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6.4细胞的癌变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6.4细胞的癌变课件(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10: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6.4 细胞的癌变
小朋友为什么要经常到户外晒太阳,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为什么不选在正中午太阳最强的时候呢?
问题探讨
1.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提示: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Vd可以促进钙吸收,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为什么不选在正中午太阳最强的时候呢?
提示:中午紫外线辐射强,过多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皮肤癌早期症状
那癌症是怎么形成的呢?
癌症是由于正常细胞癌变成了癌细胞并大量增殖引起的。
什么是癌细胞呢?
一、癌细胞的概念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cancer cell)。
致癌因子
遗传物质
不受机体控制的
连续进行分裂
血癌细胞
有人说,癌症就是肿瘤。就你所了解的情况,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称为“癌”。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一位女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近六十年,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
1. 无限增殖
G5
思考: 癌细胞的分裂属于
癌细胞的分裂有细胞周期吗
有丝分裂

癌细胞较正常细胞细胞周期变短,分裂速度变快,代谢增强变快。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培养中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左),当这种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后就变成球形了(右)。
成纤维细胞可以对坏死缺损的组织及骨创伤有重要的修复作用,而变成球形后就失去了原功能。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失去了接触抑制。
①接触抑制: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表现为贴壁生长和汇合成单层后停止生长的特点,即接触抑制现象。
②正常细胞相互接触后,就停止运动和增殖,即有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失去接触抑制性,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生长,形成多层,如图所示:
接触抑制丧失。接触抑制:正常细胞贴壁生长汇合成单层后停止生长。
1、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
2、形态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
3、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细胞”;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癌症为什么难治?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性降低。
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增值产生后存活不超过两个月。
“海拉细胞”来自一位名叫海拉的女性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63年(1951年去世),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
材料
二.癌细胞的特征
1.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接触抑制丧失。接触抑制:正常细胞贴壁生长汇合成单层后停止生长。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正常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
癌变后球形的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可以对坏死缺损的组织及骨创伤有重要的修复作用,而变成球形后就失去了原功能。
癌症为什么难治?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示意图
二.致癌因子
1. 物理致癌因子
如:辐射(电离射线、紫外线、X射线)
——白血病,皮肤癌
2. 化学致癌因子
如:砷、苯、煤焦油、甲醛、黄曲霉素、亚硝胺等
3. 病毒(生物)致癌因子
1.物理致癌因子
二战后日本广岛、长崎
幸存居民癌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悲惨的受害者
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氟氯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变薄,照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强,使皮肤癌患者增加。
2.化学致癌因子
丙烯酰胺 亚硝胺 苯并芘
病从口入
丙烯酰胺
亚硝胺
苯并芘
黄曲霉素
吸烟有害健康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健康肺
肺癌
3.病毒致癌因子
例如: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例如: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生物致癌因子:
毕晓普 美国
瓦尔姆斯
美国
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
荣获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逆转录酶病毒致癌基因的细胞来源
与人类细胞癌变关系密切的有4类病毒:逆转录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乳头状瘤病毒和Epstein-Bars病毒(简称EB病毒),后三类都是DNA病毒。
于1983年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
帮助人们理解了乳突淋瘤病毒致癌的机制。
促进了抗病毒疫苗的开发
Harald zur Hausen(德国豪森)
荣获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细胞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致癌
因子
突变
癌细胞
正常细胞
分裂和分化失控
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呢?
四、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
外因:致癌因子
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G7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
积累
突变
突变
激活
正常细胞
(致 癌 因 子的作用)
不能正常完成分化、不能控制恶性增殖
不受控制,恶性增殖
抑癌基因
抑制状态的原癌基因
癌基因
失去抑制作用
不能控制
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
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癌细胞
正常表达
四、癌变的原因
抑癌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原癌基因(oncogene)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细胞就会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A.原癌基因
B.抑癌基因
累积效应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有关的基因 染色体与癌
你有下列行为习惯吗?
抽烟的习惯
酗酒的习惯
喜食油炸、烧考类食品
喜食盐制、熏制类食品
喜食高脂肪的食品
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性格孤僻、不乐于与人交流
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
不喜欢运动
自我检查
日常诱癌20例
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
感染螺旋杆菌可诱发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皮肤癌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皮肤癌
酗酒可诱发咽喉癌
红肉(即牛肉、羊肉)摄入量过大,可诱发结肠癌
高盐咸食者,易患胃癌
报纸包食物可得各种癌症
吃热烫食物易引起食道癌
纤维素摄入不足可诱发结肠癌和直肠癌
过度肥胖可诱发结肠癌与乳腺癌肝癌
缺少锻炼(每周热量消耗少于1000卡)可诱发
结肠癌和直肠癌
长期精神压力可诱发各种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
2.罐头类食品
3.腌制食品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
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6.奶油制品
7.方便面
8.烧烤类食品
9.冷冻甜点 包括冰淇淋、雪糕等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增加癌症风险的行为举例
心情忧郁
吸烟
长期曝晒
健康生活方式让你远离癌症
少吃脂肪 饮食清淡
膳食纤维 不可忽视
坚持运动 保持苗条
新鲜蔬果 每日必备
腌制食物 不宜多食
饮酒适度 切莫贪杯
决不吸烟  健康相伴   
情绪稳定 轻松工作
定期检查 防患未然
建议
五、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的检测等。
3.化学疗法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多种抗癌剂混合使用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
治疗:1.手术切除,这就需要尽可能在早期发现癌组织,才能完全清除。
2.放射线疗法是使用高能X射线或γ射线集中照射患病部位,杀死癌细胞。放射线疗法不适于病灶范围已经扩大的患者。
课堂反馈:
1.某人长期吸烟成瘾,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了哪种因子的作用(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物理和化学致癌因子
B
2.人体中的某一体细胞,如果连续分裂了60次以上还在继续分裂,则此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
A.分化能力很强 B.全能性增强 C.衰老 D.癌变
D
3. 导致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 )
A.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B.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
C.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
D.细胞能无限增殖
B
4.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
(  )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或X射线照射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答案:B
5.据有关资料统计,80%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的。这说明 (  )
A.乙肝病人的肝细胞中存在致癌基因
B.乙肝病人长期误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
C.乙肝病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D.乙肝病毒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癌变
答案:D
解析:乙肝病毒是一种病毒致癌因子。
6、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A、电离辐射 B、X射线 C、紫外线 D、苯
7、致癌因子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是:
A、致癌因子控制细胞分裂
B、致癌因子控制细胞衰老
C、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
D、致癌因子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花生、大豆、米、面粉、植物油等发霉后,可产生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特别是肝癌)物质。  
2.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      如熏肉、咸肉、咸鱼、腌酸菜、腌咸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可能导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化学物质。 
3.不吸烟。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是导致肺癌和胰腺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证明,吸烟和妇女宫颈癌也有关系。 
4.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浓度高的酒精会刺激口腔、食道壁和胃壁的上皮细胞并引发癌变。 
5.同时吸烟与喝酒会大大增加致癌的机会。 
6.不能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洗食物。
日常防癌十一则
7.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和其它东西。 
8.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物。
9.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这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10.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e等。  
11.炒菜或油炸食品时,因油锅太热产生许多油烟对人体有害,所以炒菜油温不能太高,不能让油锅冒油烟,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提倡多用蒸、煮、凉拌、水氽、汤菜等烹调方法。
结肠癌的发生过程
一个细胞发生了突变
肿瘤形成
癌细胞进入血液
你知道威胁人类健康的
四大“杀手”吗?
心血管病
癌症
艾滋病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