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3单元*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一、选择题
1.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宋词之美,美得让人沉醉。让我们重回到青衫长袖、羽扇纶巾、杯酒酹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看满地黄花,伤容颜憔悴;有心怀报国、无路请缨的辛弃疾寻舞榭歌台,叹风流不存。
A.lún lèi qiáo xiè B.lǔn lēi jiāo xiē
C.guān lēi qiāo xiē D.guān lèi qiáo xiè
【答案】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
“羽扇纶巾”的“纶”读作“guān”;“酹月”的“酹”读作“lèi”;“憔悴”的“憔”读作“qiáo”;“舞榭歌台”的“榭”读作“xiè”。
故选D。
2.根据下面这首词的内容,判定它的词牌和流派,正确的一项(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A.浣溪沙 婉约派 B.清平乐 婉约派
C.浣溪沙 豪放派 D.清平乐 豪放派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能力。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关于这首词,大多研究者认为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传本《梅苑》收录署名李清照五首咏梅词。其中《满庭芳》《玉楼春》《渔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无可怀疑。这首《清平乐》便是写于李清照晚年的,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故选B。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可堪:哪堪,怎堪
C.憔悴损 损: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D.这次第 次第:依次
【答案】D
【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实词意思的能力。
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其中,次第,即为情形,光景。这次第,即为这情景。
故选D。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樯橹灰飞烟灭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风流”借指英雄业绩。
B项,“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思是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没有借代手法。
C项,“金戈铁马”借指精锐的部队。
D项,“墙橹”借指战船。
故选B。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作者用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便层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
B.作者通过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
C.作者通过自比黄花,不仅表达了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也象征着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D.《声声慢》这首词作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
B.“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错。应当是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故选B。
6.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因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易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二、“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
7.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从下列诗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 )
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故选C。
8.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②苏轼 ③李清照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对联内容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①由“忧乐关乎天下”可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知此联说的是范仲淹。
②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豪放词的又一代表词人,曾作《美芹十论》,根据“继东坡”“美芹悲黍”“南宋”等可推知,此对联说的是辛弃疾。
③引用苏东坡“大江东去”之千古名句,情怀豪放,文胆舒张;“珠崖儋耳”都是苏东坡贬官的地方。由“大江东去”“珠崖儋耳”等可推知,此联说的是苏轼。
④《漱玉词》是李清照的词集名;《金石录》,共三十卷,先由宋代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其妻李清照完成。由“漱玉词”“金石录”等可知,此联说的是李清照。
故选B。
9.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常见的病句类型。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A项,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状语后置;
C项,应为“扬州路烽火”状语后置;
D项,应为“无觅英雄”宾语前置。故选B。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间的一项是( )
例句:尚能饭否
A.商人重利轻别离 B.樯橹灰飞烟灭
C.鼓瑟吹笙 D.赢得仓皇北顾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间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例句:尚能饭否的意思是(廉颇)饭量还好吗?其中,饭,名词作动词,吃饭。
A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思是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其中,重和轻都是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重视/轻视。
B项,樯橹灰飞烟灭的意思是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其中,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
C项,鼓瑟吹笙的意思是鼓瑟吹笙邀请他。其中,鼓,名词作动词,击打。
D项,赢得仓皇北顾的意思是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看。其中,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故选C。
二、语言表达
11.某校一中学生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喜欢其笔下的“黄花”意象。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哭泣的黄花”,借此抒发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老师阅罢,把“哭泣的黄花”改为“哭泣的易安”。理由是:黄花无 知无觉,又如何能“哭泣”呢?
