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0 22: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古诗词三首 学生版
第一课时
课文前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
读准拼音(把正确的读音打“√”)
苏轼(sì shì) 蝉鸣(chán cán) 泊烟渚(zǔ zhǔ)
静心练字(按照笔画顺序写一写)
蝉:
德:
鹊:
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烟渚:
白雨:
社林:
月近人:
◎整体感知
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
《宿建德江》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
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 ”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课中导学导练
◎随堂测评
一、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
dé jiāng xǐ què dào huā xiāng
( ) ( ) ( )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暮( ) 庶( ) 禅( ) 奚( )
慕( ) 蔗( ) 掸( ) 蹊( )
技巧点拨.
区分形近字:利用偏旁区分形近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能记住字形,同时又能理解字义。
三、精挑细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遮:①阻挡,拦阻;②掩蔽;③掩护;防护;④代词,这。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3.父母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遮庇下无忧无虑的成长。( )
四、小小法官。(判断句子,对的打“√” ,错的打“×”)
1.《宿建德江》这首诗第二句写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有关联的,但是并不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
五、精彩回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句中一个“ ”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 ”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 ”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第二课时
六、课内阅读。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 南方地区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阙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二)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2.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3.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 的意思;“泊”,这里有 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 作了准备。
4.诗的第二句点出“客愁新”,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 ,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课后能力提升
◎课时作业
七、课外阅读。
(一)天净沙·秋
[元]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 ,“秋”是 。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太阳的话(节选)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片段中的“我”指的是 。
2.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 。
3 古诗词三首 教师版
第一课时
课文前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
读准拼音(把正确的读音打“√”)
苏轼(sì shì√) 蝉鸣(chán√ cán) 泊烟渚(zǔ zhǔ√)
静心练字(按照笔画顺序写一写)
蝉:蝉蝉蝉蝉蝉蝉
德:德德德德德德
鹊:鹊鹊鹊鹊鹊鹊
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整体感知
初知内容 (读课文填空)
《宿建德江》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
课中导学导练
◎随堂测评
一、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
dé jiāng xǐ què dào huā xiāng
德 江 喜 鹊 稻 花 香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暮 (暮光) 庶 (庶人) 禅 (禅让) 奚 (奚落)
慕 (羡慕) 蔗 (甘蔗) 掸 (掸灰尘) 蹊 (蹊跷)
技巧点拨.
区分形近字:利用偏旁区分形近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能记住字形,同时又能理解字义。
三、精挑细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遮:①阻挡,拦阻;②掩蔽;③掩护;防护;④代词,这。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①)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②)
3.父母的爱像一片天空,我们在它的遮庇下无忧无虑的成长。(③)
四、小小法官。(判断句子,对的打“√” ,错的打“×”)
1.《宿建德江》这首诗第二句写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有关联的,但是并不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五、精彩回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句中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第二课时
六、课内阅读。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A. 南方地区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阙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写出作者热爱自然以及夏天的生机勃勃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旧时茅店,惊喜之情。
(二)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2.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3.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4.诗的第二句点出“客愁新”,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课后能力提升
◎课时作业
七、课外阅读。
(一)天净沙·秋
[元]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色彩鲜明的秋天美景图。
(二)太阳的话(节选)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片段中的“我”指的是太阳。
2.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期待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