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教案)数学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1: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
1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强化数学的规则意识和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2学情分析
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占重要地位,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学习混合运算时,让学生通过回忆一步计算和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探究出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先算除乘法,再算加减法;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自觉按运算顺序计算。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分组活动
分成若干组竞赛教学,由学生自己选组长,选组名。答对一题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荣获冠军。
活动2【导入】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比一比,谁最快。(出示卡片,抢答赛)
30×5 36÷9 165-71 36+52
4×36 20×40 44÷4 56+107
2. 判断下列各题,应先算哪一步。
125-27+100 65+8-24 20×4÷8 16÷4×6
刚才的四个混合运算是同级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该怎样算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则。
活动3【讲授】(二)自主探究,总结顺序
自主探究,总结顺序
1、例题分析
现在我们和小军、小晴一起去逛文具店。瞧一瞧,小军想买什么呢?
小军想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笔记本每本5元,书包每个20元,小军犯难了,不知道该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算算吗?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你在作业本上写好分步计算。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5×3=15(元)
再算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的总价钱:15+20=35(元)
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会写成一个算式:5×3+20 (板书)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先算哪一步?这步是求什么?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吗。(学生举手回答)
为了看清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一般采用递等式来表示。请同学们拿好笔跟老师一起来写,先请同学们把算式5×3+20写好, 首先另起一行写=,计算5乘3等于15,写在等于符号后面,加20没有参与运算直接移下来,再另起一行写=,和前面的等于符号要对齐,计算15加20等于35,写好单位。(注意:综合算式后面不用再写得数了)问题解决了之后还要写上答语。
板书: 5×3+20
=15+20
=35(元)
请同学们观察分步计算 与 综合算式
5×3=15(元) 5×3+20
15+20=35(元)
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主回答)
不同点在哪里呢?(学生自主回答)
同学们是火眼金睛,分步计算是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算式将两个独立的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小军的文具买好了,接下来看看小晴要买什么呢?
2、试一试
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写出算式。(教师巡视)
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先算2盒水彩笔的钱:15×2=30(元)
再算应找的钱:50-30=20(元)
那我这样列出综合算式可以吗?出示卡片:15×2-50
50为什么要写在前面呢?(从50元里减去2盒水彩笔的钱)
板书:50-15×2
这道题应先算什么?
同样另起一行写=,50没有参与运算,把50和减号移下来,计算15乘2得30,写在减号后面;再另起一行写=,计算50减30得20。写上单位和答语。
板书 50-15×2
=50-30
=20(元)
观察我们刚刚做的这两道题,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
5×3+20 50-15×2
=15+20 =50-30
=35 =20
总结顺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先算乘法。(学生分组齐读)
活动4【活动】(三)练习
判断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出示卡片,举手回答)
27+3×6 36-4×5 12×4-20 7×9+30
同学们能判断出在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现在我们来练一练
活动5【练习】(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7×3-11 24+5×12 77-24×3
= = =
= = =
(指名学生说出过程)
2.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17×4-35 30+70×4 50-8×6
=68 =100×4 =48-50
=33 =400 =2
(学生板演)
3、比一比,算一算
13×3+40 63-7×9
13+3×40 63÷7×9
(学生板演)
从这些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算符号其实很相似的,在解题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猴子有29千克,熊猫的体重比猴子体重的4倍少21千克,这只熊猫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点,集体订正)
活动6【活动】小结
在本堂课中,咱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呢?
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