请针对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老师的修改欠妥,如果黄花无法哭泣,那么浩瀚的江河怎么会高歌?轻盈的雪花又如何能迎风起舞?“哭泣的黄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刻板的教育,会让诗意丢失。这种教育方式,势必造就一批缺乏创造力与审美能力的人。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本题要求针对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实际上是针对老师的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观点,是认可还是否定老师的改法;其次,要指出“哭泣的黄花”或“哭泣的易安”好在何处;最后,指出老师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优点或者缺点。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苏轼不论则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答案】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人世的矛盾 成为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详解】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个空根据“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填写结果,即“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人世的矛盾”;第二个空根据“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填入对作品的影响,即“成为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三个空根据“苏轼不论则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填入苏轼独有的人生态度,即“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注意字数限制。
13.有人说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但他们在词中展现的豪放特点不同,苏词的豪放自如旷达,辛词的豪放豪壮悲愤。试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写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00字左右。
【答案】(示例)苏、辛词中展现的个性不同。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加英雄,且偏重于英雄气。苏轼把如画的江山和气宇轩昂的英雄叠加在一起,以景衬人,山水壮丽,英雄俊朗。辛弃疾历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诸多英雄好汉的成败旧事,写出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苏轼的豪放是很洒脱的,是个性使然。因为苏轼是一个很达观的文人。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很不顺达,但是他的学问、他的个性,使他始终能够很洒脱很轻松地看待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如意,所以苏轼的豪放是从心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给人的感觉是飘逸和洒脱,如行云流水。但是辛弃疾的豪放给人的感觉是壮烈和沉郁,因为辛弃疾本身就是一个很传奇的词人,他最大的愿望是收复北方失地。但是南宋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大部分当权者是主张苟且偷安的主和派,毫无疑问,辛弃疾的主战肯定会得罪当权者。他英雄一样直爽的性格,使他的愿望一直不能够实现,所以在他的作品里就自然充满了一种冲天的豪放感觉,弥漫着一个爱国志士的悲壮和激情。可是他的不受重用又导致他的失意,这就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杜甫似的沉郁。总体来看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能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要熟悉所涉及的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情感。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和想象类。解答此类题建立在熟悉作者及其作品的基础之上,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晣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
本题要求“试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写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虽然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但是辛弃疾和苏轼又各有其不同特点,他们在词中展现的豪放特点是不同的,考生答题时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对其不同点进行分析。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有意识地拓宽诗歌的阅读面,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常见风格类型。注意字数的限制。
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②《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影片通过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故事,③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④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⑤不仅三部影片为新中国70华诞营造了热烈浓郁的文化氛围,⑥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信心。⑦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的新内涵,掀起了国庆期间新的观影热潮。
【答案】①“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③“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去掉“塑造和”;④“所”字去掉;⑤“不仅”放到“为”前面。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考生应把握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第①句中由关联词“更”来看,前后分句之间的语意应是递进关系,所以“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第③句“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可以去掉“塑造和”;第④句“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句子杂糅,“深受……欢迎”或“为……所欢迎”,此处可以将“所”字去掉;第⑤⑥句中“不仅……也……”前后句子的主语一致,都是“三部影片”,所以“不仅”要放到“为”前面。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务之急。受疫情影响,湖北很多优质农副产品面临销售困境,这将直接影响湖北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的就业生计。自4月1日起,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和社交平台,联手淘宝、京东等数十个知名品牌,启动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倡议广大网友通过购买湖北生鲜、农副产品,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温暖力量。4月6日晚,由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和带货达人李佳琦组成的“小朱配琦”组合同框搭档火了一把。他们主持的“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发了广大网友为湖北“拼单”的极大热情——这场公益直播共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人次,直播间点赞数达1.6亿人次,两个小时直播累计销售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网络经济方式。只要网络主播和网络平台规范有序,能够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确保商品质量,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提供完善服务,就应该大力支持。而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方式开展公益活动,更是使直播带货拥有了一颗关爱社会、随手公益的公益心,更应该大力支持。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带来更多温暖的力量》,央广网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4月15日,湖北省30个县的县长在直播间“为湖北拼个单”;山东烟台海阳市副市长发起“博士市长助力农产品”,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万;同时,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除了营销技巧之外,“直播带货”的流行也有着深层次原因。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直播经济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
“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难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
摘编自(《“直播带货”创新消费方式》,《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2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5.9%,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进一步提升。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北京青年报》2020年04月26日)
材料四: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的助农公益直播节目不仅有助于解决产品滞销问题,也传递了同心抗疫、共渡难关的决心,公益与直播的结合模式引起了强烈反响。
B.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青睐,不仅因为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发展,还因为“直播带货”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减少消费投诉。
C.与线下销售相比,“直播带货”能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为此应大力支持。
D.“直播带货”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的,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线下经济的复苏,“直播带货”的热度也必将会退去。
16.结合材料四,不属于电商直播优势的一项是( )
A.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咨询了产品性能问题,得到了主播的讲解示范。
B.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看到主播在试用产品,较全面地了解产品性能。
C.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与主播互动,通过弹幕交流,购物体验更愉快。
D.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领取线上优惠券,以较低的价格在线购买产品。
17.如何才能促进“直播带货”取得长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5.A
16.D
17.①市场监管者应完善相关制度,畅通维权渠道,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②网络主播、网络平台及相关商家企业应遵守业内制度规范,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注重售后服务;③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遇到消费问题,要有维权意识,促使“直播带货”经济良性发展。④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解析】
15.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青睐,不仅因为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发展,还因为‘直播带货’有成熟的商业模式”错误。原文表述为“
除了营销技巧之外,‘直播带货’的流行也有着深层次原因。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问题一,逻辑关系错,文中是并列关系选项变成递进关系;“能减少消费投诉”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可见“ 能减少消费投诉”并非直播带货的利,而是弊端、问题。
B项,“与线下销售相比,‘直播带货’能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为此应大力支持”错误。原文表述为“只要网络主播和网络平台规范有序,能够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确保商品质量,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提供完善服务,就应该大力支持”,可见文中是假设未然,选项表述为已然,理解绝对化。
C项,“‘直播带货’的热度也必将会退去”错误。原文表述为“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可见,选项推断绝对,无中生有,不合文意。
故选A。
16.
