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9 22:3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1.(2021自贡模拟)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3.(2021广元模拟)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该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约为35.4g
B.金属块的体积约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约为7.8×103kg/m3
D.金属块的密度约为7.08g/cm3
4.小明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明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 只有小华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她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 只有小张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5.(2020眉山,10)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以下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
6.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酱油>ρ白酒 )
A. 等于0.5kg B. 小于0.5kg
C. 大于0.5kg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 20g,1.0×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0.8×103kg/m3
8.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9.如图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cm3,酱油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10.(2021凉山州模拟)小文测固体的密度,如图甲所示是他在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将固体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固体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如图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1.(2021百色模拟)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冰的密度。小明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出脚印的深度为70 mm,积雪的深度为90 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 kg/m3。(ρ冰=0.9×103 kg/m3)
12.(2021长沙模拟)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77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3)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  g。
(4)他用密度公ρ=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3.(2021遵义模拟)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称量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再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 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4.(2021成都模拟)小红和小军想通过实验测出 1 元硬币的密度,他们在实验室找到天平、砝码、量筒。小红用 1 枚硬币做实验,小军用 10 枚硬币做实验。
(1)老师认为小军的做法更科学合理。因为小军的做法是采用“ 法”来减小误差;(2 分)
(2)以下是小军设计的实验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番号是 (2 分)
A.把 10 枚硬币全部浸入水中,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B.计算 10 枚硬币的体积
C.计算 10 枚硬币的密度 D.用天平测量 10 枚硬币的质量
E.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3)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0 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读数分别是 35.0m1 和 43.0m1 情况,由此可知,所测 1 元硬币的密度为 kg/m3。(2 分)
15.(2021安徽模拟)实验小组为了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酱油倒入量筒,测其体积V
则酱油密度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实验时测得空烧杯质量为,图2测量烧杯和酱油总质量为____,酱油的体积为__经小组讨论后得知上述步骤测得的酱油密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这种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 .
16.(2021北部湾模拟)小明所在物理兴趣小组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的实验。
(1)实验中,小组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选填"左"或"右")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接着他们就用调节好的天平进行实验。
(2)实验中,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增减砝码要使用_____。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15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正确的读数视线是 (选填"a"b"或"e"),可得这块矿石的密度是___g/cm3。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本实验中的不足之处除由于矿石吸水,使测得的矿石的密度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外,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没有___(选填"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以避免偶然性")。
17.(2021宜兴外国语学校模拟)小明把一小块玛瑙石和一个小木块带到实验室,测量它们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明忘记把游码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了,及时改正后,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乙、丙所示,玛瑙石的质量是   g,玛瑙石的体积是   cm3,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明把玛瑙石做成一件小工艺品后,其质量减少,玛瑙石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尝试只用量筒和水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操作如下: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体积记为V1;
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量筒内,静止后,水面对应的体积记为V2;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水面所对应的体积记为V3,
由此得到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   。(用ρ水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18.(2021潍坊二模)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同学们来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细心的小丽同学用矿泉水瓶采集到一瓶黄河水。回到学校后,小丽同学想要测量这瓶黄河水的密度,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黄河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黄河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黄河水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黄河水的总质量为22.4g,则量筒中黄河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3)量筒中黄河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黄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这瓶黄河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9.(2021深圳模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大豆、核桃、花生等食材制作营养豆浆,并测量营养豆浆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______g;
②测出烧杯和剩余豆浆的质量为30g。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豆浆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小亮的方法: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豆浆,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
你认为______(填“小明”或“小亮”)的实验方法所测密度误差较大,理由是______;
20.(2021额尔古纳模拟)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两次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加水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
21.(2021黔东南模拟)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值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 ;
(4)改正错误后,所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38.4g,倒出一部分在量筒中后,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c)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
(5)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kg/m3。
22.(2021攀枝花模拟)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 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45 g.
