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二章综合培优测试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人工智能新闻主播(AI主播)”在大会上展出,引发热议。下列能作为判断“AI主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有无表情 B.能否播报新闻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2.如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完全相同
B.甲能够形成结缔组织,乙能够形成输导组织
C.由各种系统组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
D.由甲参与组成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素
3.下列各组植物中,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
4.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的过程中的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
A.输导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5.如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具有由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6.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7.在太空飞船搭载番茄试管苗进行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中,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8.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9.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一个器官,由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B.b是一个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肝脏等构成消化系统
C.C是一个系统,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构成人体
D.d是一个组织,由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构成
10.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蕨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葫芦藓、雪松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12.湛江海鲜在全国久负盛名,并享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美誉。石斑鱼、鲍鱼、虾、蟹、海蜇、乌贼、牡蛎、鱿鱼、海参等尤其出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虾、蟹都能在陆地上生活
B.牡蛎、海蜇都是脊椎动物
C.石斑鱼、乌贼都是软体动物
D.鲍鱼、鱿鱼都不是鱼类
13.中国传统武术中有几路特色拳法是模仿某些动物动作创建的。某同学在看完影片《功夫熊猫》后给其中的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法不合理的是( )
A.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生活环境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14.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要调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B 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换用低倍镜
C 要增加视野亮度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D 要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粗准焦螺旋
1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源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6.继黄桃之后,某地的蜜梨又以果大、光泽好、甜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什么? 。
(2)人们在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3)我们吃的蜜梨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1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红杏出墙”争夺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18.刀鱼是长江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又名“刀鲚”,属于洄游鱼类。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由大海进入长江繁育后代。幼鱼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大海中生活。刀鱼体型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但由于水利工程开发、水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长江刀鱼产量逐年下降。按照有关规定,2017年起,长江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捞长江刀鱼。
(1)下列对刀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刀鱼属于无脊椎动物 B.刀鱼用鳃呼吸
C.刀鱼用鳍游泳 D.刀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2)刀鱼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卵生
C.体外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胎生
19.有以下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是利这五种植物进行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A.地钱 B.水杉 C.胎生狗脊 D.海带 E.水稻
(1)填上图中空格内植物的序号。
(2)上述五种植物中, 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3)一株水稻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 →植株。水稻利用 繁殖后代。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0.(7分)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环境条件是 ,乙组环境条件是 。
②实验材料: 。
(3)如果“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成立,那么无光照组植物的叶子会 。
21.(6分)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由(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胞核,这个变形虫能生活正常,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 。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22.(10分)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量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9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 。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二章综合培优测试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人工智能新闻主播(AI主播)”在大会上展出,引发热议。下列能作为判断“AI主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A.有无表情 B.能否播报新闻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答案】D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详解】“人工智能新闻主播”(AI主播)是比较高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有表情,能播报新闻,并且在人工控制下能够自由移动,但不属于生物,判断生物的依据是能否生长和繁殖。故选:D。
2.如图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细胞的模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完全相同
B.甲能够形成结缔组织,乙能够形成输导组织
C.由各种系统组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
D.由甲参与组成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素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由图可知,甲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甲为植物细胞;乙为动物细胞。
【分析】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详解】A.甲细胞比乙细胞多了细胞壁这一基本结构,所以甲和乙的细胞分裂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B.甲为植物细胞,由植物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没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B错误;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系统这一结构,所以由各种系统组次多了系统这一结构,所以由各种系统组合成的生物体是由乙构成的,C正确;D.植物体的不见光部分,没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等,D错误。故选:C。
3.下列各组植物中,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顺序排列的是(▲)
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
【答案】A
【解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
【详解】海带、水藻、紫菜、水绵都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特征: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结构都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地钱都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不高大;苏铁、红松、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裸子植物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柑桔、葡萄、苹果、玉兰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和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故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良好的保护,子房在受精后形成的果实既保护种子又以各种方式帮助种子散布;具有特有的双受精现象。故选:A。
4.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的过程中的常用的一种方法。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A.输导组织 B.机械组织 C.保护组织 D.营养组织
【答案】A
【解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据此解答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组织及功能。
