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8-22 15:3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天秀中学:何佩琼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
地球的形状: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1519-1522年 (葡)麦哲伦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的船队成功地进行了环球航行,首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在实践上第一次证实了大地是球形的,第一次证实了全球海洋是一个整体。这使地理学发生了一场真正的革命。

活动: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
球形的证据吗?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见桅杆,再看到船身。当人们观看一艘驶离港口的大船时,可以看到它渐渐地消失在水平线下。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
站得高,看得远
坐飞机旅行所见
……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例子吗?
你知道地球的真正形状吗?
你能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吗?
形状
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 轴
北 极
南 极
赤 道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表面积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想个办法:使你站在地球上就能看到“地球”的全貌
二、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地球仪怎样反映地球的面貌
和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事物
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的每一个事物位置
学习小结
学习地球的形状,其意义在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让我们懂得:任何科学真理,都不可能单纯依靠思维来获得,唯一的途径是致力于对自然的观察和实践 。
勤于观察,勤于学习,
勤于思考,勤于总结 。
地 轴
北 极
南 极
赤 道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表面积
6371千米
约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线 纬线
赤 道
0 °
30 °
30 °
60 °
60 °
90 °
北 半 球〔北 纬〕
南半球〔南纬〕
23.5 °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3.5 °
南极
90 °
N
N
N
N
S
S
S
S
北极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赤 道
0 °
90 °
北极
南极
90 °
N
S
试一试:
总结纬度的变化规律
变大
变大
说一说:
纬度的大小变化与位置的南北有什么关系?
比较下列几个纬度的南北位置
1 2 3
A 10°N 10°S 10°N
B 15°N 15°S 15°S
结论 偏南 偏南 偏南
A
B
B
本 初 子 午 线
0 °
北极
南极
90°
90°
E
W
赤道
90 °
北极
南极
180°

E
90 °
北极
南极
180°

W
180 °
北极
南极
90°
90°
E
W
试一试:
总结经度的变化规律
本 初 子 午 线
0 °
90°E
90°W
变大
变大
说一说:
经度的大小变化与位置的东西有什么关系?
比较下列几个纬度的南北位置
1 2 3
A 10°E 10°W 10°E
B 15°E 15°W 15°W
结论 偏东 偏东 偏东
B
A
A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完成P7活动1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相互关系
互相平衡
相交两极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P5
P5
西半球:西经大于20°W,
东经大于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西经小于20°W,
东经小于160°E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经线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完成P7活动2.
北半球:赤道以北
南半球:赤道以南
经度纬度特征比较
复习归纳下表:
纬线 经线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度数大小与位置关系
东西经各180°
赤道
20 °W与160 °E
南北纬各90°
S、N
E、W
北纬度数越大,位置越偏北,度数越小,位置越偏南;南纬度数越大,位置越偏南,度数越小,位置越偏北。
东经度数越大,位置越偏东,度数越小,位置越偏西;西经度数越大,位置越偏西,度数越小,位置越偏东。
赤道
本初子午线
纬线 经线 经纬网
经纬网
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世界政区图
做一做
P8活动
经纬网
1.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 东经还是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经纬网
你知道A(400 W ,400 N )、B(80 0 W , 300 N )、C( 60 0 W , 500 N )这三个点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吗?
15°

15°
30°
45°
165°
150°
135°
180°
165°
纬度越向北越大——北纬N
纬度越向南越大——南纬S
A
B
150°W,15°N
165°E,15°S
C
165°W,45°S
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经度越向东越大——东经
E
经度越向西越大——西经
W
N


180°
从北极看地球
60°30°
45°E
90°E
135°E
135°W
90°W
45°W
A
B
45°W,30°N
135°E,60°N
逆时针旋转
S


180°
从南极看地球
60°30°
45°W
90°W
135°W
135°E
90°E
45°E
A
B
45°E,60°S
90°W,30°S
顺时针旋转
小结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弧
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纬 度 经 度
度数起点线
0°的确定
度数的划分
度数的变化规律
度数的代号
半球的划分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 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 距南北两极相等
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 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自赤道向南、北 各划分90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 各分作180
由赤道分别向南、北 两极递增到90
自0 经线分别向东、西 递增到180
赤道以南为南纬,S 赤道以北为北纬,N
0 经线以东为东经,E 0 经线以西为西经,W
赤道把地球分为 南半球、北半球
20 W、160 E的经线圈把 地球分为东半球、西半球
小结
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
形状
月 食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观察月食,发现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是圆弧形,推断地球的形状为球形。他还结合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作了进一步论证,支持这一学说,称为地圆说
站得高看得多
假设地球是平的,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
船去桅杆最后消失,船来桅杆最先出现,如站得再高一些,刚刚消失的桅杆又看到了,站得高,看得远,难道这两件事情是偶然的吗?
地球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尔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1744年和1982年又先后在同地建立第二座和第三座赤道纪念碑。赤道标志还有非洲的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至马萨卡公路中途(两侧)的赤道标志、肯尼亚基苏木赤道标志、扎伊尔姆班达卡赤道标志,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坤甸赤道标志。
纬线和纬度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建在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东尼奥镇。碑高30米,用棕色花岗岩砌成,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半”的照片作纪念。
纬线和纬度
纬线和纬度
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江口镇江滨公园内,是中国大陆建设的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高15米,于1984年6月21日(夏至)建成。 
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全景
经线和经度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地面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