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8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诗》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
B.《渔父》一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渔父形象,他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
C.《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作者实写眼前“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D.《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一句以“鸠食桑叶”起兴类比说明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
C.“《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作者实写眼前‘雕栏玉砌’”中的“实写”分析错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虚写,“应犹在”意为“应该还在”,是诗人的一种推想和希望。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真是感慨万千。
C.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
D.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真令人羡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得体的能力。A项,先贤:意思是已故的有才德的人。此处用在活着的人身上,使用不当。B项,莅临:意思是来到,来临,光临。 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谦敬失当。C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用于自己等候别人。此处谦敬失当。
3.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A.锦绣乾坤真事业 经纶山海大文章
B.春满柜台宾客至 货盈橱架利源开
C.丹青夺造化之工 粉黛染山川之色
D.愿将天上云霞色 化作人间锦绣裳
【答案】D
【解析】
A项,适合纺织品店;B项,适合百货店;C项,适合书画店。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答案】D
【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得体与否。考生应注意场合、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垂青”属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而句中说“我对你垂青”,对象不当。B项,“挡驾”属婉辞,谢绝来客访问;句中用在别人身上,不恰当。 C项,“久仰”是客套话,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句中“十年前”就见过,此处应为“久违”。D项,“斗胆”“陋见”“冒昧”“见笑”均为谦辞,使用正确。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石窟本身就是一种建筑,它是我国汉代崖墓和印度、中亚佛教石窟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心柱窟是敦煌早期洞窟的主要 。而敦煌壁画中,多元文化交融的符号特征 。如275窟弥勒菩萨头上的三珠冠,垂肩的发绺,胸前的璎珞以及交脚而座的格式,显然受中亚、印度、波斯风格影响;胡床后面的三角形靠背,敷饰锦罽, 出于龟兹。弥勒菩萨两侧的双狮座虽是一种很早的外来形式,但这双狮的造型具有汉虎的朴拙感和雄健 。
A.形式 俯拾皆是 就 气概 B.形势 比比皆是 则 气魄
C.形势 俯拾皆是 就 气魄 D.形式 比比皆是 则 气概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形式:是指以什么形态样式展现出来。形势:是指大的局势。根据语境,这里主要强调“形态式样”,所以应用“形式”。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俯拾皆是:弯腰就可以拾到,形容很多,很容易得到。这里是强调“多”,而不是容易得到,所以用“比比皆是”。
第三空根据语境“胡床后面的三角形靠背,敷饰锦罽”“出于龟兹”分析,填“则”。
气魄: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气势。气概:正直、豪迈的态度;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联系在于:都可以形容人的举动、气势。区别在于:气概侧重于形容态度。这里的语境是说“双狮的造型” 具有的态度,应用“气概”。
故选D。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故事人人都会讲?起承转合, 是“讲”;平铺直叙,味同嚼蜡也是“讲”;白纸黑字可以,特效大片亦可以讲。不同的“讲”法,带给人的感觉不同,带来的传播效果更是相差万里。
口耳相传的时代,人们说故事;纸与笔的时代,人们写故事;光与电的时代,人们演故事;互联网时代,人们 呈现故事。但不管是说,是写,是演,还是呈现,归根结底都是讲故事的手段,一个“讲”字 了一切方法与手段,是核心,更是真谛。
在一个“讲故事”胜过“言传说教”的年代,故事就是“能量池”与“传声筒”,而讲法就是“扩音机”与“放大器”,讲的重要性 。可以说,故事讲好了不但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更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从这个角度讲,故事就是一种历史性的、世俗性的生产力。
A.升腾跌宕 实体化 包括 不言而喻
B.跌宕起伏 实体化 囊括 显而易见
C.跌宕起伏 立体化 囊括 不言而喻
D.升腾跌宕 立体化 囊括 显而易见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跌宕起伏: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升腾跌宕:是对跌宕意思的加强,或音调或行文富有顿挫波折,有起伏或是十分雄壮的意思。词语本意是说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结合讲故事分析,选用“跌宕起伏”,
立体化:全方位,各个角度。实体化:呈现出实体状态。结合“呈现故事”分析,选用“立体化”。
包括:指包含,用来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范围更大。这里的语境是“一切方法与手段”,所以用“囊括”。
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显而易见:意思是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都形容很明显,不用多说或多看。但“不言而喻”偏重于不用说就明白;“显而易见”偏重于极容易看清楚。结合“讲的重要性”分析,选用“不言而喻”。
故选C。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给张老师做寿,张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学生。
B.我在电话里和小明进行了磋商,相约星期六下午一起去看电影,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C.日前惠顾贵公司网站,得知招聘员工的信息,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贵公司如有意向,请与我联系。
