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高频易错题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高频易错题集(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20: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能在空气中点燃的金属是(  )
A.铁 B.铜 C.银 D.镁
2.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的优点的是(  )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易导电 D.耐腐蚀
3.镍(Ni)是重要的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①、③中镍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中,必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4.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Zn粉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D.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
5.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液态氧 B.过氧化氢溶液
C.高锰酸钾 D.冰水混合物
6.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
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一定有化学变化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却不一定是离子
C.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一定是有机物
7.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医用酒精属于溶液
B.医学上常用75度的酒精作消毒剂
C.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D.乙醇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8.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乙醇 B.红磷 C.塑料 D.硫酸铜
9.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的,下列材料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
B.二氧化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C.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防热瓦
D.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10.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  )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铜制插头是利用的金属铜的   性,用铁锅炒菜是利用的金属铁的   性,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12.核动力破冰船是以核能为动力的,用于破碎海面冰层,开辟航道。
(1)目前破冰船是利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获得能量的。
(2)破冰船的船舱一般用铝合金制造,理由是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13.含﹣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   。
A.KClO3
B.Cl2
C.NaCl
D.   
14.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肆虐,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消毒剂 性质和用途 备注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其分解产物是醋酸(C2H4O2)和氧气。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性
双氧水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
乙醇消毒液(酒精75%)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并略带刺激性。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手和皮肤的消毒。 外用消毒剂:本品易燃,远离火源;密封保存
(1)过氧乙酸的结构式如图,其化学式为   ,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乙酸应   保存。
(2)“新冠肺炎”患者的用品、住过的房间应选用    消毒,外伤患者的伤口消毒,选用   更合适。
(3)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战胜新冠肺炎等疾病必须依靠科学。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的是   。
A.喝90%的酒精溶液能防治新冠肺炎
B.常洗手戴口罩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D.使用杀菌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质和用法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15.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
A.KOH B.K2CO3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CH3COO)2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4)刷碗时发现洗洁精可轻松去除油污,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17.如表示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铅 锡
熔点/℃ 327.5 231.9
锡铅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是   。
18.如图表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关系,其中①、②表示物质类别。若③、④表示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铁屑”、“硫粉”、“硫化亚铁”中属于②的是   ,铁屑和硫粉形成硫化亚铁属于   变化。
19.在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会经常看到鲜度保持卡(如图),它是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   。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近几年来有媒体报道,我们的海洋里充满了固态垃圾,甚至在海龟体内也发现了塑料袋。最近荷兰的一名学生发明了一种长达120米的海底垃圾回收装置(如图),并将它应用于“太平洋垃圾带”海域。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洋流,将海洋中漂浮的垃圾拦截下来并回收。这个120米长的回收装置是弧形的,由许多根空心的聚氨酯圆柱形短管道并排连接而成,短管下方连着5米深的用于拦截海洋垃圾的尼龙网。洋流经过尼龙网时,海洋垃圾会被拦在尼龙网里,而海洋生物则会随洋流从尼龙网下面游走。
(1)聚氨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质地柔软,耐弯折、耐磨等优异性能。根据上述内容写出聚氨酯材料在生活或生产中的一条用途。   
(2)某聚氨酯树脂的化学式为C3H8N2O,则该种聚氨酯树脂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聚氨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O,该聚氨酯树脂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1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能在空气中点燃的金属是(  )
A.铁 B.铜 C.银 D.镁
【解答】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铁、铜、银、镁四种金属中钾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能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
故选:D。
2.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的优点的是(  )
A.硬度大 B.密度小 C.易导电 D.耐腐蚀
