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感知集合图形成的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的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集合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课前谈话,让学生理解关联词“既……又……”(设计意图:利用小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重叠,并可以用“既……又……”来描述。)
新课探究
情景导入(课件出示)
森林运动会中报名参加乒乓球赛和参加羽毛球赛的情况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为题材,增加了本节课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发现并理解重叠问题
根据所给统计表找出参加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各有几种动物及参加两种比赛的共有几种动物。
质疑共有几种动物
在学习板上调整动物,让人一眼看出共有几种动物。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实物统计表很直观的可以看出参加乒乓球和参加羽毛球的各有几种动物,而对于参加两种比赛的共有几种动物,学生第一反应是两种加起来,但通过老师的质疑后,有部分学生就会发现其中有重叠的,而通过数以后发现由于表格中动物排列太凌乱,不能很快的找出重叠的动物,有了需求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调整表格中的小动物后,在多种方法中优化出将重叠小动物放在前面的中间这种方法,这样就可以一眼看出重叠的问题,同时也为后面认识“韦恩图”打下伏笔)
认识并理解韦恩图
将统计图转化成韦恩图(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学生对“韦恩图”及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是抽象的,很难理解的,这里我将学生熟悉的实物统计表通过课件动画的演示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韦恩图)
根据韦恩图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课件演示)(根据学生所述贴出相应的条件)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动画转化,部分学生对各部分的意义已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课件将各部分分别涂色后,学生就可以根据直观图,结合之前的统计表,深刻认识各部分的意义,教学难点在直观课件的帮助下轻松解决)
列式计算重叠问题
根据所给条件,用列式的方法计算出参加两种比赛的一共有几种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总结
对比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通过填写理解韦恩图娥每一部分,拓展练习,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
五、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参加乒乓球赛的有9种动物,参加羽毛球赛的有8种动物,既参加乒乓
球又参加羽毛球的有3种动物,只参加乒乓球赛的有6种动物,只参加
羽毛球赛的有5种动物,参加两种比赛的一共有几种动物?
9+8 -3=14(种)
6+5+3=14(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