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3.(2021福建模拟)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1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________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5.0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1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_,读出体积___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__。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的密度。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 g(图2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 g(图2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 g(图2丙)。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_,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每次的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4.(2021重庆二模)如图所示,晶晶在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
(1)图甲是晶晶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她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他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接下来,将小石块放置在天平的________盘,然后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再度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然后将小石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简中水面位置变化如图丁,则此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小鲁同学也想测量一合金块的密度,但是她只有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爱思考的小鲁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②将烧杯内的水都倒入空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为30cm3;
③再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合金块刚好浸没,读出量筒示数为40cm3;由以上实验可知合金块密度为________kg/m3,合金块密度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5.(2021南通模拟)往一合金(ρ合金=4×103kg/m3)球空心部分注入液体,测得注入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合金球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0g时,液体恰好将合金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求:
(1)当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60g时,注入液体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3)该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6.(2021武汉二模)2017年5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本年度的第4潜,当地时间7时03分开始下潜,10时21分抵达预定6700m深处,近距离在该深度处拍摄到了狮子鱼游弋的影像,获取到了基岩蚀变岩石、沉积物、生物和近底海水样品,已知“蛟龙号”的总体积为84m3.(ρ海水=1.0×103kg/m3)
据此计算:
(1)“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速度为多大?(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若将获取到的岩石样品取一小块,用天平和量筒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岩石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27.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6.3测量物质的密度参考答案
1.(2021自贡模拟)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答案】B。
2.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A
3.(2021广元模拟)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该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金属块的质量约为35.4g
B.金属块的体积约为5L
C.金属块的密度约为7.8×103kg/m3
D.金属块的密度约为7.08g/cm3
【答案】C。
4.小明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明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 只有小华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她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 只有小张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答案】D
5.(2020眉山,10)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没有量筒,只用天平、烧杯、水,也能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先测出空杯的质量和装满水时的质量分别为32.2g和132.2g。再用这只烧杯装满待测液体后,天平示数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以下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在右盘中加减砝码
B.测量时为使横梁平衡,可移动平衡螺母
C.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D.待测液体的密度是0.9×103kg/m3
【答案】C。
6.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ρ酱油>ρ白酒 )
A. 等于0.5kg B. 小于0.5kg
C. 大于0.5kg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答案】B
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 20g,1.0×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0.8×103kg/m3
【答案】A
8.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答案】 (1). C (2). A
9.如图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cm3,酱油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答案】 (1). 47 (2). 1.1
10.(2021凉山州模拟)小文测固体的密度,如图甲所示是他在实验前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将固体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固体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如图丙所示,则固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游码未拨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38.6 1.93×103 
11.(2021百色模拟)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冰的密度。小明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出脚印的深度为70 mm,积雪的深度为90 mm,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为 kg/m3。(ρ冰=0.9×103 kg/m3)
【答案】小于 0.2×103
12.(2021长沙模拟)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取了适量的这种液体的样品倒入烧杯中进行实验:
(1)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首先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77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3)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m2=  g。
(4)他用密度公ρ=算得到液体的密度为  kg/m3。
【答案】 左 30 39 1.27×103
13.(2021遵义模拟)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称量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再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 cm3,则橙子的密度是 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处 1.08×103 偏大
14.(2021成都模拟)小红和小军想通过实验测出 1 元硬币的密度,他们在实验室找到天平、砝码、量筒。小红用 1 枚硬币做实验,小军用 10 枚硬币做实验。
(1)老师认为小军的做法更科学合理。因为小军的做法是采用“ 法”来减小误差;(2 分)
(2)以下是小军设计的实验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番号是 (2 分)
A.把 10 枚硬币全部浸入水中,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B.计算 10 枚硬币的体积
C.计算 10 枚硬币的密度 D.用天平测量 10 枚硬币的质量
E.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
(3)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0 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读数分别是 35.0m1 和 43.0m1 情况,由此可知,所测 1 元硬币的密度为 kg/m3。(2 分)
【答案】(1)累积;(2)DEABC;(3)8×103。
15.(2021安徽模拟)实验小组为了测定酱油的密度设计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酱油,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酱油倒入量筒,测其体积V
则酱油密度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实验时测得空烧杯质量为,图2测量烧杯和酱油总质量为____,酱油的体积为__经小组讨论后得知上述步骤测得的酱油密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这种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 .
