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体会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
2、 能力目标: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通过生活中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把简单图形按一定要求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理解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过程中图形的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一张很小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不知道)师:为什么?(太小了,看不清楚)
师:怎样才能看清楚?(把图片放大)
师:那我把它放大(课件演示把图片变得很大,只能看到一个局部)
师:现在没问题了吧(我知道,是孔雀的图片)师:你怎么知道?(那是孔雀的羽毛)师:你真会观察。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孔雀的羽毛,怎么才能看到整只孔雀呢?(把图片缩小)师把图片缩小到适当大小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吧?其实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图片刚才经历了什么过程?(放大和缩小)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师:请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探索新知
1、看一看
(1)课件出示两幅画面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图片。师:这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突出完全相同)
(2)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相同,大小不同的图片。师:这两张呢?(突出画面相同而大小不同)
(3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师: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突出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
(4)课件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房子图。师:从左到右,图形有什么变化?什么没变?(从左到右,图形缩小了,形状没有改变)
(5)课件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六边形。师:从左到右,图形有什么变化?什么没变?(从左到右,图形放大了,形状没变)
师:把图形放大或缩小,什么会反生变化?什么不会变?(生答,师板书:大小变化,形状不变)
师:为什么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会改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2、摆一摆
(1)师:请按要求摆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1)用小棒摆一个正方形,使它的边长为下图边长的3倍
(2)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长为下图边长的二分之一。
(2)师简介“温馨提示”
(3)师: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板和小棒,小组讨论开始
(4)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师巡视)
(5)汇报交流:
师:这位同学,请把你们组摆好的图形拿上来展示。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整表述:
①正方形每条边是1根小棒,放大3倍就是每条边3根小棒,放大后的正方形每条边应该摆3根小棒。师:图形是怎么放大的,形状有变化吗?(图形的每条边同时放大为原来的3倍,形状没有改变)
②三角形每条边是4根小棒,缩小二分之一就是每条边2根小棒,缩小后的三角形每条边应该摆2根小棒。师:图形是怎么缩小的,形状有变化吗?(图形的每条边同时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形状没有改变)
(6)师:同学们已经能按要求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摆出来,你们能按要求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吗?
3、画一画(例二)
第(1)小题
(1)课件出示第一小题的图形。师:要把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应该怎样放大呢?
(2)师引导:正方形每条边是几格?放大3倍后每条边应该画几格?
(3)教师画图
(第(2)小题
(1)课件出示第2小题的图形。师:要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应该怎样缩小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完毕的同学请把缩小后的长方形在数学书87页上画出来,画完以后请举手。
(2)学生讨论,画图。师巡视。
(3)展示学生作品。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完以后,教师一边说一边用课件演示)
师:请独立的完成87页上的第(3)小题,完成以后请举手。
(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展示学生作品。师:你是怎么把图形放大的?(学生说完以后,教师一边说一边用课件演示)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以下的问题吗?教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8米(800厘米),宽6米(600厘米),请你利用直尺把教室地面的平面图缩小后画在纸上,并在纸上说明你是怎样缩小的,让别人一看就懂。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同时放大到原来的几倍 大小变化,
图形的每条边 形状不变
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