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会发声的模块
小学信息技术
析教材
01.
析教学过程
04.
析学情
02.
析板书设计
05.
析教法、学法
03.
目录
1析教材
Scratch编程 会发声的模块
会发声的模块
是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课程内容,这节课的主题是了解并会学会运用Scratch中的声音模块。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初步了解Scratch编程软件,并且掌握了角色的造型变换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Scratch中的角色不仅有各自的造型,还有各自的声音,既对前面的知识进行深化巩固,又为以后学习编程打下基础,以便制作出更丰富的编程作品。
2析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授课,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思考、愿意交流。他们已经初步掌握Scratch编程中的外观、运动等模块的运用,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和交流探讨,用教材内容架起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让他们体验到编程的乐趣。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声音代码各选项的功能,学会添脚本。
教学难点:根据自己需要合理选择声音模块里的积木。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查看声音模块,了解声音代码各选项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添加脚本,知道其功能作用,学会测试脚本,完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小组团结合作精神,养成互帮互助品质,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3析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堂能够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4析教学过程
学习新知
巩固练习
创设情境
学生探索
提供条件
引导分析
提出新疑
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反馈发展
作业布置
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大屏幕播放两幅Scratch作品。(作品1,简单的小猫角色造型变换;作品2,有小猫之间的角色对话。)
2、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比一比作品之间的区别,说一说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幅作品。作品二不仅有动听的音乐,还有生动的情景对话。原来Scratch角色库里的角色不仅有造型,还有声音,那么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Scratch作品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呢?
那我们一起走进学习今天的内容 :会发声的模块吧!
导入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直观展示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出明确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课讲授
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要找到声音模块。
任务一:查看声音模块
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Scratch软件,擦亮小眼睛找一找声音模块在哪里,它的颜色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运动、外观积木的颜色是一样的吗?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同学们也可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快快行动吧!
设计意图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师:教师打开Scratch软件,示范声音模块的位置,在“代码”栏中淡紫色的积木就是声音模块。
找到了声音模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功能呢?
任务二:探索声音模块的功能
请同学们戴上耳机,动动小手点击鼠标去感受声音模块吧!感受后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学习体会。(5分钟)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探索,声音模块除了可以播放声音外,还有什么功能呢?抽取代表回答问题并做出积极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归纳:
(1)播放与停止播放声音
(2)升高或降低音量
(3)调整音量的大小
(4)平衡左右声道
原来声音模块里有这么多功能,我们一起来运用它吧!
任务三:测试声音模块
①同学们请认真观看,老师把声音模块中“播放声音喵等待播完”和“移动10步”两个积木,拖放到脚本搭建区组合起来,如果运行这两个脚本,小猫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②请思考:是播放声音并同时移动角色?还是播放完声音后再移动角色呢?请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讨,一会儿老师抽取小组代表上来为大家操作演示。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堂指导。10分钟后,抽选小组上机操作演示,教师积极评价。
③选取小组代表上来操作测试,其他同学认真观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给出积极评价。
设计目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知识掌握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采用小组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
三、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翻到P70,刚才我们测试了第一个脚本,表里剩下四个脚本需要测试并勾选出正确选项。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会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技能?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
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利用本节课的知识,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一幅会发声的作品,试着对音量进行设置。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作品交流展示。
四、作业布置
5析板书设计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