【解答】解: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所以在飞机制造中使用锂铝合金,说明其具有的优点有: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与易导电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选:C。
3.镍(Ni)是重要的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①、③中镍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中,必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解答】解:A、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镍与酸反应说明镍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因此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
B、反应①中镍的化合价由0价到+2钾;反应③中镍的化合价由+4价到了+2价;故B说法正确;
C、②是复分解反应,③不是,故C说法错误;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单质的化合价为零,所以置换反应中,必有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4.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Zn粉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D.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
【解答】解: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不反应,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能将铁置换出来,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可以比较锌、铁、铜三种属的活动性强弱;
B.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再加入锌粉,生成了氯化锌和铁,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铁,可以比较锌、铁、铜三种属的活动性强弱;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都不反应,说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但不能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可以比较锌、铁、铜三种属的活动性强弱;
D、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锌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且锌反应的比铁剧烈,铜不反应,可以比较锌、铁、铜三种属的活动性强弱。
故选:C。
5.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液态氧 B.过氧化氢溶液
C.高锰酸钾 D.冰水混合物
【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x属于单质;y属于化合物;z属于氧化物。
A、液态氧属于单质,故A错;
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故B错;
C、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
D、冰水混合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说法和判断合理的是(  )
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一定有化学变化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却不一定是离子
C.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一定是有机物
【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故A错;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却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电子等,故B正确;
C、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有可能是显碱性的盐,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故C错;
D、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故D错。
故选:B。
7.2019年岁末爆发的武汉新冠肺炎,让人们再次认识医用酒精是病毒的“克星”。下列关于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医用酒精属于溶液
B.医学上常用75度的酒精作消毒剂
C.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D.乙醇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解答】解:A、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说法正确;
B、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即75度的酒精,故B说法正确;
C、医用酒精中75%的是乙醇,25%是水,所以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故C说法正确;
D、有机高分子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几十万等的有机物,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8.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乙醇 B.红磷 C.塑料 D.硫酸铜
【解答】解:A、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塑料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的,下列材料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
B.二氧化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C.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防热瓦
D.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解答】解:A.石英砂含有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正确。
B.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不是二氧化硅晶片,故B错误。
C.高强度陶瓷可以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消除航天飞机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热量,避免对机体造成损害,故C正确。
D.钛合金材料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故D正确。
故选:B。
10.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  )
A.贫血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解答】解:A.贫血是由于人体缺铁引起的,故A错误;
B.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故B错误;
C.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缺钙引起的,故C错误;
D.甲状腺肿大是由于人体缺碘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钙元素 ,铜制插头是利用的金属铜的 导电 性,用铁锅炒菜是利用的金属铁的 导热 性,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延展 性
【解答】解: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铜制插头是利用的金属铜的导电性,用铁锅炒菜是利用的金属铁的导热性,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答案为:钙元素;导电;导热;延展。
12.核动力破冰船是以核能为动力的,用于破碎海面冰层,开辟航道。
(1)目前破冰船是利用 核裂变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获得能量的。
(2)破冰船的船舱一般用铝合金制造,理由是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大 (选填“大”或“小”)。
【解答】解:(1)由于核裂变是可控的,故目前破冰船是利用核裂变过程获得能量;
(2)合金要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
故答案为:(1)核裂变;(2)大。
13.含﹣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 C 。