D.为了庆贺我们喜得贵子,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喝满月酒,我代表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B项,“磋商”多用于正式场合。这里石要看电影,可以用“商量”。
C项,“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可改为“浏览”。
D项,“贵子”多用作敬辞,不能用于“我们”。
故选A。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统计显示,上半年小罐茶销售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这样的数据在国内茶业销售市场上让传统茶企难以望其项背。
②20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新白娘子传奇》可谓家喻户晓。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但是白蛇传的故事却早已路人皆知。
③近几年我国的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项目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毫无疑问,我国高铁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国高铁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
④外媒称,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功能强大,让西方相形见绌。
⑤近期,多地相继出台政策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本想着货车师傅们会弹冠相庆,可谁曾想到此政策出来。货车司机师傅们愁眉苦脸。
⑥蜀道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在唐代诗歌中鹤立鸡群。蜀道诗句中那些奇峻秀丽的山川,光怪陆离的景致,在唐人的妙笔勾勒下,至今依然如梦如幻。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本句语境是说传统茶企与小罐茶销售差距很大,所以成语使用正确。
②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语境是强调白蛇传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多很多,所以成语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③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语境是说高铁的很多项目发展很好,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④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语境是说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提供的一条龙服务功能强大,西方比不上,所以成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⑤弹冠相庆:指一个大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语境表达的是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货车师傅们高兴开心之意,所以成语褒贬误用,使用错误。
⑥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蜀道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在唐代诗歌中很突出,主体是诗歌而不是人,所以成语使用用错对象,使用错误。
故选B。
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宣笔制作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_______________了笔工艺人的艰辛和劳累,尤其是修笔和检验必须细之又细,精之又精,一支上品宣笔要反复修笔多次,并用放大镜来检查。
②日前,华为公司在东莞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荣耀智慧屏,这也意味着华为搭载鸿蒙系统的首款产品正式_______________。
③记者从甘肃“两会”上获悉,甘肃省已成功修复黄河“首曲”生态,有效_______________了草原沙化荒漠化。
A.包含 面世 遏制 B.饱含 面世 遏止
C.饱含 面市 遏制 D.包含 面市 遏止
【答案】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包含”是指某一个事物由几个具体的事物组成,包括这几个事物。“饱含”是指充满了,往往是带有某种情绪或者情感的。结合“笔工艺人的艰辛和劳累”分析,选用“包含”。
“面市”指(产品)开始供应市场。“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也就是“有的产品,做出来以后先展示,但是还没有足够的产量可以供应消费者”与“有足够的产量供应清费者”的差别。结合“华为搭载鸿蒙系统的首款产品”分析,选用“面世”。
遏制:阻止,禁绝。遏止:制止。“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已经阻止,侧重结果。结合“草原沙化荒漠化”分析,选用“遏制”。
故选A。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树一帜,往水库里投放了近一个亿的塑料球,以期达到高效节水、阻止湖水蒸发的目的。
②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③优秀的诗文作品应该清新自然,不落言筌,它往往会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意味。
④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该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⑤近几天我们已经走访了四所学校,但这也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⑥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常常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畸形的生活方式,实际并不能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
