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球性练习》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课标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足球为载体,以培养球感球性为教学内容,课堂以“疑”为认知推进、“动”为活动主线、“悦”为情感体验来展开。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通过运控球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足球其他练习的诀窍。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方法,再通过游戏和单个技术动作练习,可提高学生球性球感。以导促学、以学促动、以动促练,改变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课堂形态,以培养体育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课堂的趣味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教材分析
1、足球因其较强的身体对抗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而深受广大 群众性的喜爱,也是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2、足球球性是足球教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良好品质。 是学好足球的一项必备技术,
3、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一拿到球就不会“走路”,即不会带球跑,从而限制了参与比赛的能力。这种因此,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提升足球球性技术显得尤为必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触球部位、球的落点及对球的控制能力。
2、难点:全身的协调性、脚控制球时触球感和对球的反弹方向、球的运动轨迹等的准确判断。
四、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而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却具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男、女生的差异。
2、足球运动深受学生喜爱,是我市中小学开展较为普遍的一个项目。由于学生对足球活动兴趣高,模仿和求知欲强,爱表现自己,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开展足球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足球传接球,带球绕杆等练习,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90%以上基本掌握传接球,带球跑的动作要领和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肌肉力量等身体素质。
3、培养勇敢、果断的良好品质 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讲解示范法、语言提示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法、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美的动作示范、适时的语音提示、及时的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有重要作用。
2、学法:
看示范、听讲解、跟练法、自主练习、合作学习法、展示评价法等等。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看示范、听讲解,了解动作结构、动作要领;通过跟练、自主练习、 展示、评价等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
七、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 10分钟)
1、体育委员组织学生集合、整队和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目标及要求。
3、课的导入:你知道欧洲杯、德甲的哪些球星?激发学习热情。
4、热身活动
1)绕小足球场慢跑
上肢运动、压腿运动、展髋运动、腹背运动、 (各4*8拍)、
二)、学习体验( 25分钟)
1、原地踩球 :左右脚原地前脚掌踩球练习
2 、原地脚内侧弓击球。左支撑脚在球后侧15CM,右脚内侧弓击球下半部部分。
3、原地两人传接球练习,强调传是脚内侧弓击球,接球是前脚掌接触球,注意准确性。
4、绕杆和标志盘带球跑。强调重心要低,变向快,不能碰撞标志物。
5、带球跑球接力
6、游戏:带球绕标志物比赛
三)、课的结束 ( 5分钟)
(1) 放松活动。
(2)小结本次课的优缺点。
(3)安排值日生收拾器材。
(4)师生再见!
八、场地器材
足球 人手一个,足球场地一个,标志盘20个,标志桶10个,扩音机1台。
课的运动量预计:120~145次/分钟。
课的练习密度预计: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