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水和水的溶液高频易错题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b口进气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D.除去杂质气体时混合气体由b口进气
2.如图装置功能强大,被称为万能瓶,以下使用不合理的是( )
A.当集气瓶内装满水时,可以从b通入收集氧气
B.当集气瓶内充满空气时,可以从a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C.当集气瓶内有半瓶水时,可以从b通入氧气测气体流速
D.当集气瓶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时,可用于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3.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分离混合物要根据各成分不同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
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D.化学沉淀法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充分反应后,为回收催化剂,将试管里剩下的物质进行处理,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①溶解 ②结晶 ③过滤 ④蒸发 ⑤洗涤 ⑥干燥
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5.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①中的水通过实验后转移到试管②中,且为纯净水.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降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人体健康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8.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内容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条件 准备过滤器 收集氧气
水的作用 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炸裂 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 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9.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0.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通入。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 端通入。
(3)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 端通入。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 端通入。
(5)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性质是 。
12.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图: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水,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入过量Y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每一步试剂加入的量是“过量”,原因是 ,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写出结论并分析原因 。
13.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其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蒸馏烧瓶中自来水的体积不超过其体积的 ,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
(3)冷却水从冷凝管的 (填“a”或“b”)口进入.
(4)蒸馏后收集到的蒸馏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常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具有 性.
14.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的特点,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4﹣5回答问题。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是: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区别硬水和软水可用 ,家中常用 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多功能瓶的使用: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多功用装置。
(1)氢气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
(2)用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空气,氧气从 处导管通入;
(3)给病人输氧时,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正确的操作是:在集气瓶中装半瓶水,将 端连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 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17.生活中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下: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 。
(2)回收得到的氯化铵晶体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 。
(3)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 。
18.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e.
(2)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在a中必须加入 。
(3)若利用上述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处。冷凝水由 (填f或g)口通入, 口流出。
19.大雨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从綦江河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要使浑浊水样变澄清,他们的净水方法是 (填名称)。
(2)向(1)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 证明该水样属于 (选填“硬水”或“软水”)。
(3)在实验室里,将(1)所得的水样变成纯净物的操作是 (填名称)。
(4)利用自制装置对(3)所得的水进行电解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Y管内气体为 ,a连接电源的 极(选填“正”或“负”)。
20.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1)实验A中水作 (填“溶剂”或“溶质”).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 .
(3)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5)实验E中的水作 .
2021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水和水的溶液高频易错题集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b口进气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D.除去杂质气体时混合气体由b口进气
【解答】解: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要从短管进,由b口进气,由a口排出水,故A错;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所以氧气必须从a端进入,使空气从上方排出,故B错;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所以氧气必须从a端进入,使空气从上方排出,故C正确;
D、除杂质时要长进短出,所以除去杂质气体时混合气体由a口进气,故D错。
故选:C。
2.如图装置功能强大,被称为万能瓶,以下使用不合理的是( )
A.当集气瓶内装满水时,可以从b通入收集氧气
B.当集气瓶内充满空气时,可以从a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C.当集气瓶内有半瓶水时,可以从b通入氧气测气体流速
D.当集气瓶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时,可用于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b端通入,a端收集,合理;
B、当集气瓶内充满空气时,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从a通入收集二氧化碳,合理;
C、当集气瓶内有半瓶水时,可以从a通入氧气,测气体流速,不合理;
D、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集气瓶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时,可用于检验氧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合理。
故选:C。
3.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分离混合物要根据各成分不同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
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D.化学沉淀法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答】解: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将混合物分开,说法正确;
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成为晶体析出,从而将混合物物分离,说法正确;
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分开,说法错误;
D、化学沉淀法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将杂质转化为沉淀除去。说法正确。
故选:C。
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充分反应后,为回收催化剂,将试管里剩下的物质进行处理,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
①溶解 ②结晶 ③过滤 ④蒸发 ⑤洗涤 ⑥干燥
A.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
【解答】解: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催化剂二氧化锰,可采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而氯化钾不需获得,即不需蒸发和结晶。
故选:D。
5.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①中的水通过实验后转移到试管②中,且为纯净水.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降
【解答】解:A、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B、吸附是利用明矾除去水中固体颗粒的一种操作。
C、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一种操作,加热使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在遇冷变为水。
D、沉降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操作。
故选:C。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人体健康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解答】解:A、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
B、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人体健康,故B说法正确;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C说法正确。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解答】解:A、水属于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故选项正确;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选项正确;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A。
8.很多化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内容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条件 准备过滤器 收集氧气
水的作用 吸收热量,防止集气瓶炸裂 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 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降温,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集气瓶,正确;
B、实验中水的作用有两个:提供白磷燃烧所需的温度,隔绝水中白磷与氧气的接触,不正确;
C、过滤器制作时,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以提高过滤速率,正确;
D、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的水作用有两个:先排尽瓶中空气,便于观察O2何时集满,正确。
故选:B。
9.通过研究氢气的燃烧来认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白烟
C.点燃氢气,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只出现水珠,可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解答】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B.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以看到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生成物水,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D.水是纯净物,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
故选:C。
10.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解答】解: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④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A 端通入。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 端通入。
(3)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 A 端通入。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 A 端通入。
(5)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小 。
【解答】解:(1)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气应从A管进;
(2)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氧气从B管进;
(3)瓶中储存氧气,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从A管进;
(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A管进;
(5)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故答案为:
(1)A,
(2)B,
(3)A,
(4)A,
(5)密度比空气小。
12.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图: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水,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2KOH=Mg(OH)2↓+2KCl ;
(2)加入过量Y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K2CO3=CaCO3↓+2KCl ;
(3)每一步试剂加入的量是“过量”,原因是 让杂质完全除去 ,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写出结论并分析原因 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
【解答】解:(1)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Cl2+2KOH=Mg(OH)2↓+2KCl;
(2)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
(3)每一步试剂加入的量是“过量”,原因是让杂质完全除去;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故答案为:
(1)MgCl2+2KOH=Mg(OH)2↓+2KCl;
(2)CaCl2+K2CO3=CaCO3↓+2KCl;
(3)让杂质完全除去 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
13.蒸馏是净化水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其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进行加热.
