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线(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平行线(教案) 数学四年级上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0 12: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认识平行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的感知和观察、操作、画图的活动过程,深切感受直线的平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操作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2学情分析
“认识平行”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这些抽象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知识体验无疑是一次挑战。因此,我设计本课时,注重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的含义。教学中注重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能有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含义,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的画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的感知和观察、操作、画图的活动过程,深切感受直线的平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操作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线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含义,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的画法。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谈话
师:10年前,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今天数学课前,考考你们的识字,行吗? 这个字,你们都认识,不知道今天你们能不能认出他来?看:(课件1)这是我们的祖先三千多年前使用的文字,叫甲骨文。猜一猜,是什么字? 生:目、眼。 师:眼睛?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判断他到底是不是“眼”,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字和眼睛有关系,对吗?后来啊,这个字的形状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图:)虽然形状改变了,但还看出像眼睛。再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对文字进行了修改,它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如图:)。但当时的人们觉得这种字体写起来很麻烦,就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叫做隶书(如图:),能认出他来吗? 生:面。 师:(板书:面)这就是“面”字的演变过程,面最初表示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脸庞,为什么我们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鼻子嘴巴都没有要,而唯独留下眼睛呢? 生:眼睛很重要。 生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是呀,眼睛是我们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
活动2【讲授】一、认识同一平面。
1、同学们,刚才我们讲到了面,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都有哪些物体的面?黑板面、桌面、作业本面……摸一摸,发现了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平平的),像这样的面叫平面。(板书:平)
2、(出示四个面上分别写有“无”“始”“无”“终”的长方体)这是个平面。上面写着( )这个平面呢?这个,这个呢?你发现了什么?(“无始无终”)。如果不转动,你能同时看到这四个字吗?为什么?(这四个字写在了“不同的平面上”,)那如果是这样呢?(打开长方体盒子)看到了吗?怎么回事?这四个字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同一)
活动3【讲授】二、学习新知
1、谁知道这个“无始无终”描述了以前我们学的哪种线的特征?(直线)厉害,一猜即中。直线的特征是什么?向两端无限延长
其实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能抽象出线,看,这是我们学校的跑道、图书角。。。。。每个平面中有几条线?(2条)我们把每一条线都看成是直线,别看他们画的不长,实际上每一条都是------无限长的。
2、初步感知。
(1)瞧,这5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那你们能根据他们的位置关系,帮他们分分类吗? 同桌拿出材料,两人分一分,并说说分的理由。
(2)师生互动交流分类。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想怎么分的?这么分的理由? 理由:1、4、5不相交,2、3相交。找出交点。 小结:他这么分的理由是这两组中的直线是相交的,那三组中的直线都是不相交的,是这意思吗?
质疑:同意他们分法的请举手!不同意的再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理由:直线会无限延长。最后会相交。 也就是这2条都是直线,会无限延长。延长之后就会相交。你们想象一下,延长延长再延长相交了吗?画一画验证一下。果然---相交了。 不光用眼睛看,还联系直线的特点进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向他学习。 现在你们认为5号应该和谁一组呀?
(4)哎,这两条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这两组中的直线也应该可以延长的呀,延长后相交吗?不相交。 咱们动手画一画验证一下,延长后是否相交好吗?请同桌中左边的画第一幅,右边的同学画第二幅。(学生动手画延长线)
反馈情况:延长后相交了吗?没有,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发现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相交,另一种是:不相交(完善板书),注意了: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他们互相平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行(板书课题)。
什么叫互相平行呢?我们来看这组的两条直线:我们说上面的这条直线为a,下面这条为b。我们就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那反过来可以怎么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课件a、b、c、d) 下面这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怎么说?同桌说说看。谁愿意来说?大家理解互相平行的意思了吗?
活动4【练习】三、及时巩固
(1)判断。
下面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们用手势来表示,比比谁的反应快!
(2)辨析
左边的两组中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不是互相平行的?右边两组为什么互相平行?
学生会认为左边的两组直线相交,而右边的两组直线不相交。
教师强调:只要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强调2次)学生质疑。说说你的想法。相信你心中一定有了一定的想法。是不是像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呢?
演示:一个盒子,再出示另一个盒子。
2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平行吗?
拿第2个盒子:2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吗?平行吗?
移动:2条直线,相交吗?平行吗?怎么回事?发现他们不再同一平面内。(指名说)
看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在同一平面内。齐读这句话。
活动5【活动】四、生活中的平行
1、我们认识了平行,那在生活中你能找到互相平行的直线吗?用你们的眼睛好好找找。
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五线谱、铁轨、地砖)在图中找出哪些线是平行的?
看来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的线是互相平行的,那你能在这些图中找到相交的线吗?
2、同学们真棒,找了这么多互相平行的线,那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图形中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呢?让我们来看看。
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
活动6【活动】五、画平行线
我们找了这么多的平行线,那你们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画好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画好了吗?你们是怎么画的?
展台反馈方法(描、移)
如果操作正确的话,这几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2、下面老师提高要求:这里有一个点,我们称它为A点。你能经过A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这几种方法你想选择哪一个?
描的缺点:没有合适的尺子。
量的缺点:麻烦
选择移的同学很多。觉得方便。
质疑方法: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下面,我用刚才这种方法来画一组平行线。先画一条,向下移,再画一条,有问题了吗? 说明是画出问题了,还是移出问题了?移出问题了。移动时会歪掉。
讨论:你们能不能把移的方法改良一下,让它既快又稳呢?
3、提炼方法。 谁能边画边介绍这样的方法? 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你们现在都会用这样的方法画平行线了吗?。
动手画一组平行线。
我们看这位同学画的标准吗?光说还不行,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检验一下,好吗?
教师检验。
你们画的标准吗?同桌互相检验一下。
看来大家都学会了这种画平行线的方法,要想熟练的掌握这种画平行线的方法,还需要我们课后多加练习。其实,画平行线的方法有很多,等着我们以后去学习和研究呢。
全课归纳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