“我”讲述木杆秤制作、“黑心秤”等片段进行了叙述,事件相对零星、简单,
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散文“形散”的特点类似;②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丰满,文章对韦老爷子、狗娃虽有描写,
但缺少丰富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征;③语言优美、生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文章综合使用比喻、引用等手法,生
动形象;说明、议论、叙述等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灵活多变。(每点 2 分)
10. D 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
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11. C 解析:C.“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错,近侍是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职位一般不高,对
帝王影响也不一定大。
12. A 解析:A.“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结合“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
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分析,文中说的是对方要以和好为重,准备和解,许将的一番话令萧禧羞愧得无
言以对,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文中并没有“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13. (1)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译出大意 1分,关键词“申饬”“何以使为”“惭”各 1 分)
(2)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掘司马光坟墓。
(译出大意 1分,关键词“肆”“罗织”“发”各 1 分)
14. ①出使前查阅档案,精心准备。②比试射箭中先射中,武艺不凡。③面对契丹使者,随问随答,不失国体。④巧妙
对答,让契丹使者感到羞愧,无以应对。(每点 1分,答出三点即可)
1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
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
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留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岁聘
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
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
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
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
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 ”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任职秦州,又改郓
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都把他们释
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郓州的
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召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
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
详细奏报;第二天,访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担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
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开挖司马光的墓。哲宗以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盛德的人所
做的事。”知颍昌府,移到大名,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
同三司,谧号文定。
15. B 解析:B.“社酒浓”的意思是“社酒已酿得浓浓的”,并非从味觉来描写。
16. 希望众多的忠勇之士都集聚庙堂之上,同心协力,共商国家大计;我这个书生即便困顿而死,也无怨无悔,也胜过
封侯拜将。(2分)诗人具有不贪图享乐荣华,不计较个人名利,只追求国家和江山社稷的前途未来的高尚情操。(4 分)
17. (1)戍卒叫 函谷举(2分)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 分)
(3)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2 分)
18. B 解析:“经历”与后文“快速”搭配不当,所以选“历程”。症候:疾病、症状。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所以选“症候”。开掘:挖掘或者指在文艺创作方面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发掘:
比喻把难以或未曾发现的事物、道理揭示出来,或指把珍贵的,埋藏在地下的物品,边保护边挖掘出来。“开掘”表挖
掘义时,对象侧重具体对象,“发掘”可以搭配抽象对象。根据语境搭配对象选“发掘”。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语境中搭配对象是贡献,所以选“沧海一粟”。
19. A 解析:根据陈述主体一致性原则与词语的正确搭配可知。
20. D 解析:该句前半句涉及的是“一份”这个定语修饰对象的问题,如果放在“中医药学”前面,会有修饰“中医
药学”之嫌;后半句涉及的是“在药物开发中的”这个定语位置的问题,如果放到“植物化学”之前就变成修饰“植物
化学”了,根据语义,“在药物开发中”修饰的对象是“应用”。
21. ①谁是它的建造者 ②造心要有手艺 ③造心需要时间(每句 2 分)
22. 该句将父母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比喻作手捏模型时留下的指纹;(2 分)指纹永不消退,表明父母对孩子心灵世界的
影响是长期的,重要的。(1分)该句比喻的运用,将抽象枯燥的说理,变得生动形象可感。(2 分)
23. 写作指导:①明确写作对象——李大钊。②明确写作体裁——书信体。③明确写作角度——a.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
大钊;b.信仰坚定的李大钊;c.奉献牺牲的李大钊;d.品质高尚、淡泊名利的李大钊。④明确写作内容——结合材料内
容,联系今天的生活,抒发对先驱者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表达继承先驱者遗志的决心,为复兴民族大业奉献青春。⑤明
确语言特点——言辞恳切,感情直挚。
2名

绝密★启用前
九中高一2021春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
意事项
卷前,考生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答选择题时,选
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改动
橡皮擦干净
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在本试卷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
水平
的《唐律疏议》出台,历史表明,法之盛衰关乎
乱,良
重器、善
天,汲取
多年优秀法律文化
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訢中国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
和国民法典》的诞生
迈入“民法
典时
说,编纂民法典是我国走
盛的象
志,是我国法律传统和法
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
不懈舂进
在民法典的制
开征求意

条建
可以说,民法典诞生的过程就是充分尊
过程。遵
施好,就必须
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
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
泄露,都需要从民法典
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
法的意

找法
养解决问题
真正成为老
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
(摘编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实施提升

典是一部贯
的发展思想
群众美好
民法典的

保障、民生改
顺、民风
群众有更多
感、获得感
感。民法典秉持对人的全生命周期

成年人利
保护、死者
等规则,形成
到坟墓、从抽象
人的全方位保护体

推动
共建
有序的大法
的要

民法典不仅为合作共治提供了所需


平分配合作过程
语文试题
利、义务、风
程注入平等相待、尊重权利、信守契约、诚信无欺、公序良
精神元素,推动合作产生最优效果
典赋予和保障了社会主体广泛的
激励社会主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


实现
民法典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社会主
具有鲜
值导
德取向、文
民法典
谐的传统法律精神
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


法律

德领域突出问题,保护善

相得益彰。民法典关
尊严
平等、尊重
境正义、英烈保
等内

动社会道德观念的进步
摘编自黄文艺《民法典是经世济民、治国安邦之重器
材料
民法典是中国特色
义法律体
重要组成
是民事领域的基
律,也是检察
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重要实体法
民法典的出
事检察工作带来
机遇与挑战
马小光
典颁
行政机关
产生
首先,此前适用的单行法
大的司法解释规定
然存在着不协调、不统
性、协调性为民事实
供了统一的适用
事栓察官
的自由裁量权

期以来
规制民事法官和检察
裁量权是
改革的课题,民法典
高检党组
要以点带面实行精准监督,就要深入学习民法典
理解法律
涵和
利明:民法典是基本的民事法
本的裁判依据,将来无
检察官,还是律
师,对
台就是民法典,而
各说各话。民法典颁布之后
个民法典的规
来考量
能只涉及合同问題,不再考虑物权问题,不再考虑婚姻
别强调

于引致条款,就
致条
起来
于正确处理好業件
建议,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是实力相
够有效地进彳
文章,主要讨
的民法意义,着重从民
午可应该做
律行为
为的效力判断究竟
我发现,相关
题是没有处理好
的交又问题,这可以
成为未来工作的着力
破,充分树立监督
被监督
形成一种良好、互动
摘编自龚云飞
新《王利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法律就是社会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强盛
只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才能让民法典真正保护人们的权益
法典是民事领域的重要法
检察机关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工作的唯一依捷
D.现在不
法时
处理好
须将民法典中的若

语文试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