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下(R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2)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_。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5)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苦寒环境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医药学饱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并努力传承。
B.我们应该坚持使用公勺公筷文明就餐,努力提升自己的卫生意识、健康习惯。
C.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改进教学方法。
D.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将做出伟大的贡献。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范公祠是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建,千年来香火不辍__①__(A.chuò B.zhuì)。祠堂内设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外有一井,名范公井,至今水清如镜。__甲__井畔__②__(A.bàn B.pàn)植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__乙__竹后有碑廊,廊中镌刻着《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足为天下读书人所敬仰,亦可使以公谋私、明哲保身者汗颜。
(1)文中①②处根据汉字选择拼音。(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一项,将冯玉祥将军所拟对联补充完整。(只填序号)(2分)
上联:________
下联: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A.有君子风范,一代功名高宋室,千秋俎豆重苏台。
B.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无风雨也无晴。
C.湖山归眼底,登斯楼把酒临风,吞得进胸中云梦。
D.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3)从语句衔接角度判断,下面这句话应放回文段中甲、乙哪一处?(3分)( )
院南栽翠竹千竿,蔚然深秀。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他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本词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5.“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陈翠①合齐、燕,将令燕王之弟为质于齐,燕王许诺。太后闻之大怒曰:“陈公不能为人之国,亦则已矣,焉有离人子母者?老妇欲得志②焉。”陈翠欲见太后,王曰:“太后方怒子,子其待之。”陈翠曰:“无害也。”遂入见太后曰:“何臞③者也?”太后曰:“赖得先王雁鹜之余食,不宜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于齐也。”陈翠曰:“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④独甚。”太后曰:“何也?”对曰:“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⑤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今王愿封公子,百官持职,群臣效忠,曰:‘公子无功,不当封。’今王之以公子为质也,且以为公子功而封之也。太后弗听,臣是以知人主之不爱丈夫子独甚也。且太后与王幸而在,故公子贵;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于布衣。故非及太后与王封公子,则公子终身不封矣。”太后曰:“老妇不知长者之计。”乃命公子束车制衣为行具。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注】①陈翠:燕国大臣。②得志:这里有报复之意。③臞(qú):消瘦。④丈夫子:指儿子;男孩。⑤赍(jī):把东西送给人。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欲】①陈翠欲见太后____________ ②从民欲也____________
(2)【故】①故公子贵____________ ②公问其故___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
B.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
C.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
D.太后嫁女诸侯/奉以千金/赍地百里/以为人之终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太后方怒子,子其待之。(2分)
(2)忧公子之且为质于齐也。(3分)
9.陈翠以哪些理由说服了太后同意“燕王之弟为质于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井冈读山
①地处千里罗霄之腹的井冈山,是那么与众不同,来的人不只是以仰视的目光看她,还会升腾起一种亲近的感情。
②我于去年、今年两次上井冈山,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我抚摸伟人用过的东西和拍摄墙上存留的标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味出井冈山老表的亲切热忱。
③我登上笔架山,那里有十里杜鹃长廊。每到春天,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映红五百里井冈山。神奇的是,杜鹃花的花朵呈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我去了五龙潭,瀑瀑跌宕,潭潭清澈,山水怎么看都是一个舞着的少女,舞得灵性飞扬。
④我在井冈山雕塑园看到了伍若兰,那是朱德的妻子,她看上去那么羸弱、学生气,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被俘后面对酷刑不曾动摇,最后她滴血的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上。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百姓们亲切地拿着红薯给朱德尝。朱德走时,看到路边几株不起眼的兰花,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分幽雅,他摘了一棵兰花带回北京。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喜爱兰花,那是应了伍若兰的名字。