【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此处应为“独辟蹊径”。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强调教育的平等,语境说的是分层教育的问题,此处望文生义语。不落言筌:指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使用正确。铤而走险: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酒驾并不是无路可走,成语不合语境。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使用正确。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使用正确。故选D项。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成都乘车出发的时候还是 的天气,但是来到峨眉县就见蒙蒙细雨 而来,远远望见的峨眉山在云里雾里 ,真像含愁的美人一样凝眉双锁。是秋天了,绿暗红稀,雨里的峨眉特别显得萧索;山上游客也很少。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清音阁下面就是峨眉山最幽静的去处双飞桥,但见“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两条石桥下面的黑、白二水 而来。两水当中的牛心石和奔泻下来的急流激起白浪如雨,溅到石上的杉树枝头,凝聚了一层冰花;道旁的幽邃,遮天的峭壁,都能找到十二年前的痕迹。水流过牛心石,水势便缓下来,雷鸣一般的声音也低下来;水清得可以看得清楚水底的白色的石子。即使在夏天,这里的水也清凉得叫人打战。现在已是秋天了,但是趁着忽然从云里伸出来的一缕阳光。我还是跳到水里去洗澡去了。好凉啊!好凉啊!可是又是那么爽快!这种清凉的,叫人头脑清醒的感觉我到今天——过了四个月之后还能感觉得到。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高气爽 缠缠绵绵 若隐若现 风驰电掣
B.阳光明媚 缠缠绵绵 藏头露尾 龙腾虎跃
C.秋高气爽 弥天盖地 藏头露尾 风驰电掣
D.阳光明媚 弥天盖地 若隐若现 龙腾虎跃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B.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C.我们来迟了一步,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D.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1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B.“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这开头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在早晨清澈的空气中,货郎跑遍园中的每一个角落。
C.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答案】
11.D
12.C
13.A
【解析】
11.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①秋高气爽:形容秋天睛空万里,天气凉爽。阳光明媚:形容天气睹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句中强调天气晴朗,故选用“阳光明媚”更恰当。
②弥天益地:布满天空,盖遍大地。形容来势很猛。缠缠绵绵:形容萦绕不止。句中突出雨势迅猛,故选用“弥天盖地”更恰当。
③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故意藏一点儿露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句中陈述对象是峨眉山,故选用“若隐若现”更恰当。
④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样快。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句中形容水流很快,但也不至于“风驰电掣”这么夸张。故选用“龙腾虎跃”比较合适。
故选D。
12.
本题考查语病识别与修改能力。
原句存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和表意不明的语病,修改后,A、B两项仍有语序不当和表意不明的语病,“八天上山下山”可以理解为“八天中的每天都上山下山”,也可理解为“上山下山共八天时间”;D项,成分残缺,“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缺主语,删掉“由于”或“使”。
故选C。
13.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具体考查破折号的作用。
原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A项,表示补充说明;
B项,表示声音延长;
C项,表示因果关系;
D项,表示语意转折。
故选A。
三、语言表达
14.将下面的新闻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张泉、戴盈)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自然资源部获悉,10月29日8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
中法海洋卫星是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卫星探测数据双方共享,将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该星装载了中方研制的微波散射计和法方研制的海洋波谱仪,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表面风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有利于进一步科学认知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巨浪、海洋热带风暴、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
为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此次发射搭载了1颗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研制的科教卫星,以及6颗国内有关单位研制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卫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9次发射。
【答案】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能力。压缩概括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把握材料谈论的核心话题,然后抓住围绕该话题所表述的关键词,组织成表达通顺语意明确的句子即可。该次新闻的导语部分说的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再提炼下,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新闻的主体部分,第二节开头句“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和导语部分提炼的新闻整合为,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海风海浪同步观测。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江,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2017年9月12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释其“‘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ì”的字,应当为“ ”。“ ”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 咕”“ 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字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