【答案】右

;38;偏大;BCA;改进测量方法
16.(2021北部湾模拟)小明所在物理兴趣小组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的实验。
(1)实验中,小组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选填"左"或"右")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接着他们就用调节好的天平进行实验。
(2)实验中,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增减砝码要使用_____。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15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正确的读数视线是 (选填"a"b"或"e"),可得这块矿石的密度是___g/cm3。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本实验中的不足之处除由于矿石吸水,使测得的矿石的密度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外,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没有___(选填"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多次实验以避免偶然性")。
【答案】水平 右 镊子 b 2.44 偏大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7.(2021宜兴外国语学校模拟)小明把一小块玛瑙石和一个小木块带到实验室,测量它们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明忘记把游码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了,及时改正后,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乙、丙所示,玛瑙石的质量是   g,玛瑙石的体积是   cm3,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明把玛瑙石做成一件小工艺品后,其质量减少,玛瑙石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尝试只用量筒和水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操作如下: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体积记为V1;
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量筒内,静止后,水面对应的体积记为V2;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水面所对应的体积记为V3,
由此得到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   。(用ρ水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右;(2)51;20;2.55×103;(3)不变;(4)。
18.(2021潍坊二模)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同学们来到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细心的小丽同学用矿泉水瓶采集到一瓶黄河水。回到学校后,小丽同学想要测量这瓶黄河水的密度,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黄河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黄河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黄河水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黄河水的总质量为22.4g,则量筒中黄河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3)量筒中黄河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黄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这瓶黄河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1)右;(2)40.8;(3)40;1.02×103。
19.(2021深圳模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大豆、核桃、花生等食材制作营养豆浆,并测量营养豆浆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______g;
②测出烧杯和剩余豆浆的质量为30g。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豆浆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小亮的方法: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豆浆,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
你认为______(填“小明”或“小亮”)的实验方法所测密度误差较大,理由是______;
【答案】 (1). 71.6 (2). 1.04103 (3). 小亮 (4). 烧杯中会残留一些豆浆,导致体积的数据不准确,产生误差
20.(2021额尔古纳模拟)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两次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
(4)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加水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 (1). 右 (2). 27.4 (3). 10 (4). 2.74×103 (5). 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 (6).
21.(2021黔东南模拟)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值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3)小明同学在测量牛奶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错误操作的一处是: ;
(4)改正错误后,所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38.4g,倒出一部分在量筒中后,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c)所示,再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
(5)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水平 (2)左 (3)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或者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4)60 (5)1.2×103
22.(2021攀枝花模拟)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 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45 g.
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游码 右 (2)72 (3)2.4×103 (4)偏大 
23.(2021福建模拟)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1甲),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________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5.0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1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_,读出体积________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__。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的密度。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 g(图2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 g(图2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 g(图2丙)。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_______,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每次的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1)零(或“0”);右 (2)①32.0 ②相平;20 ③1.15 (3)1.1;偏大
24.(2021重庆二模)如图所示,晶晶在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
(1)图甲是晶晶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她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他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接下来,将小石块放置在天平的________盘,然后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再度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此时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然后将小石块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简中水面位置变化如图丁,则此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小鲁同学也想测量一合金块的密度,但是她只有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爱思考的小鲁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调节天平平衡后,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②将烧杯内的水都倒入空量筒中,读出量筒示数为30cm3;
③再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合金块刚好浸没,读出量筒示数为40cm3;由以上实验可知合金块密度为________kg/m3,合金块密度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答案】(1)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左;(3)左;27;(4)1.35;(5)3×103;小于。
25.(2021南通模拟)往一合金(ρ合金=4×103kg/m3)球空心部分注入液体,测得注入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合金球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80g时,液体恰好将合金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求:
(1)当液体和合金球的总质量为60g时,注入液体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3)该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答案】:(1) 20g; (2) 0.8g/cm3;(3) 50
26.(2021武汉二模)2017年5月3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本年度的第4潜,当地时间7时03分开始下潜,10时21分抵达预定6700m深处,近距离在该深度处拍摄到了狮子鱼游弋的影像,获取到了基岩蚀变岩石、沉积物、生物和近底海水样品,已知“蛟龙号”的总体积为84m3.(ρ海水=1.0×103kg/m3)
据此计算:
(1)“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速度为多大?(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若将获取到的岩石样品取一小块,用天平和量筒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岩石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答案】
(1)下潜所用的时间t=10:21﹣7:03=3h18min=3.3h,
下潜的深度s=6700m=6.7km,
“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速度为:
v===2.03km/h;
(2)由图可知,岩石的质量m=50g+10g+2.4g=62.4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岩石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岩石的密度:
ρ===3.12g/cm3=3.12×103kg/m3。
答:(1)“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速度为2.03km/h;
(2)该岩石的密度为3.12×103kg/m3。
27.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答案】(1)
(2)
(3)偏小
【解析】(1)柑橘排水质量。
(2)由可得
柑橘的体积,
柑橘的密度。
(3)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柑橘会带有部分水,则测出的排开水的质量偏大,柑橘的体积偏大,所以密度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