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论点、论据之间关系的能力。
根据图表信息,ABC均属于直播的优势,而D不属于表格中信息,联系生活思考通过传统电商也可以送优惠券,以较低的价格在线购买产品。
故选D。
17.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答案①源自材料三最后一段“‘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难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
答案②源自“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
答案③源自“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
答案④源自“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3单元*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一、选择题
1.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宋词之美,美得让人沉醉。让我们重回到青衫长袖、羽扇纶巾、杯酒酹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看满地黄花,伤容颜憔悴;有心怀报国、无路请缨的辛弃疾寻舞榭歌台,叹风流不存。
A.lún lèi qiáo xiè B.lǔn lēi jiāo xiē
C.guān lēi qiāo xiē D.guān lèi qiáo xiè
2.根据下面这首词的内容,判定它的词牌和流派,正确的一项(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A.浣溪沙 婉约派 B.清平乐 婉约派
C.浣溪沙 豪放派 D.清平乐 豪放派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可堪:哪堪,怎堪
C.憔悴损 损: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
D.这次第 次第:依次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樯橹灰飞烟灭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作者用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便层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
B.作者通过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
C.作者通过自比黄花,不仅表达了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也象征着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D.《声声慢》这首词作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6.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7.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从下列诗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 )
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8.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②苏轼 ③李清照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
9.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间的一项是( )
例句:尚能饭否
A.商人重利轻别离 B.樯橹灰飞烟灭
C.鼓瑟吹笙 D.赢得仓皇北顾
二、语言表达
11.某校一中学生喜欢李清照的词,尤其喜欢其笔下的“黄花”意象。他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哭泣的黄花”,借此抒发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老师阅罢,把“哭泣的黄花”改为“哭泣的易安”。理由是:黄花无 知无觉,又如何能“哭泣”呢?
请针对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苏轼不论则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13.有人说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但他们在词中展现的豪放特点不同,苏词的豪放自如旷达,辛词的豪放豪壮悲愤。试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写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400字左右。
1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②《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影片通过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故事,③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④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⑤不仅三部影片为新中国70华诞营造了热烈浓郁的文化氛围,⑥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信心。⑦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的新内涵,掀起了国庆期间新的观影热潮。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务之急。受疫情影响,湖北很多优质农副产品面临销售困境,这将直接影响湖北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的就业生计。自4月1日起,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和社交平台,联手淘宝、京东等数十个知名品牌,启动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倡议广大网友通过购买湖北生鲜、农副产品,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温暖力量。4月6日晚,由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和带货达人李佳琦组成的“小朱配琦”组合同框搭档火了一把。他们主持的“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发了广大网友为湖北“拼单”的极大热情——这场公益直播共吸引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达1.22亿人次,直播间点赞数达1.6亿人次,两个小时直播累计销售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
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网络经济方式。只要网络主播和网络平台规范有序,能够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确保商品质量,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提供完善服务,就应该大力支持。而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带货方式开展公益活动,更是使直播带货拥有了一颗关爱社会、随手公益的公益心,更应该大力支持。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带来更多温暖的力量》,央广网2020年4月8日)
材料二:
4月15日,湖北省30个县的县长在直播间“为湖北拼个单”;山东烟台海阳市副市长发起“博士市长助力农产品”,视频播放量突破200万;同时,一些公众人物“直播带货”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纪录。“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除了营销技巧之外,“直播带货”的流行也有着深层次原因。直播经济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足不出户推动“宅经济”发展,线下客源稀少促进企业商家转向电子商务谋生存。从直播助农到直播售楼,从直播卖车到直播卖飞机,直播销售的边界不断扩大。直播经济的火热,可谓顺势而成。
“直播带货”在方便购物的同时,也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假冒伪劣、售后维权难等问题。这启示直播电商,不讲诚信可能一时走得快,但绝对走不远。解决诚信问题、涵养行业生态才是制胜之道。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报告显示,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消费者进行投诉。网络直播并非法律盲区,市场监管者需尽早完善制度,畅通维权渠道,更好地呵护直播经济的良好生态。
摘编自(《“直播带货”创新消费方式》,《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2日)
材料三:
直播带货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新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5.9%,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进一步提升。直播带货正在吸引更多优质平台、企业、产品及公众人物参与,线上直播销售正步入常态化并形成新趋势。直播带货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摘编自(《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北京青年报》2020年04月26日)
材料四: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期间的助农公益直播节目不仅有助于解决产品滞销问题,也传递了同心抗疫、共渡难关的决心,公益与直播的结合模式引起了强烈反响。
B.疫情期间“直播带货”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青睐,不仅因为疫情期间“宅经济”的发展,还因为“直播带货”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减少消费投诉。
C.与线下销售相比,“直播带货”能为消费者减少销售环节,节约时间成本,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购物效率,为此应大力支持。
D.“直播带货”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的,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线下经济的复苏,“直播带货”的热度也必将会退去。
16.结合材料四,不属于电商直播优势的一项是( )
A.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咨询了产品性能问题,得到了主播的讲解示范。
B.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看到主播在试用产品,较全面地了解产品性能。
C.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与主播互动,通过弹幕交流,购物体验更愉快。
D.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里领取线上优惠券,以较低的价格在线购买产品。
17.如何才能促进“直播带货”取得长足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