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例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某网评人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
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
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
(摘编自2017年9月11日半月谈网)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 ”的含义和读音。
B.“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
C.《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
16.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一项是( )
A.某电影的主演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
B.某电视剧中,沈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
C.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指斥。
D.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得众人怒怼。
17.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特点。
【答案】
15.C
16.C
17.①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②双方立场敌对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③双方不敌对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是轻松,友爱的互动。④作为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
【解析】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项,“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错误。原文说的是“会意字”,“心部,从“对”声。
故选C。
16.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怼这个”,指批评、指责这个观点。
B项,“沈眉庄”指责“安陵容”。
C项,“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中的“怼”是“怨恨”的意思。不是我们今天对“怼”理解的意义,是以前的意思。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
D项,指“众人”批评吐痰男子。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本题的主要依据是材料三,可以从材料中筛选出“怼”的相关信息。结合“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分析,“怼”表达直接,而且情绪饱满。结合“‘怼’这个字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分析,双方立场敌对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结合“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分析,双方不敌对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结合“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分析,“怼”有时候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个性的张扬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8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诗》颔联“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诗人用“画栋”“南浦云”“珠帘”“西山雨”营造冷落凄凉的意境,描绘了滕王阁昔盛今衰的情景。
B.《渔父》一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渔父形象,他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是道家思想的忠实信徒。
C.《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作者实写眼前“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D.《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一句以“鸠食桑叶”起兴类比说明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为后文起铺垫作用。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真是感慨万千。
C.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
D.令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真令人羡慕。
3.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A.锦绣乾坤真事业 经纶山海大文章
B.春满柜台宾客至 货盈橱架利源开
C.丹青夺造化之工 粉黛染山川之色
D.愿将天上云霞色 化作人间锦绣裳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石窟本身就是一种建筑,它是我国汉代崖墓和印度、中亚佛教石窟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心柱窟是敦煌早期洞窟的主要 。而敦煌壁画中,多元文化交融的符号特征 。如275窟弥勒菩萨头上的三珠冠,垂肩的发绺,胸前的璎珞以及交脚而座的格式,显然受中亚、印度、波斯风格影响;胡床后面的三角形靠背,敷饰锦罽, 出于龟兹。弥勒菩萨两侧的双狮座虽是一种很早的外来形式,但这双狮的造型具有汉虎的朴拙感和雄健 。
A.形式 俯拾皆是 就 气概 B.形势 比比皆是 则 气魄
C.形势 俯拾皆是 就 气魄 D.形式 比比皆是 则 气概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故事人人都会讲?起承转合, 是“讲”;平铺直叙,味同嚼蜡也是“讲”;白纸黑字可以,特效大片亦可以讲。不同的“讲”法,带给人的感觉不同,带来的传播效果更是相差万里。
口耳相传的时代,人们说故事;纸与笔的时代,人们写故事;光与电的时代,人们演故事;互联网时代,人们 呈现故事。但不管是说,是写,是演,还是呈现,归根结底都是讲故事的手段,一个“讲”字 了一切方法与手段,是核心,更是真谛。
在一个“讲故事”胜过“言传说教”的年代,故事就是“能量池”与“传声筒”,而讲法就是“扩音机”与“放大器”,讲的重要性 。可以说,故事讲好了不但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更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从这个角度讲,故事就是一种历史性的、世俗性的生产力。
