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0:2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 小数的初步认识
1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会读、写小数,并知道以元为单位或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在巧用知识间的关联进行小数意义的直观建模过程中,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结果与千年的过程交融中,感受数学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以米或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建立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间的联系。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理解小数意义。
1.星期天,图图和妈妈去逛超市了(播放动画)看,他买了什么?(出示彩虹糖3.5元)
师:这个数咱们以前学过吗?它是一个——(板书:小数)还买了什么?(橡皮0.3元、写字本0.8元、美工刀1.2元、书包125元、铅笔刀8元)
师: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PPT演示)追问:这是——,这是——,小数和整数有什么不同?
2.揭题:今天咱们就来认一认小数(板书:认识)
一起读一读(同时板书所读小数),手指小数: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活动2【讲授】教授新课,理解小数意义
讨论一:纯小数的学习
1.师:老师有1元钱,我能买到什么?(能买到0.8元的写字本或0.3元的橡皮)追问:为什么呢?(0.8和0.3都不足1元)
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讨论1—2分钟)
师:有结果了吗?(把1元换成10张1角,从中拿出3张)
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你能涂色表示出0.3吗(0.3元是几角?1元是几角?)
2.师:当然,一个长方形除了可以竖着平均分成10份,还可以那再给你一个圆,你能表示出0.3吗?(把圆平均分成10份,涂其中的3份)根据这几幅图,你还能看到其他的小数吗?(0.7)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看空白部分)换一种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发现。
3. 师:现在给你们一个数轴,0.3在哪儿呢?(出示0——1,不分段)
4.师:尽管分法不同,但都是把“1”怎么样(平均分成10份,取了其中的3份就是0.3),可见,0.3= 。(课件出示)
5.迁移。
师:0.8呢,怎样表示0.8?除了0.3,0.8,你还能想到零点几?会在长方形中表示出来吗?取出练习纸,在练习纸上涂色表示。
(出示数轴)数轴上这个点是(0.1),也是110,一次说0.2,0.3,0.4,0.5也是510,0.6,0.7,0.8,0.9也是910,后面是——猜猜看,( )个0.1是1(课件出示)噢?不是零点十?生:……
讨论二:混小数的学习
师:1元钱能买到1.2元的美工刀吗?为什么?
师:数轴上表示1.2,你认为在哪里呢?
师:说得真好,看来,把小数用图形和数轴表示出来大家都没问题了。反过来,(出示人民币)给你6张人民币,任意选取几张,以元作单位,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1)学生说,师操作;
(2)学生自己说,自己动手操作;
(3)老师操作,学生说。
活动3【练习】实践探究,感知小数
三、实践探究,感知小数
1.咱们刚才研究的都是价钱中的小数,还有哪儿也有呢?我们来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米尺)数一数,这把一米长的直尺被平均分成多少份?巧得很也是10份,1份是多少呢?(1分米、 米、0.1米、出示0.1米)。
(1)利用这把尺,你能帮老师量量两根彩带的长度吗?我们来看
(打开彩带)
第一根长多少米?(0.9米)咦,你怎么说得那么快?
第二根彩带大约长多少米呢?要想知道准确长度怎么办?加把尺。
(2)数轴上1.3在哪里?(出示下图)
师:说1.7,2.3,2.8。(追问:为什么是1.7,在哪两个数之间……)
你还能想到哪些小数呢?它在哪两个数之间?
师:是不是有很多哇?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一个较大的小数),那你觉得小数小吗?小数不小,只是相对于整数,它们开始注意小的零头。
2.早在17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就开始应用小数了。今天只是认识小数的开始,以后还会再进一步认识小数,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播放历史)
3.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呢?拿出课堂反馈表,看看您能做对多少!(课堂练习)
四、总结
总结语:小数不小,小数的世界很大,老师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将揭开小数一个又一个秘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