【详解】构成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由上可知,给植物体“打针输液”,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以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故选:A。
5.如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具有由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答案】D
【解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识图分析解答。
【分析】做这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仔细分析题中涉及的动物的特征,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题中涉及的青蛙、熊猫、蛇、鲫鱼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脊椎动物。青蛙、鲫鱼、蛇是卵生,体温不恒定,熊猫是胎生哺乳,恒温动物;熊猫、蛇用肺呼吸,鲫鱼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用腮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可见D正确。故选:D。
6.有4位同学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随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不着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解答时可以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来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详解】A、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 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每种生物都与一定的环境相适应,保护扬子鳄最根本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可以不改变扬子鳄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扬子鳄的生活。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就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符合自然规律,促进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到靠山养山吃山,靠海护海吃海。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是必须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国地大物博,物种丰富。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特有属、种繁多,栽培植物、家养动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低。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做到开发使用的量,小于再生的量,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开发利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7.在太空飞船搭载番茄试管苗进行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中,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答案】D
【解析】1、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分析】理解掌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详解】A、番茄试管苗能由小长大由于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的结果,A正确;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B正确;C、番茄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以这些番茄苗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C正确;D、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基本组织,D错误。故选:D。
8.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新生命的开始、植物的组织、细胞结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从动物、植物、蘑菇的生殖特点植物的组织、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结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方面来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详解】A、①蝴蝶属于昆虫,是有性生殖,蝴蝶有受精卵发育而来;②属于种子植物,属于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故种子植物发育起点为受精卵。③蕨类植物孢子生殖,因此发育的起点是孢子不是受精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因此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 故符合题意;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不符合题意。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蝴蝶、②是植物因此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如图所示是人体内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一个器官,由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B.b是一个器官,和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肝脏等构成消化系统
C.C是一个系统,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构成人体
D.d是一个组织,由上皮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构成
【答案】B
【解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详解】A、a是心脏,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保护组织是植物的组织,不是人体的组织,错误;B、b是胃,属于器官,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胃腺、肠腺,正确;C、c是,属于器官,错误;D、d是肺,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构成,错误。故选:B。
10.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只要熟练掌握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就能熟练作答。
【分析】熟练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和要求。
【详解】在染色过程中,应把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应将亚甲基蓝溶液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吸引,②或④处空间太小不适宜滴加染液。故选:C。
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校园有柳树、雪松、月季、蚂蚁、麻雀、蜜蜂、葫芦藓、蕨等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葫芦藓、雪松都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B.葫芦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C.月季与柳树的共同特征比月季与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态结构分,柳树、雪松、月季、葫芦藓、蘑菇属于植物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12.湛江海鲜在全国久负盛名,并享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美誉。石斑鱼、鲍鱼、虾、蟹、海蜇、乌贼、牡蛎、鱿鱼、海参等尤其出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虾、蟹都能在陆地上生活
B.牡蛎、海蜇都是脊椎动物
C.石斑鱼、乌贼都是软体动物
D.鲍鱼、鱿鱼都不是鱼类
【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可结合动物的主要特征来分析。
【分析】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好好掌握,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详解】A、虾、蟹都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故此选项不正确;B、牡蛎、海蜇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此选项不正确;C、石斑鱼属于鱼类,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故此选项不正确;D、鲍鱼、鱿鱼的身体柔软,有肉质的足,属于软体动物,因此都不是鱼类。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
13.中国传统武术中有几路特色拳法是模仿某些动物动作创建的。某同学在看完影片《功夫熊猫》后给其中的虎、蛇、鹤、猴、螳螂五种动物进行了分类,你认为下列分法不合理的是(▲)
A.按有无脊柱分为:虎、蛇、鹤、猴与螳螂两类
B.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C.按是胎生还是卵生分为:虎、猴与蛇、鹤、螳螂两类
D.按生活环境分为:虎、猴、鹤与蛇、螳螂两类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分类的知识,据此答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分类的知识,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我们要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详解】A、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螂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虎、蛇、鹤、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B、按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虎、猴、鹤的体外恒定,属于恒温动物,蛇、螳螂的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不符合题意。C、按照生殖方式可以分为胎生和卵生,虎、猴都是哺乳动物,属于胎生,蛇、鹤、螳螂都是产卵生殖,属于卵生。不符合题意。D、虎、猴、鹤与蛇、螳螂都能生活在陆地上,不能按生活环境来分为两类。符合题意。故选:D。
14.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要调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B 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换用低倍镜
C 要增加视野亮度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D 要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粗准焦螺旋
【答案】B
【解析】显微镜包括: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物镜、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镜臂、镜柱、镜座等部分。其中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转换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据此解答。
