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强化提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强化提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8: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2.3大气的压强强化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客机为了避开暴风雨而绕过勿里洞岛的海面,却遇上强气流而坠海,飞机急速下降而坠毁。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你认为是( )
A. 飞机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B. 飞机下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C. 飞机上方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变大 D. 飞机下方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变小
2.想象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反过来 B. 两艘并列同向行驶的船只不会相撞
C. 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 D. 台风刮过,屋顶塌陷
3.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 )
A. 无云 B. 阴雨天气 C. 蜻蜒飞得较高 D. 晴朗干燥
4.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B. 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
C. 规律:气流越大,气压越大 D. 应用: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如右图)
5.下列教材中的插图,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列车站台的安全线 B. 飘出的窗帘 C. 用力向两张纸吹气 D. 吸尘器清洁地面
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 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 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方向
C. 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 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7.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水银槽内水银高出760mm,能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 )
A. 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B. 把玻璃管稍稍往上提一提
C.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D.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8.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能有风通过的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B. C. D.
9.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公路上快速向前驶过,路两边的树叶会随之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快速向左行驶,车后方路两边的树叶会( )
A. 左右侧均向A方向飘动 B. 左侧向A方向,右侧向C方向
C. 左右侧均向C方向飘动 D. 左侧向C方向,右侧向A方向
10.如图为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现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此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11.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
B. 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 A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 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说明外界气温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二、填空题
12.某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 当用力推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13.拔火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外界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的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人体血液因体内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罐内压强而聚集在皮肤处,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圆形的血印。
14.利用传感器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1) 将气体压强传感器探头分别插入三节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吹气时,电脑屏幕如图乙所示,已知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线①反映的是装置中 塑料管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填“A”、“B”或“C”)
(2) 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决某地下商城“工”字形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技术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是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填字母序号)。
15.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有封盖封闭,使用前消毒液在 作用下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在 作用下向下流入药棉中。
16.从一个装满液体的塑料壶内往外倒出液体时,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液体流出时远时近、时断时续、发出“咕咚咕咚”声音,甚至还会撒出来溅到身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采用图 (填“甲”或“乙”)的方式倾倒液体,并用科学知识简要解释这种方式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乐在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完成了如下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小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一个机翼模型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端各挂一个弹簧秤,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实验时,机翼模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其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若发现________;可说明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实验2】小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A、B、C为三节直径不同的管子,三节管连接在一起,分别插入气体压强传感器(测量气体压强的装置)的探头,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
①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节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则A管内气体流速比C管内气体流速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三节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图线①反映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管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第10s时,①②③三条图线开始出现下移,由此判断,三节管中气体的流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8.如图所示,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估测大气压的大小,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方案,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p=____,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由于疏忽,实验小组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
(2)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蘸水的目的是____。
(3)如果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15 N,为了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4)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成员们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 吸盘漏气(或吸盘与接触面之间有杂质或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等,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
(5)实验小组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___。
19. 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 cm2;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为0.5 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 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填序号)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Pa。
(4)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所示),则拉动吸盘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会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N。
四、解答题
20.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ρv2+p=C(式 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底面积为S的硬币, 并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产生压力差,给硬币 一个向上的动力。
(1)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
(2)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币下方空气压强p下=________。
(3)请推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用ρ、S、m表示)。
21. 伪气功师常利用所谓“空手吸盆”的“特异”功能行骗,其做法是先偷偷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密地压在平滑的脸盆底部,如图所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和脸盆被紧紧地压在一起,伪气功师只要用手抓住隐藏着的挂衣钩,就能把盛有一定质量水的脸盆提起来。王伟同学用受力面积为12 cm2的吸盘,成功地做了“空手吸盆”的表演。若当时的大气压值为1×105Pa,请根据以上数据求:
(1)大气压对塑料吸盘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若脸盆的质量为1 kg,则王伟同学的“空手吸盆”实验最多能提起多少千克的水?(塑料吸盘的重及盆中水对吸盘的压力都不计)
2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时间,人们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某种规格的高压锅出气口的直径为3.2 mm,计算出它的面积约为8 mm2。要使锅内的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请你帮助计算该高压锅应配的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克。(设外界气压为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 Pa,g取10 N/kg)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A 10.【答案】 B
11.【答案】 C
二、填空题
12.(1)大于 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能
13.大于;大于
14.(1)A(2) C
15.大气压 重力
16.乙 乙方法在倒液体时,瓶口留有气体通道,保持瓶内外气压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
17. 【答案】(1)弹簧秤甲示数变小,弹簧秤乙示数变大(合理即可)
(2)大;C;增大
18. 【答案】 BCA 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小一些 各个方向的
19. 【答案】 ② 防止漏气 1×105 小于
四、解答题
20.【答案】 (1)小
(2)C
(3)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数学关系式进行分析即可;
(2)硬币下方没有空气通过,则速度为0,将这一数据代入公式中即可得出硬币下方空气的压强;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当硬币刚好被吹起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正好等于重力,根据 ρv2+p=C得到重力和速度的关系式,并进行推导即可。
【解答】(1)由公式ρv2+p=C可知,当v增大时,ρv2增大,而C不变,所以p变小,所以得到结论: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2)硬币下方的空气流速为0,代入公式ρ v2+p=C中,得到:ρ×0+p下=C,即:p下=C。
(3)当硬币上方有气流经过时,硬币上表面的压力F上、下表面的压力F下、硬币的自重G之间的关系为:F下=F上+G;
即: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F下-F上=G。
硬币上方的受到的压力:F上=p上S=(C- ρv2)S=CS- Sρv2;
硬币下方受到的压力:F下=p下S=CS;
那么硬币上下的压力差为:△F=F下-F上= ρSv2=G。
解得:

21. 【答案】解:(1)大气压对塑料吸盘产生的压力
F=pS=1×105 Pa×12×10-4 m2=120 N。
(2)∵脸盆受水和脸盆的重力、提力的作用,
∴F=G总=G盆+G水=m盆g+m水g,
∴m水=-m盆=-1 kg=11 kg。
22. 【答案】解:当限压阀受到锅内与锅外的压力差大于或等于其重力时,就会被顶起。
对出气口压力F内=p1S=1×105 Pa×8×10-6 m2=0.8 N,
锅内气压p2=2×105Pa,
对出气口压力F外=p2S=2×105 Pa×8×10-6 m2=1.6 N,
F外-F内=1.6 N-0.8 N=0.8 N,
m====0.08 kg=8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