⑤红军在这里奋斗的年月,不知有多少井冈山女子为他们织布做鞋,缝补浆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红军离去的时候,这些井冈山人就长久地留下了,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那首温情而又凄婉的《十送红军》,使听者止不住眼中涌泪。
⑥一个叫江满凤的女子,爷爷是红军烈士,她以井冈山女子的亮嗓为我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民歌,那或许就是送别红军时井冈山女子的真心话: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⑦江满凤是龙潭景区的保洁员,供着两个孩子读书,电视剧《井冈山》的导演邀请她演唱主题曲,给出的巨额报酬被她拒绝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收入微薄的她却主动捐款。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
⑧1965年,毛泽东顺着原来的路线又上了井冈山。他先到了茅坪八角楼,当年的星星之火,后来燃遍了整个中国。之后他来到了黄洋界,停留了40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又到了茨坪,那是他之前在井冈山时居住过的地方。毛泽东很是感慨:“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了。”那个时候上井冈山的路还是碎石渣路,现在从这里到机场全程高速,到长沙和南昌也是一路顺畅。
⑨下山的时候,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荼,如火如荼的荼,星星之火一样的荼,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⑩回首井冈山,它就像一支巨大的火炬,昨日燃的是红色的火焰,今天燃的是绿色的葱茏;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选自《党的生活》,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描写笔架山杜鹃花开繁盛与五龙潭水清澈,写出了井冈山自然景色的生机与灵动。
B.文章引用《十送红军》的歌词,写出了军民间的鱼水情深,表现出红军精神深入人心。
C.第⑧段插叙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所发的感慨,表现他不忘人民、不忘本的优秀品质。
D.文章语言生动典雅,以描写为主,多处直抒胸臆,表现了当代人对先辈的尊敬之情。
11.文中写了红军烈士后代江满凤,在表现主题上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
(3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5分)
(1)朴素得像一堆草,却骄傲地昂着头,绝不失一分幽雅。(赏析加点词)(2分)
(2)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荼,如火如荼的荼,星星之火一样的荼,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赏析画线句子)(3分)
13.文章标题为“井冈读山”,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读井冈山”?请简要概括。(3分)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①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
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扶贫剧有一天也会成为“爆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有些人将贫困群体当成“他者”,长时间处于对贫困的想象和建构中,导致有些影视作品也带上了一种创作者的精英凝视。加之当下有一部分扶贫剧创作带有任务性质,在完成任务的心态下,创作者用敷衍或居高临下的态度制作作品,无法深入观众的内心,更不能让观众通过扶贫剧真实地观察到贫困地区的问题。电视剧创作,需要进入贫困地区的内部与深处,发现真实的乡村图景。
③在《山海情》中呈现的村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且剧中的扶贫干部也并非万能,没有“主角光环”,村民的不理解、技术上的不懂行、手中资源的不足——扶贫干部所能遇到的真实困难,都刻画在剧情细节之中。这也表明了扶贫剧创作需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问题:作为个体的扶贫干部不是万能的,不是随着扶贫干部的到来,资金、设备、平台、渠道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扶贫剧必须要表现好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剧里的人物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
④《山海情》之所以能打动如今的年轻人,是因为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里,很多都是年轻人。从贵州等省份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年轻人,承担起了扶贫的重任,推进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山海情》剧中的村支书也是一位从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有朝气、有锐气,打破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口”,他们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这注视,是热忱的,也是平等的。他们不以“牺牲者”或“奉献者”的身份自居,如此,才能真正博得贫困地区群众的信赖,才能真正激发贫困地区脱贫奋斗的巨大能量。
(摘编自韩浩月《〈山海情〉靠什么吸引了年轻人》,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海情》讲述了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故事。
B.扶贫剧之所以不能够真实地反映贫困地区的问题,只因为创作者的精英凝视。
C.要解决好贫困地区的资金、设备、平台、渠道等难题,不能只依靠扶贫干部。
D.本文先引出话题,再进行分析,过渡自然,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具有现实意义。
16.文章第④段阐述了年轻人参与扶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3分)
17.电视剧《山海情》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术文化在中华传统年节文化中一向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各种节俗交织在一起,表达百姓祈福心愿、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在记录民间年节习俗的同时,也使节日充满了文化气息。