【分析】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不是物镜,A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B符合题意;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要增加视野亮度,可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C不符合题意;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和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如果观察到物象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源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故A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6.继黄桃之后,某地的蜜梨又以果大、光泽好、甜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什么? ▲ 。
(2)人们在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
(3)我们吃的蜜梨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
【答案】(1)果皮具有保护作用;(2)液泡;(3)器官
【解析】【分析】【详解】(1)完整的蜜梨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蜜梨会很快腐烂,这说明果皮具有保护作用;(2)人们在吃蜜梨的时候流出甜醇的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3)植物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蜜梨是果实,属于器官这一层次。故答案为:(1)果皮具有保护作用;(2)液泡;(3)器官
1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 的特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 的特征。
(3)“红杏出墙”争夺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 的特征。
【答案】(1)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能繁殖 ;(3)遗传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对的特性。
【分析】理解生物特征的特征是关键。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繁殖的特征。(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特征,这说明红杏能将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故答案为:(1)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能繁殖 ;(3)遗传
18.刀鱼是长江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又名“刀鲚”,属于洄游鱼类。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由大海进入长江繁育后代。幼鱼生长到第二年再回到大海中生活。刀鱼体型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宋代名士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鳃红新出水。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但由于水利工程开发、水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长江刀鱼产量逐年下降。按照有关规定,2017年起,长江自然保护区禁止捕捞长江刀鱼。
(1)下列对刀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刀鱼属于无脊椎动物 B.刀鱼用鳃呼吸
C.刀鱼用鳍游泳 D.刀鱼的侧线可感知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2)刀鱼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卵生
C.体外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胎生
【答案】(1)A;(2)A
【解析】【分析】【详解】(1)A.刀鱼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不正确;B.刀鱼用鳃呼吸,适于呼吸水中的氧气,B正确;C.刀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适于在水中游泳,C正确;D.刀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D正确。故选:A;(2)鱼类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卵生,因此刀鱼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属于卵生。故选 A
19.有以下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是利这五种植物进行的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A.地钱 B.水杉 C.胎生狗脊 D.海带 E.水稻
(1)填上图中空格内植物的序号。
(2)上述五种植物中, ▲ 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植物王国的“活化石”。
(3)一株水稻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 ▲ →植株。水稻利用 ▲ 繁殖后代。
【答案】(1)E、B、C、A、D;(2)水杉;(3)器官;种子
【解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分析】只要熟练掌握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再结合题中植物的分类索引,应该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1)地钱属于苔藓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无根、茎、叶的分化。水稻是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因此有果实的是E,没有果实的是B,有根、茎、叶的是C,有茎、叶的是A,无茎和叶的是D;(2)上述五种植物中,水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植物王国的“活化石”;(3)一株水稻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为:细胞→组织→器官→植株。水稻属于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故答案为:(1)E、B、C、A、D;(2)水杉;(3)器官;种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0.(7分)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 ▲ 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环境条件是 ▲ ,乙组环境条件是 ▲ 。
②实验材料: ▲ 。
(3)如果“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成立,那么无光照组植物的叶子会 ▲ 。
【答案】(1)3; (2)①阴暗、适宜的温度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 ;②只使用韭苗或蒜苗;(3)变黄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表中的实验方案可以判断其中的变量有3个,光照、温度和不同的材料。(2)想要探究“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变量应该是光,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故甲组阴暗、适宜的温度。乙组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实验材料应是同样的材料。
21.(6分)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由(注:变形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存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不能生活下去。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胞核,这个变形虫能生活正常,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 ▲ 。
(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答案】(1)细胞核;(2)相互依存;(3)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解析】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细胞核的生存必须有相应的细胞环境。据此解答。
【分析】考查了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明确细胞核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细胞的生存有直接影响,同时细胞核的生存又必须依赖于稳定的细胞环境,同时短时间的核移植不影响细胞的生存。
【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将一个变形虫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修复功能有关,对于细胞的生存有直接影响;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的可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繁殖有关,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单独的细胞核无法生存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其他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细胞核的生存必须有相应的细胞环境,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可以正常生活。说明短时间的核移植不影响细胞的生存。综上所述,说明细胞核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细胞的生存有直接影响,同时细胞核的生存又必须依赖于稳定的细胞环境,同时短时间的核移植不影响细胞的生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在细胞产生后代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故答案为:细胞核;(2)正常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故答案为:相互依存;(3)从上述实例可知,细胞能正常完成多项生命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故答案为:细胞必须保持完整。
22.(10分)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量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9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 ;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 ▲ 。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 。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 。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
【答案】(1)糖溶液的香味和酒味 ;进行对照实验;(2)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变量的单一性;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4)香蕉的酒味对果蝇的吸引力比香味更强
【解析】【分析】【详解】(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糖溶液的香味和酒味;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进行对照实验。(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变量的单一性。(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香蕉的酒味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