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情感: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法
教具准备 探究式教法
学具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教学成学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 丝带动起来时是什么样的线 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表现丝带动起来的线 学生舞动并观察丝带。总结:丝带动起来时是曲线。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表现丝带动起来的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出示课题。观察教材第8页现代雕塑,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壁画作品,提问:画上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 我国敦煌石窟中还有许多这类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播放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教师利用教材第8页右下角的图片、补充的一些艺术作品,以及教材上学生作业,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样的线条能给人动感。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学生发言:像飞舞的飘带,充满动感…… 学生发言。观看课件中敦煌壁画——飞天。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谈观后的感受。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教 学 程 序 及 内 容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 复习有关线的知识。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提问:你能让哪种线条动起来 学生快速抢答:说出学过的几种线条。学生到黑板上面出能动的线条。 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引发兴趣。
探究式学习活动 分小组利用教材上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 小结:从古至今,艺术作品中常利用富有动感的线条表达作者的感受。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艺术作品中会动的线条。播放课件。组织研讨。提问:你想用会动的线条画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小组讨论:教材上的作品中哪些线条让你感觉有动感 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组际交流。(敦煌壁画中曲线表现了人物的衣服、飘带;雕塑中涌动的线条……)学生观察、体验、感受艺术作品中如何用线条表现动感。研讨:如何运用线条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美感 学生发言:要多用曲线和能表现动感的线条,注意线的疏密。 引导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美术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作画。 培养学生造型能力。
小结 组织学生评价。 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自学内容:课后搜集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敦煌壁画,看看这些画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动感。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 书 设 计
4、 会动的线条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