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极地冰川融化 B. 生物的呼吸作用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
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 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 D.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3.下列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海水能晒盐 B. 铁能轧成铁钉 C. 碳能燃烧 D. 食物腐烂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用铝作导线 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水加热能变成水蒸气 D. 氧气能支持木炭燃烧
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活性炭作吸附剂 B. 稀盐酸作除锈剂 C. 碘酒作消毒剂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氢氧化钠易变质 B. 浓氨水易挥发 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硝酸具有氧化性
7.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氢气是航天活动的重要燃料之一,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具有可燃性 B. 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 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热 D. 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碳酸容易分解 B. 甲烷极难溶于水 C. 乙醇可以燃烧 D. 稀有气体很稳定
9.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石灰可用来干燥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双氧水)制得的氧气
B.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见到瓶口出现白雾现象
C. 氢氧化钠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D. 紫色石蕊遇到稀酸变为红色
10.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红磷具有可燃性 B. 酒精是无色有特殊醇香气味的液体
C.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生锈 D. 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 石墨做铅笔芯 C.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B. 葡萄酿成酒 C. 海水晒盐 D. 米饭变馊
二、填空题
13.自然界有“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内容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写两条) 。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科学家证明了“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是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信号分子”,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经,难溶于水,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是 (回答一点即可),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的理由是 .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极地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符合题意;
B、 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有机物和氧气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只是将玻璃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只是在纸上留有痕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只是将浓度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3.【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解答】解:A、海水能晒盐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铁能轧成铁钉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碳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解答】解:A、用铝作导线,因为铝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硬度大,可以切割玻璃,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水加热能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支持木炭燃烧,需要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碘酒作消毒剂,是利用了碘酒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氢氧化钙能和酸性物质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 B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易变质是化学性质,故A错;
B、浓氨水易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是利用浓硫酸与物质中的氢元素、氧元素反应,以水的形式脱出,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硝酸具有氧化性是利用硝酸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出氧化性,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热属于现象,故选项错误.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
【解答】解:A、碳酸容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甲烷极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乙醇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很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B.
9.【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生石灰可用来干燥过氧化氢溶液(又称双氧水)制得的氧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虽然能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紫色石蕊遇到稀酸变为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红磷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B、酒精的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C、铁能在潮湿的空气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氢气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米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3NO2 + H2O====2HNO3+ NO
【解析】【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回答,二者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2)根据题目信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分析回答。
【解答】(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得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中的反应物是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物是硝酸和一氧化氮,方程式为:3NO2+H2O=2HNO3十NO。
故答案为:(1)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2)3NO2+H2O=2HNO3十NO
14.【答案】 无色(答案合理即可);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且二氧化氮能形成酸雨;3NO2+H2O=2HNO3+NO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状态、导电性等,从题目的文字叙述中即可找到,因为一氧化氮有毒且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故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故答案为:无色(答案合理即可);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的二氧化氮,且二氧化氮能形成酸雨.
(2)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故填:3NO2+H2O=2HNO3+NO.
【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的概念以及一氧化氮的性质来分析;
(2)二氧化氮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