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需要准备:教材、白纸、《学典》练习册。
展开想象,你的同桌就在身旁,创造良好的上课氛围。
单元导语
叱咤 chì zhà
单元目标:
①学习精读,注意把握关键语句和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②结合人物生平及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单元导语
邓稼先
杨振宁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仿 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宰割 元勋 诞生
开拓 署名 挚友
奠基 难堪 妇孺皆知
孕育 签字 马革裹尸
选聘 谣言 节然不同
筹划 邓稼先 仰慕
qiān
(kuāng)
(qì)
(jū cuì)
(páng huáng)
(yān)
(yīn)
(xiān)
(xiǎn)
zǎi
xūn
dàn
tuò
shǔ
zhì
diàn
kān
rǔ
yùn
guǒ
pìn
yáo
jié
chóu
jià
生字词
yǎng mù
找出四处错误。
热泪盈眶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彷徨
殷红 鲜红
殷切 鲜为人知
宰割 元勋 诞生
开拓 署名 挚友
奠基 难 堪 妇孺皆知
孕育 签字 马革裹尸
选聘 谣言 截然不同
筹划 邓稼先 仰慕
qiān
(kuàng)
(qì)
(jū cuì)
(páng huáng)
(yān)
(yīn)
(xiān)
(xiǎn)
zǎi
xūn
dàn
tuò
shǔ
zhì
diàn
kān
rú
yùn
guǒ
yáo
jié
chóu
jià
生字词
yǎng mù
pì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很少有人知道 。
妇:妇女。孺:儿童。妇女和儿童都知道,指知名度高。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白了的简单事物。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每家每户都明白,人人皆知。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或同一个物在不同的时间不一样 。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比喻锐气和才华等全都显露在外面,显得不成熟、骄傲,甚至盛气凌人。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将士英勇牺牲在战场。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后来引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一个荣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达半世纪
一个为中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二十八载
杨振宁与邓稼先
世交之家:杨振宁的父亲与邓稼先的父亲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两家是老乡又是邻居,关系非常好。
知己挚友:杨振宁和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后又一起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再求学美国。
整体感知——看国士品行
1、速读课文,你读到了邓稼先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体现出他怎样的品行?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事迹 品格
邓稼先( ) ( )
( ) ( )
( ) ( )
( ) ( )
( ) ( )
整体感知——看国士品行
事迹 品格
邓稼先( 毕业回国 ) ( 热爱祖国 /精忠报国 )
( 发明两弹 ) ( 勇担使命 )
( 带病工作 ) ( 无私奉献/鞠躬尽瘁 )
( 说服两派 ) ( 没有私心/一心为公 )
( 写信证实 ) ( 严谨认真 )
( 常驻阵地 ) ( 责任心强 /不怕牺牲 )
聚焦文本——品人性之光
1、细读课文,说说哪些词语、哪些语句感动了你。
①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③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聪颖
勤奋
毫不犹豫
两种情感交织
情感激荡
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苏联将在火箭、航空技术和原子弹技术等方面给中国以援助。
1958年,苏联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由苏方控制,中方拒绝。
1959年6月20日,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召回全部1390名在华苏联专家。苏方撤退时,带走了大量的资料,使中国大批建设项目陷于停滞状态,境遇艰难。
④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⑤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⑥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⑦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临危不惧
身先士卒
惨烈悲壮
至死不悔
求仁得仁
聚焦文本——品人性之光
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性格为人
奥本海默
邓稼先
锋芒毕露
特立独行
傲慢无礼
最不要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纯
突出邓稼先的忠厚的品质
没有私心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聚焦文本——品人性之光
3、找出文章中的独立段和引用的诗词。
读一读,说说它们对塑造邓稼先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独立段:一个句子构成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必须,而是作者有意令此句单独成段。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在 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体现邓稼先是有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突出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显示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要意义,也显示了邓稼先的卓越功勋。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突出这两个日子的不平凡,显示了“两弹”成功爆炸的重要意义,更显示了邓稼先在中国复兴路上的卓越贡献。
“为人谋而不忠乎?”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儒家五德:温良恭俭让。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孔孟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渲染戈壁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突出他为国不辞辛劳的精神。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赞扬邓稼先是为国献身,建功立业、精神永存的中华奇丈夫。
对话自己——铸心灵底色
1.学完这篇文章,邓稼先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副词
表语气
简直、难道
表程度
很、稍微
表范围
都、全
表时间
已经、刚刚
表频率
经常、偶尔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时代。
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
体会语言的准确
感受作者的科学态度
加深对关键句的理解
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一课一得:
①对比的作用。
②引用的作用。
③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
选取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
通过对比,烘云托月来塑造人物。
运用议论抒情句塑造人物。
④理解副词的作用
练习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