(2)蒸馏烧瓶中自来水的体积不超过其体积的 ,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暴沸 .
(3)冷却水从冷凝管的 (填“a”或“b”)口进入.
(4)蒸馏后收集到的蒸馏水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常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具有 吸附 性.
【解答】解:(1)由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其外焰加热;
(2)蒸馏烧瓶中自来水的体积不超过其体积的,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为了使冷凝的效果更好,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即b口进入;
(4)蒸馏后收集到的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5)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具有吸附性吸附异味等.
故答为:(1)外焰;(2),防止暴沸;(3)b;(4)纯净物;(5)吸附性.
14.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的特点,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4﹣5回答问题。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打开活塞,木条复燃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解答】解: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b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a管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打开活塞,木条复燃。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管口,打开活塞,木条复燃;H2O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水净化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可用 肥皂水 ,家中常用 加热煮沸 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常用加热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填: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肥皂水;加热煮沸;
(2)水电解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填: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多功能瓶的使用: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多功用装置。
(1)氢气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a 处导管进入;
(2)用若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空气,氧气从 a 处导管通入;
(3)给病人输氧时,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正确的操作是:在集气瓶中装半瓶水,将 a 端连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 导管口气泡的速度 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解答】解:(1)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氢气排出使用,水应从a处导管进入;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内先装满空气,氧气从a处导管通入;
(3)氧气由于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从a管进入在水中的氧气会以气泡的形式逸出,可通过观察导管口气泡的速度判断氧气的输出速度;
故答案为:b;a;a;a;导管口气泡的速度。
17.生活中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下: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 过滤 。
(2)回收得到的氯化铵晶体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 氮肥 。
(3)灼烧滤渣1的目的是 除去炭粉 。
【解答】解:(1)根据流程图操作1和操作2都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
(2)氯化铵晶体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3)因为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难溶性物质为二氧化锰、炭粉,因此溶解过滤后的滤渣含有二氧化锰和碳粉,而回收二氧化锰,因此通过灼烧可以把碳粉变成二氧化碳逸出,因此灼烧滤渣 l 的目的是除去碳粉。
答案为:(1)过滤;(2)氮肥;(3)除去炭粉。
18.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蒸馏烧瓶 b. 冷凝管 e. 锥形瓶
(2)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在a中必须加入 碎瓷片(沸石) 。
(3)若利用上述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酒精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支管口下1cm 处。冷凝水由 g (填f或g)口通入, f 口流出。
【解答】解:(1)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e为锥形瓶,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
(2)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在a中必须加入碎瓷片(沸石)能防止液体暴沸;
(3)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必须用酒精灯,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管下口是进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故答案为:酒精灯;蒸馏烧瓶支管口; g;f;
(1)a.蒸馏烧瓶; b.冷凝管;e.锥形瓶;(2)碎瓷片(沸石);(3)酒精灯,支管口下1cm,g,f。
19.大雨之后,某兴趣小组同学从綦江河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要使浑浊水样变澄清,他们的净水方法是 沉淀、过滤 (填名称)。
(2)向(1)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 证明该水样属于 硬水 (选填“硬水”或“软水”)。
(3)在实验室里,将(1)所得的水样变成纯净物的操作是 蒸馏 (填名称)。
(4)利用自制装置对(3)所得的水进行电解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Y管内气体为 氢气 ,a连接电源的 正 极(选填“正”或“负”)。
【解答】解:(1)要使浑浊水样变澄清,应除去不可溶性的杂质,常用的净水方法是:沉淀、过滤。
(2)向(1)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则证明该水样属于硬水。
(3)在实验室里,将(1)所得的水样变成纯净物的操作是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
(4)利用自制装置对(3)所得的水进行电解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Y管内气体较多为氢气,X气体较少是氧气,a连接电源的正极。
故答案为:(1)沉淀、过滤。(2)硬水。(3)蒸馏。(4)氢气;正。
20.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1)实验A中水作 溶剂 (填“溶剂”或“溶质”).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 炸裂 .
(3)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P+5O22P2O5 ;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隔绝空气 .
(5)实验E中的水作 反应物 .
【解答】解:(1)在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作溶剂;
(2)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3)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等号上边;由于进入水体积正好是集气瓶容积的,所以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4)热水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能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所以提供了热量,使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验证没有氧气是否能燃烧,所以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水是反应物.
故答案为:(1)溶剂;(2)炸裂;(3)4P+5O22P2O5;;(4)隔绝空气;(5)反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