A.升腾跌宕 实体化 包括 不言而喻
B.跌宕起伏 实体化 囊括 显而易见
C.跌宕起伏 立体化 囊括 不言而喻
D.升腾跌宕 立体化 囊括 显而易见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回到母校,给张老师做寿,张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学生。
B.我在电话里和小明进行了磋商,相约星期六下午一起去看电影,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C.日前惠顾贵公司网站,得知招聘员工的信息,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贵公司如有意向,请与我联系。
D.为了庆贺我们喜得贵子,各位亲朋好友在百忙之中前来喝满月酒,我代表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统计显示,上半年小罐茶销售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这样的数据在国内茶业销售市场上让传统茶企难以望其项背。
②20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新白娘子传奇》可谓家喻户晓。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但是白蛇传的故事却早已路人皆知。
③近几年我国的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项目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毫无疑问,我国高铁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国高铁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
④外媒称,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功能强大,让西方相形见绌。
⑤近期,多地相继出台政策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本想着货车师傅们会弹冠相庆,可谁曾想到此政策出来。货车司机师傅们愁眉苦脸。
⑥蜀道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在唐代诗歌中鹤立鸡群。蜀道诗句中那些奇峻秀丽的山川,光怪陆离的景致,在唐人的妙笔勾勒下,至今依然如梦如幻。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
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宣笔制作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_______________了笔工艺人的艰辛和劳累,尤其是修笔和检验必须细之又细,精之又精,一支上品宣笔要反复修笔多次,并用放大镜来检查。
②日前,华为公司在东莞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荣耀智慧屏,这也意味着华为搭载鸿蒙系统的首款产品正式_______________。
③记者从甘肃“两会”上获悉,甘肃省已成功修复黄河“首曲”生态,有效_______________了草原沙化荒漠化。
A.包含 面世 遏制 B.饱含 面世 遏止
C.饱含 面市 遏制 D.包含 面市 遏止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罕见干旱,洛杉矶市独树一帜,往水库里投放了近一个亿的塑料球,以期达到高效节水、阻止湖水蒸发的目的。
②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的模式,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③优秀的诗文作品应该清新自然,不落言筌,它往往会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意味。
④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该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⑤近几天我们已经走访了四所学校,但这也只是管中窥豹,还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全市各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
⑥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常常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畸形的生活方式,实际并不能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成都乘车出发的时候还是 的天气,但是来到峨眉县就见蒙蒙细雨 而来,远远望见的峨眉山在云里雾里 ,真像含愁的美人一样凝眉双锁。是秋天了,绿暗红稀,雨里的峨眉特别显得萧索;山上游客也很少。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清音阁下面就是峨眉山最幽静的去处双飞桥,但见“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两条石桥下面的黑、白二水 而来。两水当中的牛心石和奔泻下来的急流激起白浪如雨,溅到石上的杉树枝头,凝聚了一层冰花;道旁的幽邃,遮天的峭壁,都能找到十二年前的痕迹。水流过牛心石,水势便缓下来,雷鸣一般的声音也低下来;水清得可以看得清楚水底的白色的石子。即使在夏天,这里的水也清凉得叫人打战。现在已是秋天了,但是趁着忽然从云里伸出来的一缕阳光。我还是跳到水里去洗澡去了。好凉啊!好凉啊!可是又是那么爽快!这种清凉的,叫人头脑清醒的感觉我到今天——过了四个月之后还能感觉得到。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高气爽 缠缠绵绵 若隐若现 风驰电掣
B.阳光明媚 缠缠绵绵 藏头露尾 龙腾虎跃
C.秋高气爽 弥天盖地 藏头露尾 风驰电掣
D.阳光明媚 弥天盖地 若隐若现 龙腾虎跃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B.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这八天上山下山的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C.我们来迟了一步,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D.由于我们来迟了一步,使这上山下山的八天时间,就都在雾里过了。
1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B.“卖布——卖布嘞,卖布——卖布嘞!”这开头一句他唱得很有声势,在早晨清澈的空气中,货郎跑遍园中的每一个角落。
C.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三、语言表达
14.将下面的新闻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酒泉10月29日电(记者张泉、戴盈)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自然资源部获悉,10月29日8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
中法海洋卫星是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将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中方负责提供卫星平台、海风观测载荷以及发射测控,法方负责提供海浪观测载荷,卫星探测数据双方共享,将为海上船只航行安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资源调查提供服务保障。