A.KClO3
B.Cl2
C.NaCl
D. KCl 
【解答】解:﹣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
A、KClO3中氯元素是+5价,不属于氯化物,故A错;
B、Cl2中氯元素是0价,故B错;
C、NaCl中氯元素是﹣1价,且属于化合物,属于氯化物,故C正确;
D、KCl中氯元素是﹣1价,且属于化合物,属于氯化物。
故答案为:C,KCl。
14.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肆虐,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消毒剂 性质和用途 备注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其分解产物是醋酸(C2H4O2)和氧气。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性
双氧水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
乙醇消毒液(酒精75%)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并略带刺激性。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手和皮肤的消毒。 外用消毒剂:本品易燃,远离火源;密封保存
(1)过氧乙酸的结构式如图,其化学式为 C2H4O3 ,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C2H4O3=2C2H4O2+O2↑ 。过氧乙酸应 密闭 保存。
(2)“新冠肺炎”患者的用品、住过的房间应选用 过氧乙酸  消毒,外伤患者的伤口消毒,选用 双氧水 更合适。
(3)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
(4)战胜新冠肺炎等疾病必须依靠科学。下列说法没有科学根据的是 A 。
A.喝90%的酒精溶液能防治新冠肺炎
B.常洗手戴口罩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C.勤开窗通风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D.使用杀菌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质和用法才能保证安全有效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过氧乙酸(C2H4O3),生成物为氧气和醋酸(C2H4O2),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4O3=2C2H4O2+O2↑,过氧乙酸易挥发,应密闭保存;
(2)“新冠肺炎”患者的用品、住过的房间应用过氧乙酸消毒,因为过氧酸分解生成的醋酸具有消毒作用;有外伤的伤口消毒时,选用双氧水比较合适,因为过氧酸分解生成的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3)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4)饮酒有害健康,不利于防治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常洗手、勤开窗都能预防,使用杀菌消毒剂必须了解其性质和用法才能保证安全有效,只有选项A说法不正确,没有科学根据,故选A。
故答案为:(1)C2H4O3;2C2H4O3=2C2H4O2+O2↑;密闭;
(2)过氧乙酸;双氧水;
(3)C2H5OH+3O22CO2+3H2O;
(4)A。
15.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 ;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BD (填序号)
A.KOH B.K2CO3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CH3COO)2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CaCO3═( CH3COO)2Ca+CO2↑+H2O 。
(4)刷碗时发现洗洁精可轻松去除油污,原因是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
【解答】解:
(1)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这种塑料有热塑性。
(2)A、KOH属于碱,不是钾肥,故选项错误。
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C、NH4H2PO4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3)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生成物是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4)刷碗时发现洗洁精可轻松去除油污,原因是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答案:
(1)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
(2)BD;
(3)2CH3COOH+CaCO3═( CH3COO)2Ca+CO2↑+H2O;
(4)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解答】解: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选:B。
17.如表示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铅 锡
熔点/℃ 327.5 231.9
锡铅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是 3:2 。
【解答】解:
由图象可知,合金熔点最低时锡占60%,所以铅占40%,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为:60%:40%=3:2。
故答案为:3:2。
18.如图表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关系,其中①、②表示物质类别。若③、④表示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铁屑”、“硫粉”、“硫化亚铁”中属于②的是 “铁屑”、“硫粉” ,铁屑和硫粉形成硫化亚铁属于 化学 变化。
【解答】解: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图示可知②是单质,所以“铁屑”、“硫粉”、“硫化亚铁”属于单质的是“铁屑”、“硫粉”;
铁屑和硫粉形成硫化亚铁,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铁屑”、“硫粉”;化学。
19.在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会经常看到鲜度保持卡(如图),它是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 C2H5OH 。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
【解答】解:(1)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
(2)酒精挥发形成气相保护层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3)反应物是酒精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1)C2H5OH;(2)物理;(3)C2H5OH+3O22CO2+3H2O。
20.近几年来有媒体报道,我们的海洋里充满了固态垃圾,甚至在海龟体内也发现了塑料袋。最近荷兰的一名学生发明了一种长达120米的海底垃圾回收装置(如图),并将它应用于“太平洋垃圾带”海域。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洋流,将海洋中漂浮的垃圾拦截下来并回收。这个120米长的回收装置是弧形的,由许多根空心的聚氨酯圆柱形短管道并排连接而成,短管下方连着5米深的用于拦截海洋垃圾的尼龙网。洋流经过尼龙网时,海洋垃圾会被拦在尼龙网里,而海洋生物则会随洋流从尼龙网下面游走。
(1)聚氨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小、质地柔软,耐弯折、耐磨等优异性能。根据上述内容写出聚氨酯材料在生活或生产中的一条用途。 织鱼网(合理即可) 
(2)某聚氨酯树脂的化学式为C3H8N2O,则该种聚氨酯树脂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2:7:4 。聚氨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O,该聚氨酯树脂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3H8N2O+11O26CO2+8H2O+4NO 。
【解答】解:(1)根据聚氨酯密度小、质地柔软,耐弯折、耐磨等优异性能,可用来织鱼网(合理即可);
(2)聚氨酯树脂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2:8×1:2×14:16=9:2:7:4;
聚氨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和NO,该聚氨酯树脂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8N2O+11O26CO2+8H2O+4NO。
答案为:(1)织鱼网(合理即可);(2)9:2:7:4;2C3H8N2O+11O26CO2+8H2O+4NO。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