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内外兼修学与练》教学设计
执教:
一、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武术项目的要求,武术:内外兼修学与练——棍术组合属于水平三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过《五步拳》等武术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体育中的其他武术器械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学习棍术组合,还能有效发展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武术:内外兼修学与练——棍术组合,配合辅助教材“丛林追捕”游戏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器材的特点,在同学们学习棍术后,在游戏中更加了解棍的特点,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过棍术组合后,通过游戏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放松。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配合,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是乡村孩子,具有一定的吃苦精神,但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棍术组合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及健身功能,培养学练武术的兴趣。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并掌握武术的棍术组合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完整规范的棍术组合动作;难点为在器械与动作的配合中,能协调连贯的完成动作
五、教法、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个人展示等,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2、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4、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情况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组合动作的技术变化。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提高棍术组合动作的连贯性。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大约用时7分钟。具体步骤为:首先是课堂基本常规(包括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等)。然后是即兴游戏——找位置。然后是基本步型的复习(弓步——马步——歇步)。
2、基本部分:大约用时26分钟。本着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两步完成,一是利用自己的规范演示吸引同学注意力,通过多角度的引导示范使学生掌握棍术组合动作,具体过程是先进行棍术组合动作的完整示范,然后对动作进行单个的分解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动作技术要点,然后对整套动作逐节的进行引导学练,并在学练中发现、指出不足并改正,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的集体练习,并进行优秀学生展示,鼓励其他同学。二是在主要教学内容基本掌握之后,进行辅助教学内容。通过辅助教学内容丛林追捕游戏,首先让同学们把刚才学习棍术中紧张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放松下来,然后在游戏中可以感受的武术器械——棍的特点,对棍更加了解,最后进行游戏的总结,提高同学们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的能力。
3、结束部分:大约用时7分钟。具体步骤为:①健身气功放松运动(两手托天理三角、两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踮百病消)②教师讲评本节课的情况,并对课堂中发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安排值日生收回器材,培养学生勤劳的好习惯。最后师生有礼貌的再见。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武术:内外兼修学与练——棍术组合》的教学,我有如下反思:
1、教学目标要准确得当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中,在全面贯彻“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认真分析“武术—棍术组合”的技术特点及动作形成规律,并结合6年级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棍术技术动作进行教学,做到教学目标准确得当。
2、教学过程做到清晰明了
把教学各个部分的基本要素设计成一个优化的组合议程和动作流程,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课的准备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找位置”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热身,以增加热身的趣味性,然后通过回忆武术步型来拉伸,为主教材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课的基本部分,首先直观的在同学面前展示本课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本课棍术教学中棍术的急、快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愿望。在棍术教学中,通过分解、完整、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将棍术组合动作先分解成五个动作,每个动作再分成两步完成,在分解讲解中细化要求每个动作,然后再进行完整的动作演练,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技术动作的要求。在主教材学习后,通过“丛林追捕”的辅助教学内容,在缓解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到棍的棍扫一大片的特点。可以说,从演示到新授课教学再到辅助教学内容,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密,教学过程清晰明了。
3、教学方法和学练手段要科学有效
在节课教学中,自始至终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发挥教法为学法服务的功效。把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并确立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组织、引导的意识,采用了启发、尝试、分解、完整等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不足之处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在一个宽松、自主的学练氛围中学习;其次,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善于分析、纠正和预防错误动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