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单选题
1.如图,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下面的大陆漂移示意图,符合从2亿年前到现在顺序的是(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3.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 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B. 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
C. 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
D. 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
4.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A.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 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洋海陆线的吻合性
D.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5.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6.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 “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
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8.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 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D.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9.下列能够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实例是( )。
A. 非洲和南美洲两岸的古老地层 B. 非洲和南美洲两岸的山脉
C. 亚洲和大洋洲的动物 D. 世界各地都有飞鸟
10.根据大陆漂移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中(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二、填空题
1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红海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张裂地带,若千年后,红海的面积将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两大板块是________(填字母)。
12.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火山和地震
B.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C.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2)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若干年后,红海的面积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13.
(1)亚欧大陆的东部有许多岛屿,岛屿的外侧有一些很深的海沟,请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这些海沟的形成原因:________。
(2)现在的印度半岛曾经位于南半球,它不断地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相撞,形成了世界最高的________山脉。
四、实验探究题
14.在人类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为地球科学的发展付出了极大努力,做出了伟大贡献。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________。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许多相似的古老野生生物;
②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③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④在各大洲都有黑人。
(2)尽管有很多的证据,但是当时科学界还是不能接受“大陆漂移说”,因为它还没有解决大陆漂移的________问题。直到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通过对洋中脊的研究提出“海底扩张说”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前面两个学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洋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主要证据:
海岸线,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如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未曾发现。
【解答】南美洲和非洲的赤道附近均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受太阳直射点的影响,不能 证明大陆漂移说观点 。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2亿年前世界陆地是连为一体的,但是由于发生了漂移,才形成了目前这样的海陆分布,图中乙代表的是2亿年前时的海陆分布,丙代表的是目前的海陆分布,因此符合从2亿年前到现在顺序的是乙→甲→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分析】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 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的位置。
【解答】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证据,都是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这与移民有关,不能作为依据。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1960 ~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解答】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 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洋海陆线的吻合性 、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都是“大陆漂移说”所依据 的事实证据,故A、C、D不符合题意; 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是“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A
【解析】【分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
【解答】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正确;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正确;
③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是相反方向,故错误;
④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 A
【解析】【分析】板块张裂形成新的海洋,板块碰撞形成山脉。
【解答】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和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故答案为:A
7.【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认识,需要掌握其基本内容,属于基础题。
【解答】A.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兼地质学家魏格纳( A. Wegner )最先提出大陆漂移说。故不正确。
B.“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故不正确。
C.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故正确。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扩大,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答案】 B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解答】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的可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如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未曾发现。 由此,强烈的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 A
【解析】【解答】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证据为(1)古地层分布的相似性;(2)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3)生物分布的相似性。因此此题中A项是正确的,两岸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能够证明原来是连在一起的;B项错误,山脉不能证明陆地是连在一起的;C项错误,亚洲和大洋洲的动物没有相似性D项错误各地的飞鸟不能证明陆地连在一起;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海陆的变迁的原因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先搞清楚能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证据,再对选项进行分析辨别。
10.【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洋的形成。
【解答】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和非洲、亚欧板块之间,大洋中间有一条生长型的板块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将扩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答案】 (1)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2)非洲;印度洋;变大
(3)B与C
【解析】【分析】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解答】(1)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E美洲板块。
(2)从图中可看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若千年后,红海的面积将变大。
(3)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两大板块是B与C。
故答案为:(1)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2)非洲;印度洋;变大 (3)B与C
12.【答案】 (1)B
(2)变大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新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内部相对稳定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确实在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
【解答】(1)A、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故A错误;
B、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是流水带来的泥沙的堆积而成,不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故B正确;
C、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高山曾经是海洋,由于板块的挤压形成的,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故C错误;
(2)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则红海的面积会变大;
故答案为:(1)B;(2)变大。
三、解答题
13.【答案】 (1)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就形成了海沟
(2)喜马拉雅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常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以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之间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往往出现海岭和断层,消亡边界往往出现海沟造山带;
2、板块在软流层上漂浮相互之间产生挤压和碰撞,当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面时往往形成高山。
【解答】(1)亚欧大陆的东部有许多岛屿,岛屿的外侧有一些很深的海沟,请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这些海沟的形成原因: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就形成了海沟;
(2)现在的印度半岛曾经位于南半球,它不断地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相撞,形成了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
故答案为:(1)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就形成了海沟 (2)喜马拉雅
四、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①②
(2)动力来源
(3)亚欧
【解析】【分析】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解答】(1) ① 非洲和南美洲分布着相似的古老野生生物,则说明大西洋洲和南美洲以前可能是在一起的,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②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 说明这些大陆以前可能是一块整体;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③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只能说明南极以前存在着大量的植物,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④在各大洲都有黑人,是人口的迁移,不支持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都是由坚硬和巨大的岩石层构成,而当时魏格纳没有解释大陆移动的动力来源,所以当时科学界并不接受大陆漂移学说;
(3)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故答案为:(1)①②;(2)动力来源;(3)亚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