材料二:中国年画是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多数地方都有过新年张贴新年画的习俗,因一年一更换,或谓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祇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年画产地众多,通俗普及,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种类上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门神类、吉庆类、戏曲类、风情类等。这些年画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充分表达了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材料三:中国年画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
B.中国年画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
C.中国年画起源于驱邪避鬼的迷信活动。
D.中国年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请判断材料三中的年画属于哪一类年画,并简述理由。(4分)
20.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字词组合成一副对联,填写在材料一的横线上。(3分)
岁月 大 画里 乾坤 长 纸上
(六)名著阅读。(6分)
2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简·爱》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目标 句子摘抄 任务验收
识记人物 “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天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这段话是简·爱对____________(人名)的表白。(2分)
熟悉地点 “我四面环顾一下这像个修道院似的花园,又举目望望房子,一幢大建筑物,其中的一半显得灰暗陈旧,而另一半却还相当的新。较新的那部分里容纳了教室和宿舍……” (2)“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名)。(2分)
了解情节 在孤儿院里发生了什么事夺走了许多孤儿的生命,海伦也因此死去,使简·爱受到很大的打击? (3)此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暑期将至,你所在的区县共青团团委向广大初三毕业生招收志愿者。岗位有图书馆引导员、体育馆助理教练、信息技术中心电脑操作员、农业生态园小导游。团委将择优招聘,请你选择一个岗位,写一封自荐信。你可以讲述自己某项爱好和技能的故事,也可以讲述担当这项工作的优势。自荐信署名为“小闽”,日期为6月25日。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不能套作和仿作。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毅魄归来日
(2)全仗你抬声价
(3)水萦纡
(4)牺牲玉帛
(5)能谤讥于市朝
(6)不知饴阿谁
(7)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8)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D 3.(1)A B (2)D (3)乙
二、(一)4.C
5.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昏庸无能、苟且偷安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二)6.(1)①想要,希望 ②愿望 (2)①所以,因此 ②原因,缘故
7.D
8.(1)太后正生您的气,您还是等一等吧。
(2)忧虑公子将要到齐国做人质(或:质子)。
9.目前燕王之弟(公子)没有功劳无法受封,只要去当质子,就能立功受封;将来太后千秋,燕王退位,太子继位后燕王之弟(公子)将失去依靠,地位将变得卑贱,应趁早受封。
【参考译文】陈翠想促成齐、燕两国联合,准备让燕王的弟弟到齐国去做人质,燕王答应了。燕太后听说后大怒说:“陈翠不能帮人治国,那么也就罢了,哪有让人母子分离的呢?老妇一定要报复他。”陈翠想要拜见太后,燕王说:“太后正生您的气,您还是等一等吧。”陈翠说:“没关系。”于是入宫拜见太后说:“太后怎么瘦了?”太后说:“仰仗先王吃剩的雁鸭,本来不应该瘦,只是忧虑公子将要到齐国做人质才如此。”陈翠说:“人主爱自己的子女,不如平民百姓爱得厉害。太后您不但不爱自己的子女,而且又特别不爱儿子。”太后问:“为什么这么说?”陈翠回答说:“太后把女儿嫁给诸侯时,送给她千金,又给她百里土地,认为这是人的终身大事。如今大王愿意封赏公子,然而百官坚守职分,群臣效忠,都说:‘公子没有功劳不应该封赏。’如今大王让公子去做人质,正是准备让公子立功封赏他。太后不听,臣下以此知道您特别不爱自己的儿子。况且如今幸亏太后和大王在世,所以公子才能地位显贵;一旦太后去世,大王撇下国家,太子即位,公子将会比平民还卑贱,所以不趁太后和大王在位的时候封赏公子,那么公子将终生不能受封。”太后说:“老妇不知道先生有这样的打算。”于是太后让人给公子准备车辆,制作衣服,准备出发的用具。
(三)10.D 点拨:“典雅,以描写为主,多处直抒胸臆”错误。
11.①表现井冈山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情谊。②体现井冈山当代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③体现红军精神在后世得到传承。
12.(1)“骄傲”一词赋予兰花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兰花傲然挺立的样子,抒发了作者对兰花的赞美和对伍若兰的敬仰之情。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景物描写),既生动地写出了荼的繁茂与生命力,又象征着井冈山精神的发扬光大。
13.①美丽的自然风光(春天的美丽风光)。②红色的革命历史。③不朽的革命精神。
14.井冈山是革命的火种,点燃了中国的革命,也创造了井冈山美好的今天;井冈山精神支撑着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四)15.B
16.①承担起扶贫的重任,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②给乡村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洗礼”(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活力)。③对乡村充满感情的、热忱的、平等的注视。
17.①进入贫困地区的内部与深处,发现真实的乡村图景。②表现了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使人物鲜活起来。③剧中为脱贫而奋斗的村民,很多都是年轻人。
(五)18.C
19.示例:属于吉庆类年画。该图中“莲”与“年”谐音,“鱼”与“余”谐音,整幅画意味着“连年有余”,十分吉祥喜庆,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
20.纸上乾坤大 画里岁月长(或:画里乾坤大,纸上岁月长;乾坤画里大,岁月纸上长。)
(六)21.(1)罗切斯特 (2)洛伍德(罗沃德)学校
(3)一场有传染性的伤寒
三、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