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与旋转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相关信息】学科:小学数学;适用对象: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教材简析】:平移、旋转是“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关于“图形与运动”的知识,也是苏教版教材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平移和旋转现象。因此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平移、旋转是两种不同的物体运动现象,并在感受和体验中能够辨认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教学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在注重学生体验、识别平移和旋转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具有多样性,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运动方式,具体研究需要使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进而体会分类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利用数学学习策略在宏观上把控学习的方向,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格局,通过微格处理,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一些基本特征,丰富认知,完善结构。进而帮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背景】本节课采用smart电子白板环境教学,努力实现课堂互动生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 创设情境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践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一些基本特征,并能够在实际中进行识别。
2、在认识和识别平移、旋转现象的过程中,通过合适的方式表示两种不同的运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同时体会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运动变化的兴趣,调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或旋转前后相关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转盘和指针
【教学过程】:
环节一:信息呈现,问题聚焦
1、出示运动的六幅动画
(用手势等表示这些运动现象)
2、今天咱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这些运动现象。
板书:运动现象
环节二:策略引导(分类与合作)
引导分类。
提问:这么多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咱们可不可以将它们分分类?
2、讨论:怎么分类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3、引出课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4、体会平移和旋转
①集体操作(试一试:平移课本)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才是平移呢?
②引导合作:一人发出指令,另一人根据口令旋转指针。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才是旋转呢?
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想想做做第1题)
6、小结:怎样判断一种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环节三:微格处理,完善细节。(比较)
1、体会平移运动中的距离。
想想做做第2题:
。
提问:比较一下,这些树叶的平移有什么不同?
追问:其他树叶仅仅通过平移可以和绿色树叶重合吗?
2、体会平移运动中的距离和方向。(捉害虫)
七星瓢虫怎样平移可以捉到害虫?
出示:图1(瓢虫和害虫在一条线上),教师示范移动格子。
出示:图2(瓢虫和害虫不在一条线上)
环节四: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