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1.口算和估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1.口算和估算(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0: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口算和估算
1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
⒉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受估算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初步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⒊使学生经历把已有计算经验迁移到新的计算情境的过程,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体会与他人交流算法的乐趣,培养分析、综合及简单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课,经过两个月的暑假生活,有些同学或许对以前的知识有些淡忘了,因此新课前的复习铺垫就尤为重要了。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在当时学习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学得很好。况且本节课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因此孩子们应该都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估算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初步掌握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铺垫。
⒈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6= 6×4= 7×3=
8×2= 8×5= 3×4=
4×9= 2×7= 6×8=
⒉填空。
⑴20里面有( )个十。
⑵13个十是( )。
⑶1500里面有( )个( )。
⑷8个百是( )。
⒊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特级黑玉米,每箱2根。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根?
该怎么列式解答呢?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算式、得数以及答。
你是根据什么算出得数的?(乘法口诀)
活动2【讲授】二、新授。
⒈探索口算方法。
这次购物虽然玉米品质很好,可是数量太少,于是,王阿姨又买了另外一种玉米。
课件出示例1: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购了3箱一级黑玉米,每箱20根,一共有多少根?
与刚才那题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有一个条件变了,刚才每箱2根,现在每箱20根。
预设2:箱数没变,问题没变。
怎么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算式:20×3=
这和以前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揭题:整十数乘一位数。
该怎么计算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吗?
活动: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并运用白板展示摆的过程,问: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预设1:20×3表示3个20相加,20+20+20=60
预设2:20表示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预设3:因为2×3=6,所以20×3=60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各种算法。
总结:同学们都很有想法,这些方法也都很好,你觉得用哪种方法在计算时更方便?(第3种算法)大家要学会选择最优的算法。
⒉算法迁移。
课件出示“试一试”:200×3= 8×200=
这两题与刚才的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补充课题: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你能算出结果吗?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引导整理算法:这是整百数乘一位数,也可以照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样子,先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再联系表内乘法,算出得数是多少个百。
⒊联系情境,学习估算。
我们继续来看王阿姨网购的情况。
课件出示:每箱一级黑玉米39元,王阿姨的网银里还有120元,买这3箱一级黑玉米够不够?
怎样才能知道够不够?
学生讨论后明确:应该先算出3箱黑玉米多少钱,然后与120元进行比较。
怎么能算出玉米的钱数?(39×3)我们还不会计算它的结果,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反馈:39接近40 ,把39看作40来思考。40×3=120,所以39×3一定小于120,说明3箱黑玉米的钱一定少于120元。结论是“120元买3箱黑玉米够的。
再次提出要求:两人一组,互相说说上面的估算过程和方法。
总结: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有时候并不需要算出准确得数来解决,估算也是一种很好、很方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补充课题: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
⒋尝试应用,体会估算价值。
课件出示练习:西瓜每箱48元,王阿姨带了240元,买4箱够吗?
提出要求:你能通过估算回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分组讨论。
指名说想法:因为48接近50,把48看作50思考。又因为50×4=200,所以实际买4箱西瓜的钱一定比200小,那当然也比240小喽,所以240元够买4箱西瓜的。(要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拖动屏幕上的大豆老师,出示问题2:哈密瓜每箱62元,够买4箱哈密瓜吗?
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组织比较:用估算方法解答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指出:把48看作50,算出的结果一定比原来大,也可以说原来的积一定小于估算结果;把62看作60,算出的结果一定比原来小,也可以说原来的积一定大于估算结果。
进一步指出:估算时,既可以从“结果最多是多少”想起,也可以从“结果最少是多少”想起。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
⒈“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反馈:怎样算比较快,你是按什么顺序算的?每竖排的3道题有什么联系?(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算出上面一题的得数,然后看每题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几个0。
追问:是不是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从第3组题中明白不是这样的)
⒉“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课件示范出题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把上、下两张卡片中想对的数相乘。
后要求两人一组,一人负责用卡片出题,另一人算出相关两个数的乘积。比一比谁能全部算对。
⒊“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试着完成书上的填空,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怎样想到2时等于120分的?又是怎样想到8分等于480秒的?
⒋“想想做做”第6、7题。
学生口答,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活动4【活动】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5【作业】五、布置并完成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5题。
活动6【测试】随堂检测
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