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沟门第二小学新授课导案
教学内容 搭一搭(一)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总节数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结合搭正方形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过程方法 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流程 主题 切入 一、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1、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用小棒搭正方形,看一看能搭几个?(用4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这样可以搭3个正方形)2、13根小棒都用完了吗?(还剩1根)这根小棒能搭成一个正方形吗?(不能)3、师引导:我们把这次搭正方形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13根小棒,每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自主学习 1、师小结: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但这个除法比以前学习的除法多了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剩余,它的名字叫“余数”。出示算式,让学生认一认,想一想。 13÷4=3(个)……1(根)2、3表示什么意思?1又表示什么意思?它叫什么?
合作学习汇报展示 1、如果给你14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有没有剩余的小棒?你们能写出除法算式吗?14÷4=3(个)……2(根)2、如果给你们15、16、17、18、19、20根小棒,结果又会是什么呢?你们试着搭一搭,填一填。并完成课本第4页的表格。3、学生做完后,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算式,指导学生发现特点。 1)余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2)用16和20根小棒搭正方形时,没有剩余。3)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1根;用14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2根;用15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3根;用17根小棒搭正方形时,又余下1根;用18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2根;用19根小棒搭正方形时,余下3根。可知,用13根小棒和17根小棒将正方形时都余下1根,但它们的商不一样,一个是3,另一个为4。4、最大的余数是几?(是3)为什么不能为4呢?(因为4根小棒又能搭出一个正方形,就没有剩余了。) 5、这些算式有余数,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而且余数始终比除数小。
拔高追本 用25根小棒和31根小棒搭一搭,并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达标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1、2题。完成后集体订正。2、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3题。认真观察余数与除数,想一想,这两道题有没有错的地方。 第1题的余数5比除数4大,说明还能再搭一个正方形,小棒没有分完。所以错误。第2题的余数是1,比除数4小,所以正确。
小结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