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课时
数量关系
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学习目标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方程模型
把年龄乘2减5的得数告诉我们,看我们谁猜的又快又准。
把年龄乘2减5,再把结果乘2加10,将最终的得数告诉我们,看我们谁猜的又快又准。
一、情境自学、确立目标
猜年龄
升级版
请同学们随便想一个人的年龄
(用代数式表示)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 手势表示,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1) -2+5=3 (2) 3x-1=7
(3) x=0 (4) x﹥ 3
(5) x+y=8 (6) 2x2-5x+1=0
(7) 2x +y (8)
01
03
02
04
倍数问题
增长率问题
行程问题
面积问题
二、合作互学、求同存异
05
船票问题
小华、小彬参加美丽的三峡之巅体验活动
三峡之巅风景区规划设计165间乡村客栈
乡村客栈比特色商店的
2倍还多7间呢!
特色商店数量到底是多少间呢?
等量关系
特色商店数量×2+7=165
如果设特色商店数量为x间,
可以得到方程:
2x+7=165
去年游客数量×(1+40%)=1680
如果设去年的游客接待量是x万人,可以得到方程
(1+40%)x=1680
等量关系
你知道吗?据统计通过对三峡之巅风景区的打造,今年游客数量已达到1680万人,在去年的基础上 增加了40%,你知道去年的游客数量是多少万人吗?
如果设这个平台的宽为X米,
x(x+35)=7884
X米
(X+35)米
可以得到方程:
那么长为(X+35)米。
长×宽=7884
等量关系
在三峡之巅设计有长方形的大型观景平台面积是7884m ,长和宽之差为35m,你能算出平台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奉节“千人攀登三峡之巅”活动的大力开展,提倡大家注重健康,亲近自然。周末小华一家、小彬一家和朋友一共20人徒步体验了登山活动,途中乘画舫船费用需自付。
小华他们一共用了456元船费,那么这次去了多少名学生?
成人票28元
学生票15元
如果设一共去了x名学生,
(1)成人的名数怎么表示?
(2)学生一共需要多少钱?
(3)成人一共需要多少钱?
等量关系
学生船费+成人船费=456
可以得到方程:
15x+28(20-x)=456
小彬 小华
速度
时间
小彬所用时间—小华所用时间= 12min
如果设小彬每小时行走 x km,
可以得到方程:
x
x+1
等量关系
三峡之巅全程22km,小华每小时比小彬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小彬每小时行走多少千米?
议一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完成随堂练习2)
(2)哪些方程是你熟悉的?像这样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点?与同伴交流
根据以上情境,回答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一
一
元
次
未知数的指是数是1(次)
整式方程(分母中没有未知数)
三、展示激学、各显其能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1) x+y-z=-8 (2) 6x-1=0 (3) y=3
(4) x+y=2 (5) 2x-5x+1=0 (6) x+y-1=y
(8) (9) x2+2x=0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3)整式方程(分母中没有未知数)
(7)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请你试举几个-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相等
不等
X=33
X=35
完成随堂练习2
方程的解(根)
左边=2×33-5=61
右边=61
左边=右边
所以x=33是方程的解
自编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提升领学、检测反思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
拓展延伸
2
-1
尝试求出方程的解
40+5X=100
拓展延伸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1
2
3
4
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必做:知识技能1
作业
A
C
B
D
P
选做:在长方形ABCD中,AD=20cm,CD=6cm,
点P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D移动,问点P移
动多少秒后S PCD=18cm ?(列出方程)
感谢您的聆听!
人生形如“方程”充满未知,唯用勤奋和恒心能找到它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