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千米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千米的含义,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与经验,体验千米的长度,并能实际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我教学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认识千米》一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基础上来感知学习的,因为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对千米到底有多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对进率1000理解也较困难。
3重点难点
1.认识和体验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千米的实际应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千米的体验和感知
一、导学:
1.温故互查
问题: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并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式:同桌讨论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
2.训练: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课桌长约10( )
3. 创境激趣:
提问:如果测量湟中到西宁的距离,你选择这里面的哪一个长度单位?(两人小组合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也是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大哥哥,它叫“千米”板书:认识千米
二.解读学习目标
三.交流共享
(1).介绍千米单位;
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2).体验1千米有多长;米和千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师:那么,你们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吗?用一米长的直尺测量1000米,大约要测量多少次?
1000个一米就是1千米,1000个一米就是1000米。因此,我们就可以说,1千米=1000米。
(3).练习读:有的同学说,这样我们读起来好像差不多。注意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像读语文一样抑扬顿挫。怎样读呢?把数字和单位分开来读。(教师示范读、领读、小组练习读)
四.尝试练习
教材21页1.2.3
五.知识拓展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在只有一米的直尺没有长尺的情况下怎样去估计两段路程之间的距离呢?
4.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大约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旧学校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新学校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老师就拿新学校为例,再给大家教一种估计的方法好吗?新学校400米的跑道,一般的速度步行一圈大约需要6分钟,你能计算出走1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吗?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放学的时候,从校门口看着表走15分钟后,回头看到的路大约就是一千米。
六.课堂梳理小结
先两人小组内交流,后小组代表发言。
7. 作业布置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