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琵琶行并序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3 琵琶行并序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0 10:45:03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3单元*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幺(yāo) 缱绻(qián) 湓浦口(pén) 呕哑嘲哳(yā)
B.商贾(jiǎ) 赧然(nǎn) 铮铮然(zhēng) 轻拢慢捻(niǎn)
C.嘈杂(cáo) 钿头(diàn) 虾蟆陵(há) 钿头银篦(pì)
D.迸裂(bèng) 飙升(biāo) 江浸月(jìn) 容颜憔悴(qiáo)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辨析和修改。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
A项,缱绻(qiǎn);
B项,商贾(gǔ);
C项,钿头银篦(bì)。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答案】D
【解析】
A项,畅快。B项,作歌。C项,字。
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答案】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A项,“主人”“客”分析,互文。
B项,“丝竹”,借指音乐,是借代。
C项,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互文。
D项,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目不识丁、知识浅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是互文。
故选B。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等闲之辈
D.不可等闲视之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B项与题干中的“等闲”是“随随便便”的意思;
A、C、D三项的“等闲”都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故选B。
5.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需要给五句诗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内容,先是“始出来”;然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弹奏特别精彩,“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然后叙述自身经历,“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最后诗人同情,想到自己,不由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即①③⑤④②。
故选A。
6.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言志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
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
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
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
【答案】D
【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①项,句意为:是个表达志向、抱负。言:表达。
②项,句意为:共六百一十六个字。言:字。
③项,句意为:(我)还出游啊去追求什么呢 言:助词。
④项,句意为: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没有声音。言:声音。
⑤项,句意为: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言:说。
故选D。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对偶。
B项,互文,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
C项,夸张。
故选D。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低眉信手续续弹
C.枫叶获花秋瑟瑟
D.终年不闻丝竹声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解答这类题目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结合文言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古义,二是结合平时积累了解词语的今义。然后进行比对辨析,同时我们还需加强积累,并掌握一些导致词语古今异义的原因,以提高辨析的准确度。
本题A项中“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项中“信手”古今都是“随手”的意思。C项中“瑟瑟”古今都有“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的意思。D项中“终年”古今都是“终年”的意思。
故选A。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A.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酒:名词作动词,摆酒;
C.无活用;
D.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故选C。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应注意平时的积累。
B项,“悴”应为“瘁”;
C项,“繁”应为“烦”;
D项,“协”应为“胁”。
故选A。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多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的后代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蒸蒸日上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巴西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巴西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答案】
11.B
12.D
13.A
【解析】
1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初露锋芒”指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根据语境,指机器人作诗本领高,用“牛刀小试”更合适。
②“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语境说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故选用“日新月异”。
③“不负众望”指不辜负群众的期望。“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根据语境,应选用“不负众望”。
④“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语境说的是对于饭碗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故选用“杞人忧天”。
故选B。
12.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内语句应承前,以“九歌”为主语,且括号前面说的是运用“深度学习模型”,故紧接着应该说学习的相关内容。另外,要注意“学习”和“摸索”的先后顺序。
故选D。
13.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中途易辙,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俄罗斯”,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张小明”;二是介词残缺,“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前缺少介词“以”。分析四个选项可知,BCD都错误。
故选A。
三、语言表达
14.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绕船月明江水寒”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80个字左右。
【答案】夜深了,琵琶女百无聊赖,来到船头,看到江上洁白一片。抬头望,天上一轮圆月洒下万丈清辉;低头看,江上也有一个月亮。一阵凉风吹来,琵琶女打了个寒战,她觉得这满江月光如霜一样洁白。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场景的想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其次抓住意象,把握画面中景物的特征;再次,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修饰语言,力争表达生动形象,连贯得体。
本题,要求描绘“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场景,首先要明确主人公为琵琶女,其次抓住“船”、“明月”、“江水”等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可以想象月光像霜一样洁白,月亮像盘子一样大等,不偏离诗意即可。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唐张为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共鸣。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如六朝骄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而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于是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镇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提出一些相关的主张,如诗歌应“救济人病、禅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新制布袭》言:“安得万里裘,盖襄周四。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白居易的讽谕诗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力避艰涩,追求平易,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关注现实、语言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减弱,他认为“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他非常重视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艺术家,如屈原、废信、杜甫、陆游、辛弃疾、郑板桥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这样的美学传统,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样的创作观念,正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和提升。当前适逢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文学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自应被发扬光大,并被赋子时代内涵。
(摘编自马奔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被后人称作“广大教化主”,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B.中唐“大历十才子”的文学创作片面重视形式,其作品文辞华丽,讲求对偶声律,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
