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火药爆炸 B. 木条燃烧酒精挥发
C. 矿石粉碎衣服晾干 D. 葡萄酿酒牛奶变酸
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该物质的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 一定是物理变化
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春风化雨 B. 火上浇油 C. 叶落知秋 D. 滴水成冰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对玻璃片呼气
B. 蜡烛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在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遇到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下列古诗词中,不含化学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更是寓意深刻。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冰消瓦解 B. 杯弓蛇影 C. 火烧连营 D. 沙里淘金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冰雪融化
C. 葡萄酿酒 D. 光合作用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用于判断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发出淡蓝色火焰 B. 放出大量热
C. 硫由固体融化变为液体 D.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保持社交距离
C.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出门配戴口罩
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梨树的光合作用 B. 节日燃放烟花
C. 钢铁熔化 D. 铁制品生锈
二、填空题
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______是物理性质; ______是化学性质; ______是化学变化; ______是用途。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容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列溶解易燃烧常用作燃料,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气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边叙述用序号填空: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
酒精的用途是:______。
下列各句描述的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均填序号。
胆矾是蓝色固体;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矿石粉碎;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铁能生锈;水是无色液体;酒精挥发;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汽油易挥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就很容易解决。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A.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木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答本题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说明气化后物质种类并未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故选B。
3.【答案】B
【解析】解:A、春风化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火上浇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叶落知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A、对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只是水蒸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湿衣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答案】B
【解析】解:A、野火烧不尽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春风吹又生,春天到了,植物又发芽了,包含着植物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光的散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遥看瀑布挂前川是看到前方的瀑布,只是水的流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指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燃放烟花爆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A、冰消瓦解冰一样地消融,瓦一样地分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杯弓蛇影只是照得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火烧连营,木材等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沙里淘金是将金子从沙子里分离出来,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答案】B
【解析】解:A、天然气的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9.【答案】A
【解析】解: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草枯鹰眼疾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雪尽马蹄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炉火是指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答案】D
【解析】解: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D。
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D、配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2.【答案】C
【解析】解:A、梨树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节日燃放烟花,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钢铁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铁制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3.【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故答案为:;;;。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4.【答案】
【解析】解: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这些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常用作燃料属于酒精的用途。
故填:;;;。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5.【答案】
【解析】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矿石粉碎、酒精挥发都属于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铁能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胆矾是蓝色固体;水是无色液体;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汽油易挥发都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加热铜绿产生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矿石粉碎、酒精挥发都属于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铁能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胆矾是蓝色固体;水是无色液体;水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是;汽油易挥发都属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