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年、月、日
1教学目标
1.学会看年历,在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3.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来看:一方面,年、月、日的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学过相关的知识——《认识时、分、秒》。因而,这一课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但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沿着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这样的线索去梳理总结。
从学生情况来看:邵阳市属于地级市,不少学校仍是大班额,学生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其中,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渐渐凸显,好奇心开始转换为探索精神。
因此,教师应当从生活出发,挖掘新鲜的话题,有条理地开展教学,遵循“初步发现——完善结论——强化记忆”的步骤,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3重点难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大月、小月,识记大月、小月的天数。
4课后反思
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气氛轻松。因为是自己班的学生,彼此都比较了解,所以上课的时候没有约束感。遇到了问题,教师和学生能处在平等的位置探讨。比如:学生在计算一年的天数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可以按照季度的天数来计算天数。可是由于学生没有学过这个知识,讲得非常含糊。而这个问题又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但如果置之不理,学生以后遇到这种方法就会弃之不理。实际上,等学了季度后,这个方法可以说相当简便。所以,针对优等生简单的讲解,会有拔高的效果。
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本课的重点在于探究发现年、月、日的关系,认识大月、小月。首先,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来历;其次,在和学生互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年历,观察年、月、日的关系;再次,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认识了大月、小月。这一块思路还是清晰的,但有些地方可以化繁为简,点到为止。比如说,在找日期的前一天、后一天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理解了“前一天”、“后一天”的意思后,就对着日历找。后面就可以不必说想法了。这样就可以留更多的时间给后面的难点。难点是识记大月、小月的天数。这一块主要是通过以生带生的方法教学,让好学生教会大家左拳记忆法。
三、学生自主,多多益善。应该来说,这节课我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说,说想法,说结论,说分析过程。但在总结左拳记忆法的时候,最后“大月落在关节处,小月落在凹陷处”也可以让学生总结。我匆匆总结,有点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感觉。而学生在练习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由于反复练习得不够,所以当出现儿歌时,学生立刻觉得儿歌记忆更简单,在单独记忆时,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儿歌记忆法。
总之,我要在大家的帮助下,不断反思,不断成长,也许我曾经徘徊过,但现在我必须坚定信念,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为资江奉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传递资江精神。
5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科技馆画面)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哪儿?
生:湖南省科技馆。
师:你们想进去看看吗?
2.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课件出示电子钟)
师:走进展厅,我们就可以看见一个电子钟。谁能读出现在的时间?
生:2015年5月21日11时10分15秒。
师:同学们,这个时刻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
生:时分秒。
师:对!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3. 出示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
师:相信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一定不陌生。那么,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演示厅找找答案:(播放课件)
师:看了刚才的演示,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说年、月、日的来历。
师小结:是的,年月日与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有关。
二、分层探索,研究年历。
1.认识年历。
(1)谈话引出年历。
师:年月日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看见过年、月、日?
生:挂历上、手机上、电脑上、校门的电子屏上……
师:瞧,演示厅门口也贴了一张年历。年历师单张的挂历,展示了全年的天数。
(2)指导认识年份。(出示2015年年历)
师: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小结:醒目的大字,表示的是这张年历的年份。
(3)年历活动:认识几月几日。
①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它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后一天呢?(在年历上圈出今天)
②在年历上找找自己的生日。谁来说一说?(学生拿出自己的年历)
③和同桌一起在年历上圈出你知道的节日。
④师出题考考学生。
(4)指导认识年、月、日的关系。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看年历了。你们还能从年历上知道些什么?
生1: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追问:2016年有多少个月?1949年呢?得出结论:每一年有12个月。
生2:2月的天数最少,只有28天。
追问:怎么看出来的?得出结论: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的日期就告诉我们这个月的天数。2.观察探究,认识大月、小月。
(1)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卡,和同桌互相交流。
请同学们对照年历卡,和同桌比比看谁先完成表格。(每个月有多少天?)
(2)交流汇报研究成果,及时总结。
①快来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生: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8天。(师板书。每个月的天数不完全相同)②认识大月、小月。
师:好,谁能在屏幕上找一找,在12个月当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生说,老师点课件出示)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个同学是按照从1月到12月依次观察的,这样有序观察就不会遗漏了。来。我们也象他一样把这几个月说一遍。(生说,师:它们都有31天)。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数一数一年有几个大月?(板书:7个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师:再接着找,30天的是哪几个月?(生说,师课件展示)对吗,孩子们?这几个月都是30天,我们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数一数一年有几个小月?(板书:4个小月(30天)4、6、9、11月)
师小结:每一年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7个大月,4月、6月、9月、11月这4个小月。
③哎,还剩一个很特殊的月份呢!几月?(二月)它为什么特殊?(二月是28天或29天)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二月,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却是29天。
3.识记大小月。
①探究方法。
师:刚才我们又了解了一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年的12个月中,(指着板书)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②学生介绍自己的预习成果。
方法一:拳头记忆法。
方法二:歌诀法。
③师:这些方法好不好?下面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记各月的天数。(同桌互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大小月的)
④游戏:大月来了拍拍手,小月来了拍拍肩,2月来了举平手。
师:同学们记住大小月了吗?(记住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敢)
师:好,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老师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你们就拍拍手,要是小月你们就拍拍肩,要是2月就举平手。
师:为什么2月要举平手?明白了吗?好,准备。
4. 开书复习。
师:你们在科技馆玩得开心吗?不但开心,我们还学会了知识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师:它和2015年的年历有什么相同点?
生1:2014年和2015年都有12个月。
生22014年也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让学生用手指出大月有哪几个,小月有哪几)。
师:你们在科技馆学得真不错!
三、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1. 猜一猜他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师:还想去科技馆看看吗?那可得先答对小朋友的问题。
生一问一答。
2. “历史墙”。
师:恭喜你们通关了。看,科技馆里有面历史墙。在时间轴上,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的几张照片。
师介绍这几张照片让学生说出时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生说一说看完照片后的感受。
师小结:作为中国的未来主人,我们要像周恩来主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 “知识问答挑战区”。
请学生用手势判断题目的对错,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生1:1题“一年应该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特殊月。”
生2:2题“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师7月、8月,跨年的连续两个大月有12月和1月。”
生3 3题“9月是小月,没有31日。”
生4:4题“13个月是一年零1个月。”
生5 5题“7月是31天,8月也是31天,求这两个月的天数,用31+31=62天。”
4. 计算2015年全年的天数。
师:既然你们会算2个月的天数,那会算全年的天数吗?
生交流汇报。
生1:把12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生2:先算7个大月的天数,再算4个小月的天数,最后把大月、小月、特殊月的天数加起来。
生3:将12个月看成30天,用30×12再加上7个大月多的7天,减去特殊月少的2天。
生动手计算。
四、畅谈收获,拓展练习。
1.同学们学得快乐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确实不小,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但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每日都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小进步,每年都有大收获。制作月历。
师:馆长爷爷给大家带来了份小礼物,请同学们下课后制作一个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