C.白居易的讽谕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其创作意图不是“裨补时阙”,而是“愿得天子知”,辅助君王革新天下。
D.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我们在新时代应该继承这一传统。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所遇到的挑战,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B.第二段简述了六朝至安史之乱后我国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弊病,突出了白居易等人提出新的创作主张的必要性。
C.文章第四段承接前文白居易的文艺创作主张及实践,进一步论及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将论述引向深入。
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论述了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也表达了对新时期继承和提升传统文艺精神的期待。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作品只要内容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其作品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一定能够获得广泛共鸣。
B.六朝骈文虽然存在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等问题,但是在文体方面,骈文也为文艺开拓了新的天地。
C.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诗歌作品,语言平易,非常重视韵律和谐,具有平易而美的艺术风格。
D.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并为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赋予时代内涵。
【答案】
15.D
16.A
17.A
【解析】
15.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归因单一化。原文表述为: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还有其他原因存在。
B项,“讲求对偶、声律,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理解错误,“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的不是中唐“大历十才子”的创作特点。原文表述为: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
C项,“其创作意图不是‘裨补时阙’”理解错误,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的意图是“救济人病、禅补时阙”,但这一意图在当时必须先通过“愿得天子知”,然后辅助君王革新天下。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所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分析错误,文章并没有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而是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其影响写起,引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思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及诗歌应“救济人病、禅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创作主张,从而进一步指出这一创作思想在当前的重要意义。
故选A。
17.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只要……就……”这样的表达是错误的。原文的表述是:“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反映现实”即“内容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只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3单元*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幺(yāo) 缱绻(qián) 湓浦口(pén) 呕哑嘲哳(yā)
B.商贾(jiǎ) 赧然(nǎn) 铮铮然(zhēng) 轻拢慢捻(niǎn)
C.嘈杂(cáo) 钿头(diàn) 虾蟆陵(há) 钿头银篦(pì)
D.迸裂(bèng) 飙升(biāo) 江浸月(jìn) 容颜憔悴(qiáo)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等闲之辈
D.不可等闲视之
5.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6.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言志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
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
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
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低眉信手续续弹
C.枫叶获花秋瑟瑟
D.终年不闻丝竹声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多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的后代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牛刀小试 蒸蒸日上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蒸蒸日上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巴西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在巴西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D.巴西在举办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三、语言表达
14.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绕船月明江水寒”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80个字左右。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广泛而深远,晚唐张为称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白氏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原则回应了当时文艺创作遇到的挑战,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共鸣。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但过犹不及,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如六朝骄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而唐自安史之乱后,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于是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传统;白居易、元镇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提出一些相关的主张,如诗歌应“救济人病、禅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新制布袭》言:“安得万里裘,盖襄周四。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白居易的讽谕诗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杰出代表,其中《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而其讽谕之作中却绝无怨毒,只是“愿得天子知”,以达到辅助君王革新天下的目的。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相关,他在诗歌创作中力避艰涩,追求平易,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关注现实、语言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减弱,他认为“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他非常重视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美的佳作。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艺术家,如屈原、废信、杜甫、陆游、辛弃疾、郑板桥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这样的美学传统,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这样的创作观念,正是对传统文艺精神的继承和提升。当前适逢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文学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自应被发扬光大,并被赋子时代内涵。
(摘编自马奔腾《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被后人称作“广大教化主”,是因为他始终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B.中唐“大历十才子”的文学创作片面重视形式,其作品文辞华丽,讲求对偶声律,罔顾现实而空玩文字。
C.白居易的讽谕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其创作意图不是“裨补时阙”,而是“愿得天子知”,辅助君王革新天下。
D.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我们在新时代应该继承这一传统。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直接针对我国当前文艺创作所遇到的挑战,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B.第二段简述了六朝至安史之乱后我国文学创作存在的一些弊病,突出了白居易等人提出新的创作主张的必要性。
C.文章第四段承接前文白居易的文艺创作主张及实践,进一步论及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将论述引向深入。
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论述了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也表达了对新时期继承和提升传统文艺精神的期待。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作品只要内容符合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其作品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也一定能够获得广泛共鸣。
B.六朝骈文虽然存在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等问题,但是在文体方面,骈文也为文艺开拓了新的天地。
C.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诗歌作品,语言平易,非常重视韵律和谐,具有平易而美的艺术风格。
D.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并为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赋予时代内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