中法海洋卫星首次实现海风和海浪同步观测。该星装载了中方研制的微波散射计和法方研制的海洋波谱仪,将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24小时不间断工作,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表面风浪的大面积、高精度同步观测。有利于进一步科学认知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巨浪、海洋热带风暴、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
为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此次发射搭载了1颗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研制的科教卫星,以及6颗国内有关单位研制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卫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9次发射。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度热词,“怼”字当之无愧。这个几乎已入土为安的历史词江,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说文》曰:“怼,怨也。”语言学家说,“怼”字在清代之后的书面文献中就很鲜见了,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把“怼”归为历史词汇、文言词汇都不为过。如今,“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好像什么热门事件都能跟“怼”扯上关系。经过网络语境的熏陶,“怼”的意思已与最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对“怼”的理解,可以是批评、斥责,在一些地区方言里,也有“捅、捶、搡、挤兑、冲撞”的意思。
(摘编自2017年9月12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怼”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duì,会意字,《说文》释其“‘心’部,从‘对’声”。“对”,相持也,意为互相对峙,底下加“心”,表示心里抵触,对抗。引申为怨恨。
北方方言中表达“用手推撞”或者“用语言拒斥反驳”的意思并且读音为“duì”的字,应当为“ ”。“ ”字从“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动作,引申为“拒斥、反驳”的行为。东北方言中“ 咕”“ 搡”即是该字用法的例证。大众媒体中使用“怼”来表达该含义和读音是一种错误。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怼”,看似简单,却能解释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心”的“相对”,那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单个字直捣黄龙,情绪十分饱满。就字形来看,和“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蔺伟认为,值得注意的是,“怼”这个字所体现出的攻击性或较劲的意义在不同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感彩。当双方处于严重的敌对立场时,“怼”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伴随肢体冲突。这种“怼”往往有非理性的成分。当双方立场并不构成严重对立,甚至关系较好时,“怼”的攻击性较小,甚至很多时候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这就为其进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提供了可能。
除了和与“怼”在一起产生的各种词组配搭成口头禅,多数年轻人的手机收藏夹里,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社会学家认为,“怼”作为一个从方言中演变而来的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怼得好”比“骂得凶”更有话语权,这也从一个例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某网评人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语境中,向来有明哲保身的哲学。不少人的人生轨迹,都会经历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演变。我们不否认,这种处世哲学与行为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发展到极致,则未免显得平庸。
当“怼”作为一种维护正确价值观、明确底线、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出现在年轻人中时,不失为一种个性的张扬。自习室里,你想看书总有人嘻嘻哈哈;深夜的宿舍,你想睡觉偏有人开着音响打游戏……网民“柴尔德”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情,“该炸就要炸,该怼绝不怂”。
比起发个朋友圈抱怨一下,当下的部分年轻人更信奉“机智怼回去,潇洒怼一回”,认为这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知乎”网民“simple”说:“怼完几次,生活明显不一样了。思考怼和不怼的结果哪个能让你现在和以后更舒服,后果你能接受,承担得住,那就量力而行地怼吧。”
(摘编自2017年9月11日半月谈网)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怼”字情绪饱满,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所以大众媒体借用“怼”字表达了本该是“ ”的含义和读音。
B.“怼”字在现代汉语里鲜用“怨怼”之意,其作为流行语,有代替网络用语“撕”“掐”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侧面反映。
C.《说文》对“怼”的解释为“‘心'部,从‘对’声”,可以看出该字具有形声字的特点;但《说文》又按会意字将之解释为“心里的相持和对峙”。
D.网络语境中使用中国某些传统文字的时候,有时可以让一些历史词汇“起死回生”,甚至“一夜而火”。
16.下列句子中“怼”字的含义与我们今天对“怼”的意义理解不同的一项是( )
A.某电影的主演说:“可能某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负惯了,就觉得中国人不能强,我就是怼这个,我就怼。”
B.某电视剧中,沈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用在当今职场、情场居然都十分妥帖。
C.窦娥含冤受死,临刑前怼天怼地,发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指斥。
D.杭州一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得众人怒怼。
17.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现代语境下的“怼”有何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